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時代中,不同媒介之間的融合發展彌補了傳統電子音像出版過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也使音像出版行業創造出了全新模式,行業對電子音像編輯的專業被能力及業務素養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簡單分析數字媒體概念的基礎上,分析數字媒體給電子音像行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較為詳細地探討新環境下發展電子音像編輯素質及專業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對同行實踐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數字媒體 電子音像編輯 素質 專業能力 發展方法
Discussion on the Essenti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Editors in Digital Media Environment
RONG Guang
(Audio-visu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media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exposed in 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publishing process, and creates a new model for the audio and video publishing industry. The industry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business accomplishment of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editors. Based on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digital medi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digital media to the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industry,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ways to develop th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editor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hoping to be of some help to the practice of peers.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Electronic audio and video editing; Quality;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在信息社會中,手機、電腦等自媒體技術逐漸被人們用在了日常生活及生產活動中,和傳統媒體相比,數字媒體有傳播者多樣化、傳播內容海量化、傳播渠道交互化及傳播效果智能化等諸多特點。數字媒體給電子音像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已是毋庸置疑,人們采用自媒體能打破時間、空間的約束,隨時隨地觀看影視資源及學習知識等[1]。面對數字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電子音像要迎難而上,抓住數字媒體的優越性與便利條件,探尋新的發展模式。
1數字媒體的概念
數字媒體是采用二進制數的方式實現記錄、處置、傳送及獲得過程的信息載體,這些載體可以是數字化的文字、圖形、圖像,或者是視頻、音頻、影像等媒介,以及與表示以上這些媒介的編碼等,將其統一叫做邏輯媒體,還包括存儲、傳送機呈現邏輯媒體的實物媒體。
數字媒體其以信息科學與數字化技術作為主導,大眾傳播理論作為基本依據,現代藝術作為指導方針,促進信息傳播技術和文化、藝術、商業及教育領域等融合的一種綜合交叉學科。圖像、文字及視頻等均是數字媒體的主要形式,在傳播形式及內容中均應用了數字化手段,實質上就是信息采集[2]。存儲、加工及分發等過程均實現了數字化。當下,數字化已經成為繼語言、文字及電子科技后的最新興的信息載體。
2數字媒體下音像編輯的挑戰與機遇
2.1挑戰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數字媒體蓬勃發展,使音像編輯工作實踐中面對著大量困難和挑戰。數字媒體的發展不僅僅表現在互聯網和IT行業之間的互動方面,其已成為了所有產業后續幾年中運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及主要構成部分。數字媒體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是通過誘導人們的消費行為進而影響相應領域的運作發展模式,數字媒體給消費、服務、制造行業等均帶來了一定沖擊。既往通過租影碟、買音碟去滿足自己對音視頻需求的時代已悄然逝去,一部智能手機、一臺平板電腦就能了解萬事萬物的自媒體時代對人們的消費理念及生活需求等形成較大的影響[3]。
2.2機遇
事物都有兩面性,數字媒體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創造一些機遇。國家相關部門也在主動編制數字媒體的相關制度與發展規劃,持續規范相應的行為方法,進而為各個領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全力打破傳統音像行業的發展窘境,在借鑒傳統音像優勢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轉化、創新,打破傳統行業在人們心中的印象,結合自身的渠道優勢及主觀能動性,確立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融合數字時代的優點,取長補短,使音像行業更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引領音像編輯專業素養和技能的整體提升過程,為音像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3數字媒體下促進音像編輯專業技能與素質發展的方法
3.1主動扭轉思想,敢于面對數字化改革
人們主動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熱情擁抱改變,確立與時俱進的思維,自覺實現自我提升是促進新事物的發展的重要基礎。傳統音像出版也亦如此,作為一名優秀的音像編輯要深度挖掘數字媒體的優越性,主動扭轉傳統思維及固有工作形式,主動了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原理、操作要點等,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部分音像編輯由于循規蹈矩,內心排斥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而沒有客觀認識到數字化給傳統音像出版業業創造的機遇,職業思想與綜合素質的發展沒有迎合新時代提出的要求。數字媒體盡管給傳統出版行業造成不小的沖擊,但也給音像出版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明顯拓展了該行業的發展渠道。為此,應持續提升音像編輯的綜合素質,結合使用數字化與傳統媒體,促進傳統音像出版和新型出版模式融合發展,為達成以上彌補,需要做到的第一點是實現音像內容和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始終要做到“內容為本,技術為用”,只有這樣電子音像出版才能解除危機,在新時代下實現壯大發展。
