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高職院校發展的不斷重視,高職院校持續擴招,自主管理權的不斷加大,內部管理問題頻發,做好高職院校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以浙江省為例,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從高職院校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管理展開調查研究,以COSO內控框架體系五要素分析當前存在的內控管理問題,建議從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提升內部控制活動的效能、強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等方面優化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部控制;權力運行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098
2018年,全國有20多位省管高校干部接受中紀委審查調查,2019年接受審查調查的省管高校干部數量明顯增長,將近30多位省管高校干部被查,高校貪污腐敗不僅涉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還涉及人才招聘、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高校內控管理不到位,高校管理形勢依舊比較嚴峻。因此,加強高校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當務之急。文章以浙江省高校作為調研對象,對高職院校的單位層面內部控制進行研究。
1 高校內部控制的概述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加強制度建設。高校要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加強對教育經費的監督管理,完善制度建設,以內部控制有效管理助力高校治理現代化。
內部控制是單位通過制定內控制度、實施控制措施和執行內控程序實現管理目標,對單位進行風險防控并提出有效建議。以一系列的控制活動保證單位各項業務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數據真實,有效預防腐敗。[1]
高校內部控制是學校為實現辦學目標,服務于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通過風險評估、控制方法等內部控制管理,對風險進行防控,提高高校服務效率和效果,實現高校有效治理。[2]高校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高校發現管理漏洞,促進制度建設,以制度防范風險;有助于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管,有效預防干部腐敗;有助于促進高校有效治理,促進高校治理現代化。
2 樣本基本情況及問卷設計
文章選擇了浙江省46所高校(一個高校兩份問卷),通過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92份。其中本科高校16所,高職院校30所。文章研究方向比較專業,問卷發放對象主要為高校財務、審計工作人員。財務部門人員占30.43%,審計部門人員占28.26%,紀檢(審計)室人員占26.09%,其他人員占15.22%。
筆者立足于多年高校工作經驗,借鑒財政部相關政策,選取了事業單位層面評價相關指標,從內部控制建設情況、權力運行的制約情況、輪崗情況、信息化等方面,結合高校實際管理情況設計了問卷。同時,問卷的設計征求了專家的意見,根據專家意見對問卷進行了修正,確保問卷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3 調查結果分析
(1)高校內部控制環境建立情況。如表1所示,樣本中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直接由校長或黨委書記負責的占66.67%,其次為負責財務的分管領導。43.3%的高職院校單位非常重視內部控制,能及時學習研究相關政策并貫徹執行。內部控制是事關全院性的整體工作,二級學院擁有人、財、物的支配權,也應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來,但是根據調查,二級學院參與到內控建設工作中只占51.67%。按財政局的要求,高?;旧隙汲闪⒘藘瓤毓ぷ餍〗M,明確了內控的牽頭部門,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根據調查,高校負責組織實施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職能部門(牽頭部門)占比最高的是財務部,其次為校長辦公室;負責內控評價與監督部門占比最高的是審計室。
(2)風險評估開展情況。開展單位的風險評估有助于整體了解單位的風險點,對不同的風險采取風險應對措施,特別是對單位重大事項要進行評估,提高決策水平,有助于實現單位內控目標。根據調查,高職院校對風險評估工作不夠重視,風險意識不夠高。表1中顯示高職院校已建立風險清單,開展風險評估的僅占58.33%。有些高校還未建立風險清單,對高校內部的風險點以及表現形式還未進行摸排,對風險沒有進行等級劃分,沒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高職院校應對學院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查找內控缺陷,強化風險控制。
(3)內部控制活動開展情況。根據調查,高職院?;旧隙冀⒘烁咝J聞兆h事決策機制,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權力運行制衡機制執行上有待加強。表2調查中顯示,在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不相容崗位與職責分離控制方面,高職院校比本科院校低10%。高校還未全面開展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定期輪崗工作,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相對不足,執行率不到40%。業務流程再造也是高校進行內部控制的一種控制方法,通過梳理業務流程確定控制節點,有助于防范風險。根據調查,高職院校已建立公開的業務流程圖占41.6%,相對于本科院校有所欠缺。有些已建立業務流程圖,通過高校官網等其他途徑公開。
