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煌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要求的提出,小學的美術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和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 小學美術教學? 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引言:美術是一門藝術類的課程,小學的美術教學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們通過美術的教學活動,喚醒學生們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擁有積極的態(tài)度,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心理。
一、小學階段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上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美術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并未受到重視,大多數(shù)的學校領導認為,考試成績才是最重要的,為了提高學校的考試成績,學校會對數(shù)學、語文、外語等主要的學科比較重視,相反升學考試中不考的美術就得不到相應的重視,美術學科的存在感也比較低,在快要臨近考試的時候,美術的教學課堂經(jīng)常會被其他的主要學科占據(jù)課堂,學生和美術老師自然而然地就對美術失去了希望。
(二)美術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的教師在美術的教學課堂上依然沿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教師只對課本上的一些知識理論和繪畫的技巧進行講解,認為美術教學就是教學生們進行簡單的繪畫和一些簡單的手工制作,教學內容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美術的教學內容毫無興趣,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也達不到目標。美術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沒有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學生也對學習美術產生了一定的抵觸的心理,給美術的教學帶來難度。美術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比較陳舊,營造的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們沒有學習的動力,進而影響到教師講課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
二、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一)訓練學生的繪畫技能
訓練學生的繪畫技術,讓學生在美術繪畫中鍛煉動手操作的能力,這是美術中基本的技能要求,對學生以后的美術學習會有較大的影響,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豐富的表情》這一課節(jié)時,讓學生仔細觀察眼睛、鼻子、嘴等器官的特點,不同的表情采用不同的繪畫技能,畫出的效果也會不同。繪畫的技能主要是在日常的繪畫中進行積累,在訓練中放松心態(tài),從一些基礎的面部表情進行訓練,繪畫出可以表現(xiàn)人們心理的活動和面部特征等常見的面部表情。教師在教授繪畫的時候,應該在表情細節(jié)上作出標注,讓學生們掌握住繪畫表情的重點,由簡入繁逐步調整,減少學生們對表情解讀的錯誤。通過動手繪畫可以訓練學生的繪畫技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意識
在小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美術作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用自己的審美能力,來完成美術作品。教師對美術作品進行講評,評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讓學生可以獲得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興趣和動力,幫助改善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還要學會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意識。
(三)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上美術課的時候,注意力不能夠一直集中,而且美術教材的內容不能引起學生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能達到教師的要求。教師可以在美術的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創(chuàng)設出讓學生感覺到親切的生活化的情境,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選擇素材,把他們制作成教學的課件,利用播放幻燈片的形式,講解這些素材上的人物的創(chuàng)作方式,人物色彩的搭配,人物外觀的線條描繪,讓學生對此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使用橡皮泥,依據(jù)自己的了解,捏出些人物,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開設手工制作課程
合理設計美術教學方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多媒體、動畫等輔助美術教學,積極地開設手工制作課程 ,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比如:教師在講解《花燈》這一節(jié)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開展手工制作花燈的課程。教師先講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花燈是什么,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對花燈有著更加全面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收集一些關于如何制作花燈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們認真仔細地觀察花燈的結構,制作花燈的方法。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時間,讓學生自己或者與他人合作制作花燈,在制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敢于創(chuàng)新嘗試,動手制作出與眾不同的花燈。在制作花燈結束后,教師可以選出幾個優(yōu)秀的花燈進行講評,也可以對制作比較好的學生進行適當?shù)莫剟睿嵘龑W生動手制作花燈后的成就感和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五)豐富課外美術教學,尋找美術靈感。
一般的小學美術教學都是在教室進行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況,把室內的美術教學延伸到室外,讓學生們親近大自然,用心聆聽大自然的美好,來豐富學生們的頭腦感知,更好地幫助學生美術的學習。比如帶著學生們到一片公園里,讓學生們去尋找不同植物的葉子,仔細觀察葉子的脈絡,形態(tài),顏色,讓學生學會觀察,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回到教室后讓學生依據(jù)自己的觀察和想象進行動手繪畫,加強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結束語: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和完善新的教學方式,在美術課堂上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每一位學生,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美術素養(yǎng),讓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 李秀艷.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考試周刊,2018.
[2] 劉興全.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新課程,2017.
[3] 路鑫.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讀與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