音像編輯學習與掌握一些基礎數字化出版技術的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點[4]。首先,
編輯學習數字化技術目的并不是承擔音像出版的部分技術責任,而是明確應用哪種技術實現何種功能,將其設定為實現創意策劃及新產品開發的基礎。其次,能更好地滿足編輯與技術人員協同研發數字化音像產品過程中的交流互動需求。最后,和傳統的加工流程相比較,在數字化環境下,數字化音像產品制造過程增加了對多媒體內容的剪輯、格式切換、監聽和查看等綜合處置過程,并且需要對軟件試運行過程中進行系統調試、定時發布網絡信息并實時管理、采集和處置后端數據等,以上過程均對音像編輯的技術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5]。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新科技被用在音像數字化出版領域,后續幾年中,音像出版行業的發展需要有更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協助,不僅要真正懂出版,也要緊隨數字化出版領域技術創新的發展動態,熟悉國際上各種數字出版成功的運營方式。由此可見,后續幾年中影響音像數字化出版品質的不僅僅是作者的稿本、文字的編輯能力,還和編輯應用數字化出版技術的方式有關。
3.2把控準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出版物質量底線
既往電子音像出版行業發展過程中,電子音像編輯的配置情況對作品是否成功出版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是在在數字媒體環境內,在數字媒介上任何人均可以成為數字化內容的制造者、編寫者、發表者、傳播者的多重角色,當然也會有很多問題與之相伴隨。比如有人在數字化媒介上故意發表惡意言論,編造虛假社會新聞,傳播暴力影像等,發布各種沒有經證實的誤導性知識與信息,互聯網平臺上的信息可謂是良莠不齊,對人們的合法權益構成威脅。為了更好地落實黨的十九大全會精神,最大限度地提升學校育人水平,使校外線上與線下培訓活動規范推進,真正減輕學生在義務教育過程中繁重的作業及校外培訓負擔,真正減壓減負[6]?!半p減”政策實施過程中使教育行業大洗牌,傳統電子音像出版行業也要幫助學校守住“雙減”的底線,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雙減”措施方法。為達成以上目標,音像編輯在實踐工作中要和黨中央維持高度一致,嚴格規避出現有政治性錯誤的輿論與選題,肩負傳播先進文化、繼承發展傳統文化,出版符合當今社會發展模式的文化產品,而不是一味地聽從市場的驅使,為義務階段學生健康發展而服務。
數字化時代中,一些信息喪失了可信性、權威性,真實度顯著降低,不利于社會法律秩序的維護及發展。音像編輯作為信息內容的選擇、策劃、加工與推薦者,在新的時代環境下,應主動再度認識編輯的功能與承擔的責任,關于出版物內容嚴格把關控制,真正傳播正能量及塑造求真品格,嚴格抵制拜金、極端個人、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始終把追求準確的政治方向安置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提升出版物質量。在“雙減”政策實施的背景下,音像編輯出版產品時的宗旨不僅要追求提升營銷量,獲得更多的受眾,也要重注傳播積極樂觀的生活、學習理念,幫助學生在傾聽音像資料的過程中塑造良好習慣,養成健康向上的個人品格[7]。
3.3將被動轉型成主動,通過多種渠道提升綜合素質
客觀上講,數字媒體環境下音像編輯自主學習過程中將會獲得更多資源與途徑,互聯網內的行業論壇、社群、微信公眾號聚集了來自不同地域、專業發展方向的音像編輯,編輯可以把這一平臺作為載體,暢通地溝通工作經驗與見解,真正實現互通有無、協同進步。近些年中,知識付費行業壯大發展,很多和職業化培訓的多媒體資源被上傳至網絡平臺,有和音像出版行業有關的媒體制作、傳播、營銷、項目管理等課程與資源,編輯個人要做到有心與用心,甘心投入時間與精力,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習資源有效貫通,輔助提升業務能力與綜合素質。
3.4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加強培養編輯的信息捕捉與判斷能力
信息的捕捉與判斷能力是音像編輯應具備的重要的素質,是編輯有效推進選題策劃工作的一項前提條件。上至主動傳達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方針政策,下至基層群眾的應用習慣,音像編輯均要密切關注其發展情況,采用互聯網及時捕獲到實用價值較高的信息資源,參照電子音像出版的實際特征,由網絡內挖掘出選題素材、消費者需求信息、市場動態及社會發展信息等,在此基礎上策劃、制作及發行相關的出版刊物,淋漓盡致地呈現出出版物的文化與社會價值[8]。
在新時期下的教育領域,為加速教育信息化轉型升級過程,國家教育部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模式,力求應用教育信息化支撐教育現代化發展過程,教育部近些年均通過頒發文件發布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通過解讀這些政策文件,能探尋到中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方向、路線、方法以及重點項目,比如創建智慧校園、撰寫數字教材、開發和應用數字教育資源、拓展網絡學習空間、全面培育教師信息化素養、建立“互聯網+”示范區等。
4結語
總之,數字化浪潮的涌現給音像出版行業帶來了很多挑戰,也使其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數字化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使出版、傳媒等行業之間打破了傳統界限,使音像出版業鏈不斷延展,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逐漸實現了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作為編輯人員,要主動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確立創新發展意識,牢牢抓住發展機遇,敢于采用全媒體的運營發展思路,在新時代中有所作為。
參考文獻
[1] 李潔敏.廣電數字媒體編輯工作特點及其人才培養探析[J].新聞傳播,2021(11):90-91.
[2]侯文.科技期刊編輯在數字媒體發展下的角色定位[J].科技傳播,2015,7(23):165-166,175.
[3] 郭立武.探析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報紙新聞編輯工作特點[J].中國有線電視,2020(1):114-115.
[4]宋培義,曹樹花,孫江華.數字媒體內容資產的版權定價方法研究[J].2021(2014-10):111-113.
[5]邱然.數字媒體時代策劃編輯角色定位與素質能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7,3(11):139-140.
[6]朱可嘉.自媒體環境下高校輿情工作路徑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20(11):50-51.
[7] 胡勇濤.自媒體環境下突發事件中的政府輿論引導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9.
[8]雷露.《小溪流》的辦刊特點及其發展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榮光(1983—),女,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編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