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永超,于 麗*,于飛飛,王 平,李奕茜,柳笑榆
(1.煙臺毓璜頂醫院,山東 煙臺 264000;2.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山東 濟南 250022)
2019 年12 月,湖北省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患者[1],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人群對該病普遍易感,可能存在呼吸道飛沫傳播、直接接觸傳播和/或糞—口傳播等[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定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管控[3],但每日均有大量確診病例,說明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必要且緊迫。醫院作為患者疾病診療的主要區域,人員眾多且相對繁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雖然防護措施到位,具備隔離及手術條件,但可能存在救治力量不足問題[4];而非定點醫院收治的急診手術患者具有檢查結果不完善、患者流行病學史了解不全面等問題[5]。這些均使得手術室成為高危科室,手術室護理人員成為高危易感人群。
筆者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進行多次情景模擬應急預案演練,制定切實可行的處置流程,建立手術室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檔案,實施行之有效的護理管控,最大限度規避風險,保護急診患者與手術室護理人員,減少和避免急診患者圍術期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急診患者圍術期手術室護理管控提供參考。
(1)詢問流行病學史。術前詢問流行病學史,內容包括有無湖北省和/或武漢市旅居史,有無湖北省和/或武漢市人員接觸史,有無與疑似和/或確診病例接觸史,近期有無野生動物接觸史和/或食用史,近14 天內有無發熱、乏力、干咳、氣促等癥狀。
(2)全面術前評估。對急診患者進行全面術前評估,重點篩查體溫及流行病學史,即胸部CT、血常規、C- 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甲乙流和血呼吸道5 項病原體檢查[6]。若胸部CT 顯示肺部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需進行2019-nCoV 核酸檢測,以便確診或排除。對于疑似和/或確診感染者,除非危及生命和嚴重影響生活的急危重癥,否則建議擇期手術。選擇擇期手術的患者,應在隔離病房進行14 天臨床醫學隔離觀察,并繼續進行核酸檢測,如連續兩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基本可以排除感染可能,根據患者手術指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則上報醫院感染防控相關科室,進行醫學隔離或轉入傳染病專科醫院進行診療,待病情穩定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愈后再行手術治療。如果急需急診手術,術前完善相關檢查,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手術應急預案,按照標準流程處理。
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手術室進行情景模擬應急預案演練,包括人員配置、物資準備、接送患者流程以及手術終末處理等方面。
嚴格按照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治方案》進行急診患者圍術期手術分診及準備,具體流程見圖1。

圖1 急診患者圍術期手術分診及準備流程
嚴格執行手術室護理人員準入標準,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上崗前篩查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培訓。上崗前篩查包括胸部CT、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常規以及肌酐蛋白酶檢查等。排除年齡≥55 歲,發熱,有慢性病病史(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者及孕婦等。手術室共52 人,排除孕婦及有慢性病病史的護理人員12 人,其余40 人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小組,分為領導組和三梯隊應急實施組。領導組負責人員調配、設備協調、物品準備、指導應急等工作,三梯隊應急實施組負責急診手術患者的術前準備、手術實施以及術后轉運隔離。第一梯隊完成疑似/確診急診患者隔離觀察后,第二梯隊承擔后續手術準備工作,以此類推。采取彈性排班制,孕婦及有慢性病病史的護理人員承擔科室其他日常工作。
2020 年1 月27 日,山東省衛健委下發《關于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停止休假的緊急通知》[7],我院積極響應,取消所有醫護人員春節休假,在完成科室工作的基礎上,利用晨會和工作之余組織科室人員以微課、視頻和集體授課等形式學習(見表1),嚴格落實防控措施。

表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學習材料及方式
4.1.1 手術室護理人員配置 3 人為一護理單元,一名巡回護士,一名洗手護士,一名輔助協調人員。巡回護士負責接送患者和手術巡回配合工作;洗手護士負責無菌物品的準備,無菌臺的鋪置以及手術洗手配合工作;輔助協調人員負責術中突發狀況的物品耗材補充,儀器設備管理以及隔離防控工作。手術開始后,原則上避免手術間人員頻繁進出,以確保手術室負壓效果。手術結束后,所有人員立即撤離,不得在手術間逗留。
4.1.2 手術室護理人員著裝要求 為疑似感染的急診手術患者進行可能接觸血液、體液、排泄物以及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時,手術室護理人員必須穿戴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隔離衣、醫用隔離帽、護目鏡、醫用乳膠手套、隔離鞋套等,必要時佩戴正壓頭套或全面性呼吸防護器,實行三級預防[8]。
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急診手術應安排在負壓手術間(<-5 Pa)進行,保證正負壓調節裝置、溫濕度調節裝置、呼叫器等均處于功能位;如無負壓手術間,應選擇有單獨層流系統且位置相對獨立的手術間進行,手術過程中應關閉層流系統,術后進行嚴格終末處理;使用無層流系統的手術室時選擇相對獨立的手術間進行手術。值得注意的是,手術開始前應合理規劃手術所需物品,移除不需要的物品及儀器設備,手術開始后盡量減少人員進出。
為了規范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急診手術流程,有效進行手術室護理管控,降低手術相關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我院制定接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手術處理規定、接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入手術室流程以及手術室送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回病區流程等。
4.3.1 接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手術處理規定(1)科室提前通知手術室,以便手術室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2)若手術時間為夜間或節假日,應立即上報護士長,由護士長上報護理部及醫院感染管理科。(3)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均在負壓手術間進行手術。(4)接送患者時使用專用推車,一次性車套、被套、大單以及專用電梯,告知電梯操作人員相關事項。(5)患者及其家屬佩戴防護口罩,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家屬到病房等候。推車用后噴霧、擦拭消毒,專車專用。(6)精簡手術間物品及參加手術人員,手術間外掛“特殊感染”標識,謝絕參觀。(7)術前,手術間回風口用醫療廢物袋封閉,手術期間關閉凈化系統。(8)參加手術人員穿戴一次性防護服、護目鏡、外科口罩、鞋套,戴雙層手套,防止職業暴露。(9)術前物資準備齊全,室內、室外人員明確分工。(10)手術中減少和避免一切污染,非快速病理標本用5~10 倍量的標本固定液固定,雙層標本袋包裝,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標識,固定4 h 后送檢并告知病理科有關事項。

