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新的時代背景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諸多機遇及挑戰。本文從新形勢下加強并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入手,通過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發展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職院校 學生黨建 創新發展路徑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中共中央陸續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等重要文件并召開相關工作會議,這些重要舉措無不彰顯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國家對建設基層黨組織的高度重視。高校作為黨建設中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高校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學校的重要類型,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輸送高級技能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
根據發布的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059.4萬名,其中學生黨員180.5萬名,約占全國黨員總人數的2%。隨著學生黨員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各種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結合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必將面臨新問題,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難度也逐漸增大,因此,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形勢下加強并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加強并創新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堅定不移堅持并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是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大學生的根本需要。
當代大學生在校期間經過系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特別是近年來各院校普遍開設的思政課程,提出的課程思政指導思想,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提升了黨性素養,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有理想、有擔當、有文化的青年一代,中國夢的早日實現亦離不開當代大學生先進分子骨干力量,從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可以激發他們學好本領、積極報效祖國、投身國家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如果不加強創新管理,就不能可能有新發展,就不能使高職院校黨組織永遠充滿生機活力,因此,我們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認真對待并審視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
二、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普遍問題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導下,在各級教育部門及廣大黨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外來思想隨之不斷滲透,學生學情的不斷變化,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辦學模式的不斷挑戰,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挑戰,也使得學生黨建工作暴露了若干問題及薄弱環節。具體問題如下:
1.申請入黨人數增多,培養考察難度增大
隨著高職院校不斷擴招,入學人數、在校人數都越來越多,每年申請的入黨學生數目也在不斷增加,從大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預備黨員,至少需要一年多的培養時間,而高職學生在校時間僅為三年,并且其中還有將近一年時間要去企業實習,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僅要完成對學生入黨前的考察,也要考慮對學生黨員的再教育和管理工作,容易出現黨員入黨前后的不同思想狀態的情況,而教師黨員數量增加數目與學生申請入黨人數遠遠不成比例,培養人需要培養考察的對象增加,無形中加大了考察難度,這對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效果均會造成不利影響。
2.對學生入黨把關不夠嚴格,黨員發展程序不規范
許多新生一入學就匆匆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這其中一部分人對黨的基本路線、政策方針并不是很清楚,對黨的發展歷程、歷史使命也不是很了解,純是盲目跟風。更有甚者,其入黨動機不端正,單純為了謀取個人利益,比如覺得畢業后是黨員就能考公務員、能找到好工作,讀書期間當上黨員就能評優、得獎學金,等等,帶著明顯的個人功利色彩。這種入黨動機不純、政治意識薄弱、思想覺悟不高、立場不堅定、急功近利的現象就導致學生黨員隊伍良莠不齊,缺乏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有損黨員形象。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如果一味重視發展對象的學習成績、工作表現而忽視對入黨動機的嚴格審查,或者對資格審查流于形式,走過場,把這部分思想動機不純、尚不具備入黨條件的學生吸納入黨的話,不但不能起到模范先鋒作用,甚至還會在學生群眾隊伍中造成負面影響。個別基礎黨組織還存在不能貫徹民主集中制、暗箱操作的現象,對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培養不夠,對預備黨員的材料整理歸納不夠認真細致,不能把真正品學兼優吸納到黨組織中來,降低了黨員學生隊伍的綜合素質,不同程度的影響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
3.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性研究不足,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
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更多的停留在傳統教學意義上的理論教育,黨組織生活比較單調枯燥,實踐性活動比例小并且形式單一,學生黨建工作不能與時俱進,在管理方式與方法方面不能做到與新形勢新時代想契合,因循守舊,長此以往,學生黨建工作就變成墨守成規的政治教育,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得到不有效調動,極大影響了學生黨員先鋒作用的發揮。
三、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在新形勢下,面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出現的問題,院校需要轉變思想、改進方法、創新思路,深刻認識到加強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積極加強學生黨建部門系統及人員自身建設,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及對策。為此,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1.切實抓好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申請及組織培養工作
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加強對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對現有的積極分子培養情況進行定期梳理,并制定下一步發展計劃。要銘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突出政治性、先進性、長效性為抓手,切實強化入黨積極分子黨性教育,創新積極分子培養形式,全力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將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工作做細做實。
2.嚴格規范學生黨員發展制度及程序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特點,制定嚴格的學生黨員發展標準,編制規范的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程序,全面提高發展學生黨員質量。發展學生黨員標準方面應圍繞思想政治標準、道德品行、實際表現、能力素養等方面進行制定,并列明有哪些情況不得發展入黨,讓申請入黨的學生做好心中有數,時刻對照自己的表現是否符合發展標準,從而經過慎重考慮嚴肅提出入黨申請。同時,要制定標準化的學生黨員發展程序,從申請入黨、入黨積極分子的確定和培養教育、發展對象的確定和考察、預備黨員的接收到預備黨員教育、考察和轉正等程序都詳細列出,每個環節都不允許半點馬虎,要切實執行。
3.豐富學生黨員的組織生活
學生組織生活是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形勢下,必須不斷豐富學生黨員的組織生活活動,不斷拓寬學生黨建活動的內容與范圍,不斷創新學生組織生活活動方式,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黨建活動。比如,學生黨建部門可以組織黨員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培養學生樹立不忘初心、飲水思源、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的革命情懷及理想信念;到企業到農村去,不但讓學生了解當今社會生產現狀,更好地認識國情、民情等,還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學開展科技文化服務活動,培養學生牢記使命、為國家做貢獻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還可以通過組織主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黨的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的認識和了解,增強學生黨員的黨性素養。
4.結合信息技術互聯網時代創新學生黨建工作
面對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社會帶來的深刻影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視,不斷創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方法與模式,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工作形式,全方位培養學生黨員。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勢能夠提高學生黨建工作的效率,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在線觀看黨員事跡宣傳、優秀黨員表彰、各大重要會議等活動,更快速、更大限度地發揮學生黨員的榜樣作用,引導全校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各高職院校著力建設院校自身的黨建工作網站,通過互聯網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建工作者可以充分運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手段把教育內容展示給學生,增加黨建工作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當然,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在充分運用它的情況下還要嚴防外來勢力及不當言論通過互聯網對學生的滲透及影響,必須加強網絡輿論監控,加大對學生黨員的正確引導和監督力度,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管理。
參考文獻:
[1]陶慶宇,孫曉雪,張云鵬.“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研究[J].求知導刊,2019(7).
[2]肖斌,趙華美.把抓好黨建作為辦學治校基本功[N].光明日報,2019(1).
[3]陸先靈.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黨史文苑,2009(10).
[4]黃斌鋒,羅鈴麗,王四瑜.淺談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
[5]閔永新,陳志超.從源頭抓起:不斷破解大學生黨建工作難題[J].紅旗文稿,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