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英

【摘? ? 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德育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小學班主任在班級事務管理中,要正確認識德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班級事務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結合學生個性發展提供有效的指引和幫助,讓學生充分認識德育內涵,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有效開展德育活動。基于此,針對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相關知識,本文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有幫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0-0069-02
Thought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lass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Touzhaiz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Huining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Aiying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al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the management of class affairs, element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n the management of class affairs,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effectively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moral education related knowledge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of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 teacher in the new era,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Class management; Moral education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形勢
首先,德育工作備受各界關注。隨著教育領域教學改革,以人為本、素質教育以及綜合人才培養等教育理念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同時,各級教育教學中德育成為重要內容,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響教育成功與人才質量水平。國家、社會、學校與家長更加重視學生思想道德問題,此種情況下學校德育工作面臨新的期望與要求。其次,社會環境發展復雜而多元化。社會發展的多元化使各類思潮相互交錯,給小學生的思想與價值觀念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小學階段,學生思想與價值觀處于初始發展階段,事物判斷能力弱,因而極易受到不良社會思潮與現象的影響,道德觀念發展偏離軌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難度。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建議
(一)基于內容豐富的德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事務管理中組織豐富的德育活動開展德育,并非口頭講講,而要落實到實際活動中,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活動參與機會,獲得切身體驗,以此得到教育與啟發。班主任要有效融合德育與實踐活動,為學生組織趣味性德育活動,優化傳統德育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生活完美融合起來。比如班會課上,班主任結合學生的思想動態明確活動主題,在班級活動中引入誠信、友善等話題,結合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具體事例展開分析,強化學生的誠信意識,平等對待教師、同學與家人,在和諧溫馨的氛圍中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還要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品質。另外,課余時間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參加植樹節等公益性活動,在班級內形成濃厚的德育氛圍,確保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正能量帶來的熏陶。
(二)班主任要注意言傳身教
在班級事務管理中,班主任深受學生的崇拜與仰慕,所以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養,充分發揮自己為人師表的作用。正所謂:“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表明班級事務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提高自我修養以此規范學生行為。管理學生時不能蠻橫粗暴地管理,要盡可能以理打動學生、感化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想法,塑造良好形象與學生共同進步,因而教師直接影響著學生個人成長。學生對教師的反應就是學生對教師的態度,無聲的教育與誨人不倦的師德在潛移默化中會促進學生心靈健康發展,學生也愿意與教師做朋友,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從而更加了解學生。
(三)構建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
班級事務管理工作中,必須注意師生間的平等關系。信息化時代下,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見識明顯提高,因而,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像以前批評甚至打罵存在道德問題的學生。批評打罵不利于滲透德育,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學生一步步落入深淵。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要重視自我思想境界的提高,積極學習并靈活應用先進教學理念,秉承以人為本與以生為中心的思想,將學生健康成長看作班級事務管理的起點與重點,以此順利開展德育工作。班級事務管理中有的學生缺乏集體意識,對班級事務漠不關心,做任何事都會先考率是否對自己有利。因而實際工作中,班主任不能視若無睹,也不能歧視這些學生,而是與他們耐心交流,了解這些學生的思想情況,找到問題根源。班主任要從自身找原因,以此獲得學生更多的信任感。教學方法方面對班級管理模式加大創新力度,“強制性”地讓集體觀差的學生擔任班干部、衛生委員或體育委員,參與班級事務管理,體會為同學服務的樂趣,提高這些學生的責任感與思想覺悟,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比如某班級一名學生很少會參加班級活動,總是找各種借口,但班主任也沒有將其看作另類,而是耐心幫助和引導。該學生喜歡畫畫就可安排其做班級文藝文員,在班主任的幫助下,組織其他同學一起高質量地完成班級板報與文藝作品等任務,獲得了班級學生的好評,而這名同學也增強了與他人交往的自信心。
(四)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場所,而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道德素養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集體中友愛和諧、相互幫助且團結向上的氛圍有利于引導班級學生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維護班集體榮譽。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將其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增強班級文化影響力,構建優秀的班集體氛圍。比如有的班主任在教室四周墻面上粘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的海報圖片,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的思想覺悟,使其獲得更好的發展。另外,還可組織內容豐富的誠實、感恩及愛國等教育活動,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雷鋒》《感動中國》《焦裕祿》及《中華好詩詞》等經典電影與節目視頻,從整體上提高班級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同時,班級中有的學生拾金不昧、有的富有愛心且熱愛勞動,因而可安排這些道德素養高的學生組成班級德育小組,為糾正班級不良德育行為創造便利條件。比如有的學生借別人東西不還,撒謊弄丟了,此時德育小組成員就可積極行動,了解事件原由,對借東西不還的學生展開教育,糾正其自身問題。利用此種德育方法,學生自主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還可確保學生深入了解良好道德的意義,充分體現了班級文化的重要性,增強了同學對班級的向心力。
(五)靈活應用德育方法,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要堅持一定原則滲透德育,還要注意規律,盡可能從學生角度看待問題,確保有效管理班級事務。實際工作中,為了保障德育效率,就要掌握一定的批評技巧與方法,特別是要注意所用語言。還要能夠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生委婉交流。如果學生犯錯,也能提出有效的措施糾正,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并改正錯誤,強化學生的責任感與榮譽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學生德育的意義更加突出。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自我意識比較差,因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靈活應用管理方法逐步滲透德育,善于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培養學生高尚品德與優秀品質。實際工作中,要盡可能引導學生形成愛國、誠信及友善等理念,規范自身行為,提高社交能力。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增強學習自信心,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與道德素養,從根本上保障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融合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君霞.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文學教育(下),2020(08).
[2]曾美婷.提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創新策略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11).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