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摘要:當今,環境保護被人們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義務。幼兒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為基礎的一環,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對日后幼兒性格塑造及社會責任感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從筆者多年對環境教育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出發,對幼兒階段環保意識培養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期對幼兒教師日常環境教學活動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環保意識;環保教育
當前,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環境教育成為擺在眾多師生面前的重要課題?!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睂τ變哼M行環保啟蒙教育,了解一些簡單的環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是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職責,同時也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意義。
一、在教學環境創設中營造環保教育氛圍
校園是與小朋友關系最為密切的小環境,既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場地,又是陶冶師生心靈之所。要做好環境整體規劃設計,從外到內,包括墻壁樓道、教室休息間等精心設計生態、水資源、節能、環保、垃圾分類、廢物利用等內容的宣傳項目,在區域活動中可以投放一些廢舊物品并將其變廢為寶,讓幼兒感受到廢物是可以再利用的,發揮無聲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教室內外空間,結合實際在園內開辟種植園、生態微景等體驗場所,讓幼兒經常參與其中,在摸、聞、嘗、玩中親近自然,了解自然,激發對保護環境的興趣和參與欲望。同時圍繞教育目標、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結合教育主題及季節特征,及時對原有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
二、在教學內容設計中突出環保意識教育
(一)將環保知識融入各科教學
注重將環保教育滲透到語言教學、社會教學、藝術教學等五大領域中進行。課程設計中不必千篇一律,可按幼兒班別大小,結合一日生活的相關內容,在習慣要求上切合環保教育內容,如學會用餐中不剩飯菜、洗手洗面不浪費水、不亂扔垃圾、及時關燈、關風扇節約用電等習慣;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可將環保教育滲透,如在講科學教學中,讓幼兒懂得區分水的優劣和對人類的重要性,并教育幼兒不喝臟水、節約用水。在音樂活動中,可教幼兒唱有關環保教育內容的歌曲,引導幼兒像歌中所唱的那樣去做;還可通過展覽、繪畫、利用廢舊材料等讓幼兒進行美工制作以及開展參觀、表演、小實驗、游戲等有趣的活動,從自身感受中獲得環保知識。平常在園外集體活動中,要求幼兒把果皮紙屑等垃圾放置垃圾桶,糾正孩子們亂扔食品袋、果皮的壞習慣,還可讓幼兒自帶垃圾袋收集廢棄物等做法,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同時在班級中設立環保各類獎項,通過鼓舞和獎勵,不斷引導他們,讓幼兒更加能自覺。
(二)寓教于樂進行環保教育
幼兒的特點之一是愛觀察、好發問,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因此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但如果采取單純的說教,便會顯得枯燥無味,游戲是幼兒最愛活動,如能用游戲、故事等幼兒樂于接受的教學和活動方式,將環境保護知識滲透其中,讓孩子們在享受喜悅和滿足的同時獲得了相應的知識,教學的效果必然更加明顯。如在垃圾分類角色游戲中,讓小朋友分別扮演有害和無害的物品,劃分“可再用”和“不可再用”區域讓角色小朋友選擇站位,然后讓小朋友們評判角色小朋友選擇的對錯,老師最后正確引導。再如在教授幼兒不摘花時,可帶小朋友們去花園散步,讓他們置身于藍天、綠水、鮮花之中,感受大自然之美,隨后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幼兒觀看花被采摘后的情景,寓情于景、寓教于樂,增強自覺保護花朵的意識,培養參與環境保護的自覺性。
三、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豐富環保教學形式
結合“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無煙日”“世界糧食日”等傳統的環境教育日開展相關的主題日活動,幫助幼兒更深入了解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復雜關系,并系統地學習到一些幼兒可以做到的環保行為。如“世界水日”主題課,組織孩子們觀看缺水的視頻和圖片,使幼兒了解水的廣泛用處、干凈的水是怎么流到我們家里的、污水對人類造成的危害等內容,讓幼兒知道節約用水和保護水源的重要性。在植樹節當日,可以組織幼兒參加植樹活動,從中教育幼兒認知樹的分類、用途、與人類的關系、對環境的影響等知識,初步懂得保護自然就是保護自己的道理。在“愛鳥周”,讓幼兒用畫筆在紙張上或在手工中展示自己心中美麗可愛的小鳥,激發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通過一系列有組織、有目的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理解生物、人和各種環境因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關系,培養幼兒關心、愛護環境的態度和行為。
四、在家園合作中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將環保教育與生活習慣的培養緊密結合是幼兒教育的特點之一,對幼兒的環保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職責,每一個小家庭也要積極配合?!叭祟悇幼魇种攀橇晳T,而這種習慣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小時代,應當特別注意習慣的養成?!庇捎谟變耗7滦詷O強,并具有無意識、自發性的特點。在幼兒園中,教師是幼兒的模仿者;在家庭中,父母是幼兒的模仿對象,因此,家長環保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孩子的環保行為。家長應該起到好的榜樣作用,在家庭中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愛護和保護環境。比如:不亂扔垃圾,果皮,不隨地吐痰,用言傳身教讓幼兒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帶孩子游玩時,看到他們有污染環境的不良行為是,及時幫孩子分析這種行為錯在哪里,以提高幼兒對不良行為的認識。此外,可以邀請家長一起參加活動,比如用廢舊材料創作小手工等,家長與幼兒教師可以交流分享環保相關的習慣和方法,使家長與幼兒教師之間關系更為的融洽和諧。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環境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長遠目標。家長、幼兒教師、幼兒園三方要共同交流、相互配合,通過經常持久的環保教育,積極促進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幫助幼兒從小樹立保護自然環境的觀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從小用行動護衛我們的家園。
參考文獻
[1]王麗萍.幼兒環保意識的培養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20(23):27-28.
[2]包圖雅.在幼兒的學習生活中滲透“親自然”環保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02):96.
[3]毛蕊.幼兒園環保教育——幼兒的環保意識的培養[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11):158-160.
[4]胡彬,許芊芊.利用幼兒園自然環境養成幼兒的環保行為[J].學前教育研究,2006(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