圖2 接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入手術室流程
4.3.2 接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入手術室流程(見圖2)
4.3.3 手術室送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回病區流程(見圖3)
(1)手術產生的一次性醫療廢物用雙層黃色醫用廢物垃圾袋密封并在醒目位置標注“新型冠狀病毒”特殊感染標識,嚴禁將一次性醫療垃圾帶離手術間并與生活廢物混淆。(2)脫隔離衣順序:脫鞋套→摘手套→手消毒→摘護目鏡→手消毒→摘口罩→手消毒→摘隔離帽→手消毒/洗手→洗澡→更換個人衣物[9]。(3)隔離用品按照一次性醫療廢物處置流程處置。

圖3 手術室送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手術患者回病區流程
嚴格按照中華護理學會消毒中心供應護理專業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或確診患者復用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處置流程指引建議”[10]進行規范處理。
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急診患者手術后,必須對手術間進行全方位消毒處理。(1)地面:地面上有肉眼可見的污染物時,應用可吸附材料先行處理,無明顯污染物應用500~1 000 mg/L 含氯消毒液或1 000 mg/L 過氧乙酸對地面進行擦拭或噴灑,污染后及時消毒,每天1~2 次[11]。(2)物體表面:應用500~1 000 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不易被腐蝕的物品可用75%乙醇擦拭兩遍以上。(3)送風口及回風口:擦拭消毒,手術間空氣用200 mg/L 含氯消毒劑噴霧密閉2 h,手術間關閉2 h 以上,開啟層流系統[12]。
病理標本應盛放在專用的病理包裝袋內,兩層包裹。使用前反復檢查包裝袋有無破損、滲漏。盛裝標本后立即用雙層專用病理包裝袋密封,并在外包裝袋上粘貼醒目的“新型冠狀病毒”標識。放入專用轉運箱,與病理科人員規范交接。專用轉運箱以500~1 000 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還可用75%乙醇擦拭兩遍以上,晾干備用。
(1)自我隔離,減少走動,避免與他人接觸。(2)如出現發熱、咳嗽、氣促、乏力等癥狀應主動上報并立即隔離,及時進行血常規、胸部CT 等呼吸系統相關檢查。(3)科室派專人觀察追蹤,以便進行下一步診治。
為深入了解手術室護理人員心理狀況,我們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結合訪談的形式,對52 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心理狀況評估。調查發現,手術室護理人員焦慮的原因多出于對疾病感染性的恐懼,工作壓力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較差,醫療及生活物資短缺以及公眾輿論導向等。
6.2.1 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知識普及 通過文件解讀、視頻學習、理論培訓、專家講座等形式,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普及,使其了解并掌握疾病相關知識及現行治療手段,減輕對疾病的恐懼。
6.2.2 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 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人員調配、資源整合、處理事件的方式方法直接影響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展趨勢[13]。所以,應增強責任意識,加強應急護理隊伍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機制[14]。
6.2.3 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心理照拂和人文關懷 手術室急診患者具有檢查結果不完善、術前訪視倉促的特點,使得手術室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科室,手術室護理人員成為高危易感人群。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出現工作倦怠、意志消沉等情況,嚴重影響工作質量[15]。應采用彈性排班制,為手術室護理人員提供充足的休息時間,給予生活補助,解決疫情帶來的物資匱乏等現實問題,消除其后顧之憂,激發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
6.2.4 傳遞正確信息,避免錯誤輿論導向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可越來越快地傳遞到千家萬戶,但是其準確性卻無法保證。因此,要保證信息有效傳遞,避免人員恐慌,減輕焦慮。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采用嚴謹的醫療標準,構建全面高效的培訓體系,實施行之有效的護理管控,最大限度規避風險,減少和避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再傳播。手術室護理管控關注的是急診患者圍術期手術安排及準備,手術室護理人員管控與人力資源有效配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手術室護理人員醫學防護,手術結束后終末處理以及手術室護理人員心理照拂等方面,為疫情期間手術室護理管控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