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思江
摘要:隨著制造業的不斷發展,高校機械專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地方高校機械專業所培養的高端應用型人才主要是該區域企業使用,因此教學改革的影響使得對人才培訓質量參差不齊。因此,文章基于新環境下高校機械專業如何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培養專業性高端人才,提出了相應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校機械專業;教育教學;教育教學改革;有效途徑;機械專業
一、高校機械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化,缺乏趣味性
當前,高校機械專業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任課教師采用的教育教學方法多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直接進行相應機械理論知識講解,只注重自己的教學進度,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對所講知識的理解程度。其次,由于高校機械專業知識大多比較抽象化,所以學生在學習是很難掌握。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學生不能僅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應當結合互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進行對其專業進行全面的革新[1]。
(二)教學模式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乏對能力的培養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當前部分高校中的機械專業教育教學,依然以理論知識講課為主。這種相對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得學生在的學習過程中難以提取學習的興趣。而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目光只能被就局限于教材上,使得學生無法結合現實社會的實際需求來鍛煉自己、充實自己。其次,受教學方法的影響。大部分任課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仍存在相對的空缺,同時自身的能力也存在些許不足之處,使其在課堂進行理論知識教學時,不能很好的表達出所講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任課教師的實踐水平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校中的任課教師,大部分都是從不同學校畢業之后直接從事相應的教學工作?;蛟S只參加了簡單的實習工作,但是該類型的任課教師只注重相應的理論知識掌握,卻沒有真實的工作經驗。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向學生展示所講知識的實踐操作方法。其次,任課教師對所要講述的知識學習時,不能夠及時對自身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革新。同時受傳統觀念的印象,部分任課教師對新興事物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很容易使得自身存在的偏見代入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進而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2]。
二、新環境下加強高校機械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
(一)改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當前新環境下,高校機械專業任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教學的核心任務是什么。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在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是獲取的知識與能力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得到很好的應用。因此,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改善其教學方式,使得其教育教學時能夠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互結合在一起,使得學生在任課教師的帶領下能夠對機械專業中的相關知識有深層次的認識與了解,進而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其次,在針對不同類型的機械專業知識講解時,任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更多的零件制作加工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探究能力。同時,在教學過車中,任課教師還可以通過合作學習模式與任務教學模式相互結合在一起,將課堂中的學生劃分若干小組,進行實踐學習。
例如:高校機械專業中軸套類的加工教學,任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將所用到的設備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該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當中,進而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機械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任課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前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供各小組進行探究學校,進而培養其綜合能力的提升[3]。
(二)注重個體思維能力的提升,增加交流互動
授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相互交流學??梢约ぐl學生的思維能力,快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加深對機械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認識,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獨立自主思考意識。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講到機械鑄造該部分內容時,任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看相應的視頻或課件,使得學生對機械的實際鑄造過程有個清楚的認識。同時在觀看的時候,向學生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需要鑄造才可以完成的,并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向機械專業知識方面學習,進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搭建校外合作平臺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通過移動通信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自己所想要學習的知識。其次,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普及,智能制造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高??梢耘c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特別是針對機械專業這方面,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提供同類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為其培養出應用型人才。再次,企業還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工作,因此,學校應當積極的搭建出校企合作平臺,為學生提供鍛煉的渠道。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結合新環境下高校機械專業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并結合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其機械專業教育教學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工作需求,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操作能力。通過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符合當前時代社會需求的高端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歐陽牧軍,高偉.工業4.0環境下高校機械專業教學改革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16):120-121. DOI:10.3969/j.issn.1672-3872.2019.16.097.
[2]周緯遠,何永玲,黃賢毅.關于地方高校機械專業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以北部灣大學為例[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1):75,77.
[3]馬燕峰,景魏.機械制造工藝教學改革與優化探討[J].內燃機與配件,2020,(2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