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荔
摘 要:在基礎教育階段,數學作為主要科目之一,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多角度創新,制訂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在數學領域的發展。
關鍵詞:基礎教育;數學教學;多媒體技術;學習習慣;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6-0064-02
基礎教育對于每個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小學教育是學生步入專業教育的起步階段,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的核心學科之一,所以教師要重視該學科,不斷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基礎教育中數學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學習知識、增長見識的關鍵時期,他們對于未知事物的探求心理非常強烈,這種心理有利于他們的發展。而小學數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去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重視小學數學是促進學生發展至關重要的一步。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小學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學生處于求知階段,對很多事情都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小學階段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課本上的知識存有疑問,并積極主動地解答。而小學數學的理性思考方式,可以成功地引導學生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例如,學生在步入小學階段之前雖然進行了幼兒園階段的啟蒙教育,但是獲得的知識既不全面也不系統。還有一些學生進入小學階段后,一些教師沒有合理運用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導致部分學生的潛能沒有被激發出來,出現厭學現象。但相對來說,小學階段的引導與教育更加專業化,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教育資源與幼兒園相比都有大的提升,因此小學階段的興趣培養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激發創新。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需要教師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大膽創新。而通過小學數學教學,教師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大膽創新的精神。一些學校教育的現狀表明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思維被束縛在了課本知識中,導致其創新意識不夠強烈。而傳統教育和素質教育本質上的區別在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
(3)習慣養成。教師要適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小學階段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日常的學習中,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前進行課本閱讀的習慣,課后積極進行練習的習慣,寫作業的過程中要仔細認真的習慣……通過小學數學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而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有著嚴格的對錯標準,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小學數學的邏輯思維較為簡單,學生可以通過日常的習慣養成,培養仔細認真的好習慣。
(4)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的學習增強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有利于未來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事實上,無論是理科還是文科都離不開邏輯思維的培養。因此,在學生接受力較強的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為后期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學習數學需要有嚴密的邏輯,在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是小學階段也是學生接受新知識較為快捷的一個階段,因此教師在基礎教育時期,讓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是尤為重要的。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良好的基礎也會使學生后期的學習更加輕松。這就要求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重視學生的數學學習,以促進學生以后的發展。
二、教學措施
在基礎教育階段,小學數學作為主要科目之一應受到高度重視,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教師都需要重點關注。小學教育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改變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僅能掌握學習方法,而且能掌握學習技能。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還要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去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1)改變教學模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教師要合理保護學生對于世界的好奇心,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不再簡單地傳授課本知識,而要通過一些方式方法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圓錐的體積”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圓柱與圓錐形狀的容器、量杯、小米等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通過對圓柱容器中小米的體積、圓錐容器中小米的體積進行比較,發現在底面積相同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方式,能使學生發現數學中的規律,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在后期的學習中更加主動積極。
(2)多角度創新。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教師自身也應不斷創新,改變教學的原有模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從多個角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混合運算”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小明買3個蘋果花了8元錢,而現在小明的手中有1張10元錢,2張5元錢,4張1元錢,那現在有多少種付錢方式?請一一列舉。這樣的混合運算問題能促進學生主動去思考,讓學生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加減運算,而要通過多種形式去解決問題,拓展自己的思維,以開闊的眼界去看待問題,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3)借助多媒體技術。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多媒體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加清晰明了,具有傳統教學模式所不具備的一些功能,可以更加便捷地為學生提供全面且詳細的學習指導。例如,在教學“圓的知識”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思維導圖,詳細劃分圓的所有知識點。在為學生講解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的圖形會更加規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圓的特點,這些都是傳統教學所沒有的,能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不僅減少了課堂上的板書,而且減少了學生在課堂上因粉塵過多而造成的呼吸道疾病等。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既保護了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又使課堂知識更加系統化,是值得鼓勵與推廣的。
(4)學習習慣養成。學習習慣的養成會讓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更加輕松,因此,在學生接受能力較強的時期,教師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存在的不良習慣,如拖延、粗心馬虎等問題,并督促學生進行改正。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能夠促進后期的學習,促進多種能力全面發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習慣,適當地提醒學生,糾正其錯誤的習慣,引導其在課前對本節課有大致的了解,并在課后進行充分練習,及時完成作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更有利于其未來的學習,因為學習是一場持久戰,只有在初期打下堅實的基礎,后期的學習才會更加輕松。
三、結語
總之,數學教學在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邏輯思維的培養以及習慣的養成中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學校、教師、家長應該齊心合力,從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入手,制訂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借助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袁存金.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數學大世界,2018(02).
[2]馮天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教育,2016(01).
[3]袁存金.創新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數學大世界,2018(02).
[4]梁慶華.小學數學問題多樣化解決策略分析[J].理科愛好者,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