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 楊小悅
【摘要】? ? “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社會形態,是指充分發揮出互聯網的優勢和價值來提升社會的生產力和創新力,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形態?;ヂ摼W+為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作為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教師,要深度挖掘互聯網技術和資源的優勢,將其和計算機實驗課程有效融合,全面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析,旨在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 “互聯網+”背景? ? 計算機實驗課程? ? 教學改革
引言
互聯網+是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有效融合,近年來我國的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以此很多行業和領域都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改革和升級,通過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來實現行業的創新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育領域也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實現教育改革,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進行轉變,同時引入互聯網思維。計算機實驗課程本身就是一門和互聯網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融合互聯網思維和技術來進行教學改革。
一、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在以往的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教師沿用了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更傾向于將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直接灌輸給學生。雖然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也能夠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并且掌握計算機相關的操作技能,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難以得到發展,容易導致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印象不夠深刻,沒有理解知識的內涵,知識學得快忘得也快。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要想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建構中,真正來對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才能把握知識內涵。而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悖,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1]。
(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注重知識傳輸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夠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導致學生沒有體會到計算機學習的樂趣,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對計算機實驗課程產生抵觸和排斥的心理,最終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現代教學理念關注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將相關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同時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而當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較差,對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大。
二、“互聯網+”對教學領域的影響
2.1給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
將互聯網和計算機實驗教學有效融合,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在以往的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學習相關的知識,并且只能在課堂上來進行相關的操作,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計算機實驗教學的內容一般是完全遵循教材內容,導致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和單調性,導致學生難以學習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技能。
而將計算機教學和互聯網有效融合,教師不僅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和空間來完成教學,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現實需求和興趣愛好來開發微課、慕課等,提供線上教學,讓學生的計算機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2]。在互聯網背景下,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電腦,這給計算機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在線傳輸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任務,給學生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
2.2轉變教學模式
傳統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以課堂為載體,教師簡單講解計算機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之后,進行操作示范,然后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操作來完成對應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機的技能。這種教學模式僵化、單一,教學效果不佳。
而將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教學有效融合,教師對于本節課需要講解的理論知識以及計算機技能操作的要領等都可以提前錄制視頻,上傳到網絡上,讓學生提前下載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來選擇觀看的次數,直到將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熟悉掌握。在課后教師也可以錄制課堂教學視頻,供學生課后學習,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2.3增強教學互動性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和教師不斷互動的過程,而傳統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學生容易感到非常枯燥和乏味,會嚴重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而在互聯網時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自主獲取網絡資源,提供在線教學資源,然后引導學生自己來獲取資源,在這個在線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向教師請教,教師也可以在線監督,并提問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有效強化師生互動,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借助互聯網開展計算機教學,師生之間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實現交流溝通,能夠大大增強教學的互動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3.1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
互聯網能夠給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來搜集更加優質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改革。在傳統的計算機實驗教學中,教師只能按照教材和教師參考書上的內容來進行教學,學生接觸各種知識的途徑和平臺也比較少,學生的學習內容具有局限性。
而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獲取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從教材目標和內容出發來搜索關鍵詞就能夠得到大量相關的知識,給教師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3]。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相關的課件,從優質的課件中提取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課件中,給學生傳遞更加豐富和優質的學習資源。
教師可以將網絡上優質的系列微課、慕課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個人計算機來觀看?;ヂ摼W上有很多優質的慕課、微課資源,這些教學資源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并且是由名家主講,教師可以將其整合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計算機實驗課程注重學生對計算機技能的掌握,互聯網上的慕課平臺不僅能夠提供優質的學習資源,同時還可以提供配套的習題,教師可以從中精心選擇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學以致用,在實際操作中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開發微課資源,比如可以引入藍墨云班課,學生登錄藍墨云班課平臺之后就可以共享教學視頻,在網絡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溝通,讓整個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和生動。教師開發教學資源時,可以遵循多元立體的原則,將一些職業元素、企業元素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增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性。
3.2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發展不利。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教師可以構建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有效融合,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線下教學能夠提供各種面對面的師生互動和討論,線上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平臺,有效整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能夠形成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
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模式改革,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計算機實驗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還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4]。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產物,也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改革的成果,其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后通過對應的練習來消化和吸收知識,在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中,先是教師講解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展示計算機操作,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消化和吸收知識。
翻轉課堂徹底顛覆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課前制作教學視頻,然后在課堂上先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觀看視頻來學習相關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操作,將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可以自己練習,也可以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實現探究學習,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來進行總結,重點總結計算機相關操作的技能要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最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
3.3改革考核模式
傳統的計算機實驗課程主要是通過期末考試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這種考核方式為結果性考核,具有片面性。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探索更加科學和全面的考核方式。例如,教師不僅要注重結果性考核,同時也要注重過程性考核,對于結果性考核來說,可以用多次代替一次,在平時可以定期讓學生上機考核,這樣就能夠避免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太過渙散。
教師可以分階段多次考核,每完成一個模塊的內容之后就進行上機考核,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另外,教師還應該重視過程性考核,也就是對學生平時上課的表現、態度、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等進行考核,可以制作平時表現考核表格,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來完成表格,實現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
總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教師要實現對學生的多維度考核,將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有效融合,制定更加立體的考核體系。
四、結語
互聯網+給計算機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實驗教學有效融合,將互聯網技術積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資源,積極引入微課、慕課等優質的學習資源,同時還應該轉變教學模式,采用翻轉課堂模式來開展教學,課前借助微課等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則進行精煉講解,以此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另外,教師還應該改革考核方式,制定多維度的考核體系,將過程性考核和結果性考核有效融合。
參? 考? 文? 獻
[1]高輝,潘海為,鹿澤光. “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 軟件工程, 2018, 021(002):56-59.
[2]李云.”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類課程實驗教學模式改革[J]. 數碼世界, 2020,12(9):24-25.
[3]張未名.”互聯網+”背景下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通訊世界, 2019, 026(011):310-311.
[4]方芳. “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現狀與策略研究[J]. 軟件, 2020, 481(05):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