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專業是培養幼教人才的主要途徑,隨著雙語教學的熱潮興起,英語學習向常態化、低齡化等趨勢發展,以及家長對幼教英語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致使學前專業英語教學質量必須得到進一步加強。
【關鍵詞】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幼教;英語水平
【作者簡介】宣艷,常州幼兒師范學校。
引言
隨著經濟、文化的不斷交流與發展,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社會及家長對于幼兒的英語語言掌握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同時,我國幼兒園每年所需的幼兒雙語教師崗位也隨之增加,對此,許多學校紛紛開設了學前教育(英語方向)或英語教育(學前方向)專業。然而,從當前成效來看,學校學前專業英語教學質量及幼師英語水平仍然需要加強。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課堂上,學校更多的是采用基礎的英語教材與學習方式,缺乏一定的專業性,使得幼兒雙語教師質量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及家長的要求。
一、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理論分析
1.需求分析理論。外語研究界對于需求分析理論有著不同的定義與理解,基于學習者的需求來看,Berwick認為感覺與感知是學習者主客觀需求的體現,如學習者出于自身職業規劃或喜好選擇相應的學習領域;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則在此基礎進行了補充,他將學習者的主客觀需求進一步細化為目標和學習這兩大類型的需求[1],其中,目標需求是指學習者對于學習英語方面的主要動機,而學習需求即學習者在未來長期的學習當中所必須掌握的語言知識技能,前者注重起點與目的,后者強調過程與結果。因此,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學習需求可以簡單分為:社會對雙語幼師的需求與雙語幼師必須掌握的英語技能學習需求。
2.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專門用途英語理論是一種基于英語交流實用性的基礎上所強調的學習理論,是現代英語教學的重要理論之一[2]。專門用途英語理論認為,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必須以實用性為主,根據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標、學習要求,選擇相應的英語語言,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滿足英語學習者的要求。因此,在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中,應用專門用途英語理論,可以極大地指明學前專業英語需求,有針對性地加強高師學前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與職業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進而有效保障雙語幼師的質量[3]。
二、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1.缺乏專業特色,教學方式單一。近年來,雖然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上調了英語必修課的比重與質量,然而,在教學方面,仍然缺乏本專業特色,教學方式與其他專業差別不大,甚至可以說十分地單一,雖然培養了不少的雙語教師,但其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卻未能得到有效提升。在當前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中,雖然出現了不少的幼兒英語教學素材案例,但始終未能突破傳統英語教材編寫思路,其內容十分繁雜,雖然具有相應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但也因此在教學重點方面未能樹立起獨特的優勢。雖然大部分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教材都是基于普通英語教材編寫的,但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學生很難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應用這些知識,而這也是當前學前專業的通病——英語教學過于平庸,缺乏本專業特色,同時實用性不強。
2.英語基礎薄弱,語音語調不標準。五年學前教育專業招收的主要對象是初中畢業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選擇五年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想要早日參與工作,這也使得相較于高中學生,五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沒有經過高中的系統學習和訓練,因此,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有著十分明顯的缺點。現實需求與學生自身實際情況的矛盾使得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更加難以展開,然而,學生們雖然能夠意識到自己基礎的薄弱,卻沒有良好的學習基礎,無法有效開展學習,只能依賴專業教師的幫助。
3.自主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方法。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的學科,其知識技能的掌握絕不能僅僅依賴于教學課題,更多的是需要學生在日常溝通中做到運用英語、掌握英語。然而,從相關調查數據來看,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會在生活中主動運用英語、主動練習英語,據調查數據顯示,在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中,會經常主動學習英語的同學僅占4.82%,絕大部分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方法[4]。這也意味著,除了在英語課堂上,學生不會主動尋求其他學習途徑與學習方法,最終難以有效掌握英語知識技能。
三、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英語教學水平提高策略
1.結合專業特色,引入英文繪本教學。繪本教學作為幼兒園主要教學方法,十分適合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在教學中引入英語繪本教學,不僅符合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規劃未來職業發展路線。
同時,英語繪本教學起點低,對學生英語基礎要求不高,比較適合基礎薄弱的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學習。以繪本“Let Me Teach You to Count”為例,其內容簡單,讀音相似卻又不同,使得句子讀起來押韻、通順、朗朗上口,尤其是“——Hum, what is it in the yard?——Ah, a piece of red cloth!——Hello little mole, can you make one red coat for me”等句子內容形式,十分簡單日常。對此,學校可以結合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特色,采取英語繪本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提前熟悉雙語幼師英語教學要求與職業素養,通過引入簡單易懂且押韻的繪本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重復簡單的句型教學,再結合相應的繪畫圖案,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英語教學課程,同時,采用英語繪本教學方法,還能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基礎上,幫助本專業學生們掌握并理解英語語言。
2.重視英語基礎,加強英語口語教學。重視學生英語基礎,從日常口語練習出發,鞏固學生英語口語功底,教師可以圍繞日常新鮮的段子,編纂相應的、朗朗上口的英文口語素材,讓學生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口語,提高口語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圍繞動物、衣服等幼兒園中常見的教學素材,編纂相應的繞口令“Cut, cut, done! Trousers for two bears.Cut, cut, done! Shirts for three piggies.Cut, cut, done! Skirts for four monkeys.Cut, cut, done! Vests for five dogs.Cut, cut, done! ……”通過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事件等編織成膾炙人口的順口溜,引導幼兒加強閱讀記憶,最終實現背誦和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專業,提前適應幼兒學習的視角,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還能有效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口語基礎,更好地應對以后教學中出現的更多問題。同時,簡單易懂的口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前進入到雙語幼師的角色,促使學生從幼兒學習的角度去理解英語口語,更好地進行課程的編排,制定更符合幼兒思維方式和習慣的口語,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3.強調自主學習,選擇高效學習方法。高效的學習方法應當幫助學生在學習與運用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平衡,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活動教學法(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以學生為中心,選擇高校的學習方法,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英語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中知識的重難點和易錯點等,以此來夯實他們的英語基礎[6]。
考慮到幼兒在語音上的可塑性遠遠高于成年人,因此,雙語幼師必須掌握標準地道的英語口語,對此,教師可以圍繞本專業學生職業素養要求,提高英語聽力及英語口語的訓練活動數量,教師可以將聽力活動安排得豐富多彩,通過選擇傳唱度較廣、難度較小的英文歌曲,如jingle bells,結合中高職貫通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第二課“Christmas”,讓學生根據歌曲旋律進行填詞,如“Dashing through the snow. In a one-horse open _____”。通過利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去聽歌曲,既能使他們心情愉悅,增強學習動力,又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滲透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前專業英語教學與幼兒園師資的英語水平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絕大部分幼兒園教師都是經過專業的學前教育學習,因此,學前專業英語教學水平決定了幼師英語水平。作為培育幼教人才的主要陣地,五年制高師學前專業的英語教學水平及現狀必須得到充分地重視,避免教學目標與幼師崗位要求存在過大的差距,滿足社會對幼教人才的真正需求。
參考文獻:
[1]耿娣.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以學前教育專業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閔璐.學前教育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研究——以某高職院校為例[D].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
[3]梁小燕.基于崗位導向的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研究——以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9.
[4]陳靜.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高效課堂研究——以邢臺現代職業學校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7.
[5]王小莉.基于崗位導向的英語教學改革研究——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為例[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
[6]周平.西班牙幼兒英語教材的活動設計研究——以穆爾西亞地區所用教材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2.
[7]邢小琴.五年制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鎮江高專學報,2018,031(002):83-85.
[8]張磊.探究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6,000(00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