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棠
【摘? 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而言,在學生具備一定語文基礎知識功底之后對其進行個性化批注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并逐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本文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的概況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分析了小學語文運用個性批注進行閱讀教學的可行性,進而對小學語文教學個性批注閱讀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批注;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0-0152-03
An Analysis of Reading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 Annotations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Tang
【Abstract】Fo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personalized annotation reading teaching can help students master effective reading methods, form good reading habits, and gradually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thinking after they have a certain basic knowledge of Chinese. Ability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ersonalized annotation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n explores the reading strategies of individual annotations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Annotation; Reading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的概況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語文閱讀的要求可以發現,其強調學生通過文本閱讀和學習實現與學生、文本之間的深層次對話與交流,即閱讀教學應該成為聯系教師、學生與教材文本內容之間的一個中介或橋梁,其最終目的是實現三者的對話。然而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在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下雖然提升了其教學的趣味性以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但卻仍未深入到閱讀教學的核心,即學生通過各式額閱讀方式實現了與教師與文本的深層次對話,但也使得閱讀教學華而不實,學生對閱讀要義的領悟仍浮于表面。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是閱讀教學重容量而輕質量。由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涉及基礎知識、文章中心思想、寫作手法等各方面的教學任務,因此當前課堂閱讀教學的容量通常較大。這就導致許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推進教學進度而給予學生進行閱讀思考的時間十分有限,即學生職能在粗略的閱讀之后就投入到教師所引導的知識教學中。此外,雖然閱讀教學強調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但這一教學思路落實到具體教學中就成了讓學生在草草閱讀完文章后就開始應付教師所提出的一系列關于文章內容的問題的閱讀思路,學生并沒有充分時間去對文章進行細細咀嚼,雖然閱讀教學容量充足,但質量卻天差地別。
二是閱讀教學重細節而輕整體。閱讀教學的確需要學生對文本產生深層次領悟后方能達到良好效果。因此為達到這一目標,許多教師都開始采用各種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感悟,在此過程中教師就開始關注文本的各個細節,讓學生針對每個細節都進行相關思想內涵的延伸和感悟,如此就使得學生疲于應付被教師拆分的支離破碎的文章細節,而缺少時間去對文章進行整體上感悟,語文文本素材的教育靈魂也就隨之被拋到九霄云外。
三是閱讀教學重形式而輕內涵。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各種新穎的教學方式開始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這既是對素質教育號召的相應,也是許多學校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在此情況下,語文課堂重合作學習的討論互動、情境教學營造的活潑氛圍、表演教學掀起的課堂教學高潮等看似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提升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只是停留在嘴上,并未真正走入心里。這種為提升閱讀教學效果而強行設計的閱讀教學計劃往往華而不實,并不能真正達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層次感悟的目的,從而使學生的閱讀學習迷失在活躍的課堂上。
二、小學語文運用個性批注進行閱讀教學的可行性
批注作為語文閱讀的一種輔助性學習手段自古以來受到眾多學者的認可,其體現了一種深層次的閱讀,是讀者與文本進行深層次對話的有效形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個性批注,看似整個過程較為沉悶,但由于其能夠允許個性化差異,有助于學生進行靈活發揮,因此批注的過程同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閱讀批注并沒有固定的標準,在小學語文閱讀中不會對學生造成過多的使用障礙,因此能夠有效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具體而言,小學語文運用個性批注進行閱讀教學的可行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個性批注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規律,有助于學生思緒的自由飛揚。進行批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根據閱讀的內容自由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經驗進行思考并將自己的感受、疑惑標注出來。由于這個過程學生對已有經驗并進行了充分調動,所以有助于學生基于已有經驗進行思想觀念、情感意識以及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這符合了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知識構建規律,因此能夠使學生的思緒自由的徜徉于文本文字中。
其次,個性批注運用靈活,有助于學生感知思維成果并沉浸文本閱讀之中。語文閱讀中的批注并沒有固定的標準,學生在閱讀中可以自由發揮,大到一句一段,小到一詞,一字乃至一個標點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感受并將其標注出來。同時在批注形式上也沒有固定方法,可以用線、符號乃至文字靈活地將自己閱讀中的體會記錄下來。這種靈活的批注形式對于小學生活躍的思維而言無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表現方法,有助于學生感知自己的思維成果并全身心投入到文本閱讀與思考中。
最后,個性批注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更有助于構建寬松、民主、和諧的閱讀教學課堂氛圍。個性批注在教學過程中的自由性無疑真正形成了一種放養式的教學形態,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放任學生自由發展,真正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夠更為自主、自由地在文本中進行學習和感悟,彰顯每個學生獨有的智慧。
三、小學語文教學個性批注閱讀策略
(一)引導學生養成批注閱讀習慣
個性批注式的閱讀教學是一個長期過程,而閱讀中運用批注本身也是一種良好習慣,而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批注有意幫助學生養成這種習慣。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要將批注式閱讀滲透到閱讀教學的每個環節,從而讓學生能夠依靠批注沉浸于閱讀中。首先,在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名人閱讀時的批注案例,如將有批注的文本照片呈現給學生,并對其批注的內容進行簡單介紹,讓學生了解批注的具體形式和輔助閱讀的意義;二是教授學生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進行批注,如利用橫線標明重點句、利用波浪線標明值得學習借鑒的優美舉行、利用三角符號標明關鍵詞、利用圓圈符號標明使用精妙的字詞等。從而使學生初步形成閱讀中批注的使用方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根據自己的發揮拓展出各種符號,如利用問好標明疑惑之處,利用感嘆號標明對自己思維有啟發的地方。而對于自己的所思所想也可以在文本中找地方寫下來。其次,在學生掌握批注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學生的實際閱讀就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進行批注。在閱讀完成后,可以選擇學生或者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彼此之間共享自己批注的內容,由學生為其他人講解自己閱讀時的思維過程。如此就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借鑒批注的有效做法。在課外閱讀中教師也應要求學生進行批注,無論批注內容多少,只要能嚴明自己為何如此批注即可,并將批注作為考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參考指標,從而使學生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二)給予學生優化批注的時間與空間
批注作為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思維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其只有在真正有所思、有所想之后才能做出相應的批注。而這種思考的過程其本身就是需要時間的。另外,學生在初讀文本和再讀文本的過程中將會產生對文本不同的感悟,此時學生就可以對新生感悟進行再一次標注,從而使自己的批注得以不斷豐富完善,將自己思維拓展延伸的過程也在批注上表現出來。課堂上學生在與教師、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之后也將對文本產生新的感悟和理解,這也可以通過對文本進行批注來使批注進一步優化。即使最終文本被批注的密密麻麻的,但只要是學生思維的成果,教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必須給予學生批注及其優化以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即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進行思考和感悟。
(三)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批注
批注是十分靈活的,任何與文本相關的,且由學生通過思考產生的內容都可以進行批注。學生可以標明自己的所感所悟,也可以對作者的思想、文本的語言等進行評價,同時還可以將自己由文本衍生出的思想情感也進行標注,從而使學生再次回顧文本時能夠重拾當初的思想狀態,實現自我思維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層次上的碰撞。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接觸批注時間較短,所以批注的角度與層次相對單一,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必要引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五花八門但失去靈魂的情況下,批注式教學無疑是一股清流,既尊重閱讀的本質,又在小學閱讀教學實施中具有較強可行性。因此,筆者認為應進一步將個性批注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大力推廣,并強化教師對此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如此才能切實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向林.試論批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發展,2020(04).
[2]張霞.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下),2020(04).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