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悅/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南通市分行
南通是江海聯運的重要樞紐,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多項國家重大戰略交匯疊加。近年來,農發行南通市分行認真履行服務國家戰略職能,切實提升政治站位,聚焦岸線治理、綠色發展、江海聯動等重點,當好服務長江大保護的主辦銀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兩年,累計獲批長江大保護項目35個,投放貸款167億元,項目數、投放額位居全省前列。
提升政治站位,扛起服務長江大保護使命擔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下的總基調、大前提。該行切實提升政治站位,堅定扛起服務長江大保護的使命擔當,做到“三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遵循,不斷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服務長江大保護、為萬里長江入海“最后一公里”保駕護航,作為履職服務的重中之重,舉全行之力推進。二是政銀協同到位。建立戰略合作關系。2019年4月,農發行江蘇省分行與南通市政府簽訂《服務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專項合作協議》,明確了重點合作領域和項目清單,成為該行服務長江大保護的主抓手。該行是唯一一家成為南通市政府長江大保護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金融機構,深度參與全市長江大保護戰略布局和重大項目的規劃推進。建立政銀聯席會議、聯合調研、定期會商等機制,加大協同推進力度。建立信息交流平臺,促成市政府召開“農發行專場”項目推介會,與市發改委共同組織“信貸服務長江行”活動。三是金融服務到位。該行深入推進重點項目工程,組織開展“百日攻堅”勞動競賽,積蓄發展新動能。堅持融資與融智相結合,提早介入項目融資方案設計,由政府部門、農發行和企業建立聯合工作組,“一個項目一套班子”高效推進。在省分行大力支持下,積極試點聯合辦貸,推行項目工作清單制管理、掛圖式作戰,明確全流程限時辦貸要求,切實提高辦貸質效。
聚焦岸線治理,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濱江帶。南通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信貸項目成為樣板工程,習近平總書記現場考察時,以“滄桑巨變”來評價南通長江大保護工作。該行以服務全市226公里長江岸線為切入點,推進全流域“三水共治”,加大沿江岸線保護力度,累計獲批項目15個,授信金額94.2億元,投放貸款53.5億元,著力打造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示范段,支持治理河道260余條計202.7公里,打造“水美南通”。一是對接政府規劃。《南通城市西部濱江地區城市設計》出爐后,迅速與政府和城建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及時向省行匯報并得到全力支持,將該項目納入全省支持長江大保護貸款示范項目,開辟“綠色通道”。二是創新融資方案。積極設計、挖掘、發現項目現金流,針對濱江項目公益性效益明顯、經濟收益不足的情況,創新采用公司綜合收益作為還款來源,滿足了合規要求。三是上下聯動推進。省市縣三級行聯動,成立濱江項目信貸服務組,僅用1個多月就獲批項目貸款并實現首筆投放9億元。在農發行信貸資金的有力支持下,濱江片區騰退長江岸線5.5公里、修復土地600多畝,打造了集森林公園、時尚休閑、濱江旅游于一體的“城市客廳”。
聚焦綠色發展,推動化工園區綜合性治理。“化工圍江”是長江水資源污染的一大痛點。該行圍繞市委市政府印發的《南通市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南通市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實施方案》,累計授信金額34.4億元,投放貸款12.2億元,因地制宜、一園一策,支持全市三大化工園區“關停并轉”綜合性治理,共整治企業60家,復綠修復占地2600畝。一是支持“騰籠換鳥”。支持如東沿海化學工業園“升級”,該園區位于小洋口經濟開發區,是全市保留化工定位的園區。支持該園區對產能落后、環保不達標的19家企業進行資產收購,涉及占地1153畝。實施低端產能退出,完善園區公共服務設施,引進高端化工企業入園,園區生產安全達到本質提升。二是支持“開籠引鳳”。支持啟東精細化工園區“轉型”,支持該園區搬遷企業24家,涉及占地713畝。項目實施后,園區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和環境友好型表面功能新材料產業。三是支持“砸籠換綠”。支持海門三廠工業園區“關停”,該園區曾被生態環境部警示違規排污問題。支持對該園區17家企業關停拆除,并進行復綠修復土地493畝。此外,還根據沿江化工園區治理方式,采取資產租售、增減掛鉤土地指標交易收益和企業綜合收益等多種還款來源組合方式,確保政府項目融資依法合規,得到南通市銀保監分局的肯定,在該局組織的“園區貸”媒體見面會上予以推介。
聚焦江海聯動,支持通州灣打造新出海口。把通州灣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戰略支點、打造江蘇新出海口,是實現江海聯動、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該行服務國家戰略、形成業務新增長極的重點。一是放大服務格局。南通市把通州灣、洋口港區、呂四港區、海門港區,整合為“大通州灣”港區,放大新出海口戰略優勢。該行緊跟國家戰略轉化實施,放大服務格局,以“大通州灣”理念推進信貸服務升級,加大支持港產城一體化發展。二是助力港口碼頭建設。針對通州灣四個片區,支持“2+2”港口碼頭、一期通道、3號港池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獲批碼頭建設項目4個,投放貸款11.4億元,將通州灣港區建設成為長三角港口群核心樞紐之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三是優化支持方式。創新優化“公益+”模式,探索公益性項目與經營性項目一體化方式方式,支持通州灣三港池碼頭項目和一期通道建設,推動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落地。南通市區將真正實現退港還城,港城矛盾將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實現南通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