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七靈

自2009年至2019年,國家陸續推出了一系列關于中職教育的政策,著力于探索培養中職學生的文化學習與技能,甚至于2019年調研報告指出,中等職業教育為當代農業產業培養了17萬余的就業人才,造就了新生代工匠51余萬人,甚至為當代服務業培養了246萬余人才。由此可見,加強中職教育發展,是國家、黨作出的重大戰略,并且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吸引政策,為中職生的職業教育培養指明了方向,更是為中職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如今,我國高度重視并鼓勵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等基本國策,而中職等職業教育在這項基本國策的推行過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中等職業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技術型、專業型和勞動型人才的重要責任,其作用與地位不可忽視。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樹立自主學習意識 ,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形成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需從以下方面進行進行:
一、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
自主學習過程有以下原則可遵循:①主動原則,主動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關鍵。②獨立原則,獨立思考能力是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原則。③自我控制原則,自我控制原則是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的保障。④創新原則,創新原則是自主學習追求的最高境界。⑤引導原則,引導原則是促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徑。
二、影響自主學習的相關要素
(1)外部因素:諺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假神。”這些俗語都充分說明學習環境會對學習者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因此學習環境的塑造是首要因素。老師應創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課堂內外環境,應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自由度,才能更加便于推進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
(2)內部因素:第一學習的內驅力,中職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大部分不太好,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和人才市場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驅動。第二學習興趣。中職英語教學首要的是激發學生曾經失去的興趣,引導學生重拾學習英語的興趣,明白英語學習可以擴展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從而提供動力促進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第三自我意識。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知識難度的增加等都需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來控制,換言之,自我意識是克服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惰性和困難的保障。最后,學習方法。有相當一部分中職生都存在學習方法不當,導致雖然付出的時間和努力都不少,而成績未有大幅度增長,因而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可見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對學習產生持續長期興趣的有力保障。
三、促進自主學習的方法
(1)“情景對話”。學習小組根據其英語基礎水平的不同,選定難度不一、程度各異的情景對話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習興趣。“興趣是自主學習最好的老師”,激發中職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課題研究中為了提高中職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課題組成員特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樹立中職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力,讓同學們懂得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未來的職業前景更加廣闊,爭取他日進入社會以后可以做到我挑工作,而不是工作挑我,當同學們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慢慢地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進而逐步地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從而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合作交流”。各小組成員明確分工任務,確立各自的學習目標,并且形成相互鼓勵與監督機制,利用共同學習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3)課題組成員課前采用情景表演,即興演講等形式,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引入課堂。良好的開端,濃厚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動力與來源。同學們對英語課堂擁有有濃厚的興趣,把上英語課看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才能使同學們在英語課堂中積極活躍起來。
(4)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學習的動力一定要有配套的評價方法,自主學習能力評價包含自主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創新這五個方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中職生具有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有前瞻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