(4)信息與溝通情況。根據表1顯示,高職院校已建立內控信息化系統,平臺已實現互聯互通的僅占10%;絕大多數高校目前正處于內控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只有部分系統實現融合互聯互通。高校各信息系統未實現互聯互通,信息數據無法共享共用,不利于信息的及時收集與反饋,不利于單位內部對業務的及時監督。高校普遍存在信息系統維護費用高、數據庫管理有難度、數據統一性以及準確性不達標等問題,高校內控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另外,高校信息公開渠道有限,信息公開方式單一,信息公開力度不足,各項經濟業務難以及時得到監督,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的管理。
(5)內控評價監督情況。根據調查表1中顯示,高職院校已建立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制度,內部監督部門定期對內控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的僅占40%。調查中發現,有些高校還未確立內控評價與監督部門,內控評價與監督機制還未完善,往往流于形式,未真正開展內控監督工作。調查顯示,首先影響內控評價監督環節因素占比較高的是評價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不高,其次是評價結果作用有限以及評價標準不夠具體等,導致內控評價監督沒有有效開展,沒有實際發揮監督實效,內控評價質量不高。
4 優化高職院校內部控制工作的建議
(1)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有利于內控工作的開展。首先,單位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內控工作。根據政策規定,要全面落實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領導,制定內控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機制,全力保障內控工作的正常開展。其次,建立健全內控工作機構。高職院校要完善內控領導與建設小組,確立牽頭與監督部門,做到內控執行、監督分離。最后,要求全員參與。一是要加強內控的宣傳培訓,對上級內控政策進行傳達學習,提高內控管理人人有責的意識,使教職工自覺主動參與;二是要求將二級學院納入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二級學院相關領導要帶頭做好內控管理工作,在人、財、物的管理上規范權力運行,將內部控制作為干部經濟責任考核指標之一,切實履行內控管理職責。
(2)提升內部控制活動的效能。高職院校采取制度建設、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業務流程再造等一系列的控制活動加強內控管理。首先,構建權力運行制衡機制。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重大事項議事決策機制,建立明確的領導權力清單、部門以及崗位責任清單、重視高校內部的不相容崗位與職責分離控制等加強權力運行制衡。其次,加強輪崗控制。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輪崗制度,并確保制度的執行,確保預防關鍵崗位重大風險的發生。最后,完善制度建設。高職院校應建立齊全的制度,及時修訂完善,確保各項業務開展有所保障。通過業務流程改造、業務風險節點把關等方式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制定完善的業務流程圖并通過一定的方式公開。
(3)強化內部控制的執行力。首先,強化風險評估。建議高職院校根據上級的經濟責任風險防范清單結合自身的特殊性,查找單位內部風險,建立風險清單,劃分風險等級,重視高發風險。建立風險評估小組,對單位進行經常性的風險評估,重點評估重大風險與較大風險,對發現的風險及時采取風險應對措施,將風險控制最小化。其次,強化信息與溝通。加強內控信息化建設,加強學院招生、教務、財務等信息平臺的融合運用,促進學院各項事項信息共享,溝通無阻。高職院校要明確信息公開的標準,應及時向全院通報相關信息公開事項,包括財務預決算、科研費用等,接受政府以及社會的監督。[3]最后,強化內部監督。一是完善監督機構。高職院校要重視監督作用,明確監督機構,完善評價與監督制度,發揮制度的實效性,為開展內控監督工作提供保障。二是督促整改發現的問題。監督部門要及時公開發現的問題,督促相關問題的有效整改。學院要重視內控問題的整改工作,完善相關制度以及內控管理流程,將內控管理整改情況納入部門考核中來。[4]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EB/OL].http://www.gov.cn/gzdt/2012-12/17/content_2292179.htm.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試行)[EB/OL].http://sjc.chd.edu.cn/2016/0824/c2286a33622/page.htm.
[3]常青,沈友娣.高校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障礙與改進對策[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6):122-128.
[4]陳留平,周蒙蒙.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基于某市的問卷調查[J].會計之友,2015(15):92-96.
[基金項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會計學會基金項目,高職院校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ZJKJ20053);2020年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基金項目,高校內部控制評價監督與優化策略研究——以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項目編號:AF2020Y08)。
[作者簡介]李國飛(1987—),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紀檢(審計)室,中級審計師、中級會計師,學士,研究方向:審計、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