李遠航
【摘 要】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之下,教育人員越發(fā)重視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于高中物理而言,其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高中物理知識較多,內容較為復雜,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加之需要記憶的內容相對較多,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以把握整體的知識體系,這對于學生學好高中物理知識產生了不利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逐漸在核心素養(yǎng)的引領之下細化教學內容,通過將知識細化,將教學細化,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系統(tǒng),從而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 精細化處理
在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依賴于教師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教學思想等進行精細化處理。精細化處理不僅可以使教學更加體系化、科學化,而且可以將整個知識脈絡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以及深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愛上物理學習,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
一、教學目標的精細化
教學目標對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起到引導作用,可以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方向。為了使教學工作有效推進,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精細化,將教學目標分成不同的層次,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工作,可以使教學目標逐步實現。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緊隨教學目標,獲得了相應的發(fā)展。在細化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進行精細化處理,這樣可以確保細化后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落實。
二、知識梳理的精細化
于高中物理知識而言,邏輯性相對較強,如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某一知識的理解不透徹,會導致學生在后期的學習時較為吃力,因此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精細化處理,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之上,深化教材的內容,細化教材的知識。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在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引入新的內容,使物理教學變得豐富多彩。通過知識梳理的精細化,可以引導學生科學的消化物理知識,理解物理知識,在此基礎之上記憶物理知識。例如一個簡單的公式P=FV,在知識講解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每個物理量的意義,將公式帶入到交通工具上:P是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F作為動力或者牽引力,V則是在運行時的速度。將物理知識具體為實際例子,即簡化了公式的記憶,又加深了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對教師來講,知識梳理的精細化主要在于給學生提供一個將抽象化為具體的方法,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輔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
三、技能訓練的精細化
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包括對學生進行全方面培養(yǎng),因為物理學習不是枯燥乏味的記憶公式,更需要學生去動手操作。對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注意學生的實驗步驟,按照標準規(guī)范要求學生,對操作不當之處進行及時糾正,遇到實驗重點可以進行反復強調。讓學生在完成實驗步驟的同時,掌握基本技能。以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為例,要注意打點計時器是否固定好,是否先接通電源,紙帶是否正確穿好以及小車離滑輪端的距離是否合適。在遇到此類情況時,教師需要親自示范,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實驗水平,落實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案。
四、課堂教學過程的精細化
課堂教學過程的精細化也是培養(yǎng)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之一。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固定在一個范圍內,大約為20分鐘。對于教師授課而言,合理安排時間,把握好學生聽課的高效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在剛上課時,提出一個小疑問來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之后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到知識點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力的分解與合成”一章中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時,教師可以先繪制一些關于力的圖,然后引導同學思考,繪制的圖形與什么有關,又如何證實,最后在進行驗證。完成這些后,還需要驗證結論是否準確無誤,讓學生養(yǎng)成大膽猜想,科學求證的習慣。
五、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落實的精細化
物理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很直觀,形式和內容卻并不單一。教師可結合所學物理知識,讓其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進行反思,將知識與實際相融合。教師可結合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學習的同時,要具有社會道德,在進行小組活動中,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認真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工作,要配合小組成員。在實驗中要勤動腦筋,不盲目相信教師,勇于質疑教師。實驗過程中,注意對環(huán)境的保護,認真處理實驗垃圾。利用物理中的一些知識去規(guī)避危險,例如質量越大慣性就越大。在乘坐公交車時,拒絕乘坐超載車輛。將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既可以增強學生的物理知識訓練,又提高了學生的品德。
結束語
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在于教師教學的細化。教師在教學理念和形式上要進行轉變,以物理核心素養(yǎng)為關鍵,引導學生探索物理學中的奧秘,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對學生的教育不僅體現在知識上,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品性的塑造,真正做到教書育人,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滕紹波.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物理精細化教學的處理[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1):90+92.
[2] 張樹燕.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下教學精細化處理研究[J].新課程(下),2019(03):29.
[3] 張國慶.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精細化處理[J].新課程(下),201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