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技能教學的現狀,接著指出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第二課堂實效性的途徑:加強社團建設;成立專門支教團;打造學生多元化發展平臺。
關鍵詞:提升; 第二課堂;實效性
新時期,我國教育部門逐漸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陸續出臺多種政策規范目前的幼兒教育,學校為保證自身的教育質量,受在新時期環境的影響,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教育水平,以保證在今后的教育過程中,為社會培育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展技能教學的現狀
許多學校將培養優秀人才為首要發展目標,在新時期的要求下,老師開始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此目標的轉變,更能實現因材施教,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學校教育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弊端,學校的管理人員需要針對教育的缺陷進行調整,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大部分的老師在教育過程中,往往缺少對社會需求的判斷,以至于不能及時了解自身的教學方式是否合理。針對此種現象,老師需靈活運用教育觀念,明確社會真實需求,采用先進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此外,由于教育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但在教學期間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導致專業教育難以開展,影響教學進度。老師要想保證實際教學質量,就應當針對性的加強對教育進度和革新方法的全面調整,以此確保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高校第二課堂的重要性
第二課堂, 是指與學校課堂教學不同的一種以課外實踐活動為主的教育方式, 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繼續和延伸。第二課堂相對于第一課堂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上發生變化,從時間上,第二課堂的開展是在第一課堂以外進行的,即在正常教學時間之外進行;從學習內容上,第二課堂上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從學習方式上,第二課堂更加多元和開放,能進行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組織各種社團活動等。
三、提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第二課堂實效性的途徑
通過調查研究,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第二課堂的組織與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社團百花齊放,注重興趣,學有所長
1.每個社團均有專業教師指導,讓第二課堂更有凝聚力
我院學前教育專業根據專業特點,分別設立了幼兒教育研究會、兒童舞蹈館、兒童故事館、兒童繪本館、兒童手工館、彈唱館、游戲社、兒童戲劇社、兒童產品研發會九大社團,每個社團都配備相關教師指導。社團活動作為第二課堂的重要形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以往沒有教師指導往往存在先熱后冷的情況。當配備專業教師進行指導后,學生學到的東西更多,與老師交流比課上輕松有趣,增進了師生情感。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切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2.定期開展社團評優活動,匯報展示學習成果
每年學院對各大社團活動進行評優,開展匯報演出展示成果,為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往“一專多能”方向發展提供了舞臺。從 2014 年開始,我院已開展兩屆百花社團評優活動暨匯報演出,受到學校領導的重視和肯定,學生也對第二課堂活動有了正確的認識,參加社團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還能提高自己社會交往、協同合作的能力。
(二)成立支教團,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與使命感,磨練教學基本功
1.豐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知,提高專業認同感
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要求學生每年、每學期都應有一定時間在幼兒園見實習。除此之外,通過定期組織的支教活動,學生體會到自己學習專業知識的意義,感受到幫助別人帶來的充實。同時,學生在具體的工作中感受學前教育的意義與價值,產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具備良好的師德,養成符合教師角色的行為習慣樹立牢固的職業理想。
2.提高專業素質,學以致用,體會學習的意義
學生學習了繪畫、鋼琴、聲樂、教法,若不實踐就可能會產生“學這些有用嗎?”的困惑,更別提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此類本身乏味的文化課。學生缺乏對孩子的了解,這些文化課就不易理解。通過進入幼兒園開展第二課堂的活動,學生一方面練習各項專業技能,體會“學有所用”;另一方面,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觀察、分析孩子,從“外行看熱鬧”,變成“內行看門道”,當將抽象的幼兒發展特點與具體的各年齡階段的孩子聯系起來時,很多學生才明白學習這些知識的意義是什么,有什么用。
3.培養學生的愛心與耐心,為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做準備
幼兒園老師首先必須具備的是愛心與耐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否一定要去幼兒園當老師?是否適合去幼兒園當老師?這些問題都會讓學生疑惑。學生通過在幼兒園的實踐,才能揭曉答案。工作沒有好壞,只是自己是否適合。進入幼兒園的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無法實現的教育作用,是很重要的補充。
(三)通過構建學院與幼教機構的校企聯盟,打造學生多元化發展平臺
1.拓寬就業渠道,早了解、早定位、早發展
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學生就業的定位是多元化的,并不局限于幼兒園教師這一個崗位,比如兒童圖書編輯、早教機構、兒童玩具開發與設計等職位。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需要搭建與幼教機構合作的平臺,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市場需求,做好自身職業定位,在專業領域有所發展。比如一個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去一家兒童圖書出版社實習后知道這個單位的門檻是碩士畢業, 那么他在實習中對工作很有興趣,想要進入這個單位工作,就必須立志讀研。
2.了解職場規則,學習人際交往技能,養成守時守信的習慣
00 后學生在校園里生活比較簡單,為人處世方面以自我為中心,有時還會出現上課遲到等違紀現象,無論老師如何勸說教育,他們還是缺乏對社會的了解,不注重細節。當他們真正進入職場,才會切身感受體會,但或許為時太晚。
搭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第二課堂的平臺,開展多樣化的第二課堂活動,發揮第二課堂獨特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從學校走出去,在實踐中學習,在社會中學習,真正成為“會動腦、會動手、會學習”的人!
參考文獻
[1]田媚娜,《學前教育專業技能提升與教學改革——評<學前教育專業實訓教育指導>》;《中國教育學刊》,2019年第3期.
[2]楊雪蓮,趙振軍,馮佳,魯周,孫嘉怡,劉進平,王家法,何鳳美,賀華麗.多樣化第二課堂教學模式激活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熱情[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7).
[3]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大綱(試行)[Z].2012.
作者簡介:許藝涵,2002年5月出生于浙江紹興,就讀于學前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