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 韓引杰
腦出血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最主要就是發生在老年患者較多。腦出血實際就是指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到腦實質所引起腦出血的原因有腦血管畸形、高血壓、血壓波動、過度勞累等,而過度勞累是目前引發腦出血的最常見因素,并且發病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發病患者會出現,偏癱、失語、昏迷、半身感覺障礙[1]。腦出血發病之后,早期死亡率非常的高,大多數的患者可以遺留神經功能的缺損,也就是后遺癥,腦出血又稱之為腦溢血,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但是,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有研究發現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療腦出血患者有著非常好的效果[2]。腦出血通常都伴隨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因此,為了能夠避免這一現象,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自擬通瘀湯對腦出血恢復期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并發癥發生率及預后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120 例腦出血恢復期患者,患者病程1~6 個月,平均病程為(4.1±1.2)個月,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 例。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對照組男38 例,女22 例,年齡46~78 歲,平均年齡為(60.2±6.0)歲。觀察組男36 例,女24 例,年齡47~76 歲,平均年齡為(61.6±4.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并且在經過手術治療后無其他并發的疾病,患者的病情穩定,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要排除有精神障礙或者有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腎臟功能不全等,對本次研究的藥物過過敏反應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活血通脈膠囊(山西天致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880004)治療,口服,2~4 粒/次,3 次/d。以及康復訓練,主要的方法有:為患者制定良好的飲食計劃,讓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加強自身的營養,從而來提升身體的提抗能力,注意病房的溫度,及時做好保暖的措施,要時刻保持身體的清潔和干燥,適當的在床上活動,避免有壓瘡的情況。經常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患者的情緒,避免情緒受到大面積的波動,讓患者能夠保持積極地心理來接受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來對患者實施脫水藥物和神經保護藥物來治療,并且對患者進行針灸、推拿、訓練等方式來促進患者的恢復速度[4]。而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使用自擬通瘀湯治療,包含的藥材有當歸、生地各9 g,桃仁12 g、紅花9 g,枳殼、赤芍各6 g,柴胡3 g,甘草3 g,桔梗4.5 g,川芎4.5 g,牛膝10 g。水煎服,取藥汁200 ml,1 劑/d,早晚服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臨床研究制定[3]:顯效:患者在治療以后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無任何并發癥發生;有效:患者在治療以后病情逐漸改善,出現并發癥的情況較少。無效:患者在治療以后病情無明顯的變化,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并發癥。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越低說明出現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少。并發癥包括肺部感染、腦水腫、呼吸衰竭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顯效30 例,有效25 例,無效5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治療顯效21 例,有效21 例,無效18 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090,P=0.003<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發生肺部感染1 例、腦水腫1 例、呼吸衰竭1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00%;對照組治療后發生肺部感染4 例、腦水腫3 例、呼吸衰竭6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1.67%。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212,P=0.007<0.05)。
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并且發病率極快,給患者和患者的家屬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腦出血是指腦實質血管破裂引起出血[4]。腦出血常見發病原因為高血壓或伴腦血管硬化;其次腦血管瘤、先天性動靜脈畸形、腦腫瘤、凝血功能異常均可引發腦出血[5-8]。早期的腦出血患者可以進行控制血壓、保護腦細胞組織和手術治療等。治療以后進入治療恢復期,要讓患者保持臥床的姿勢,嚴格的避免發生并發癥的可能,定期為患者進行中醫推拿和針灸來達到活血化瘀,可以適當地進行康復訓練。相關的中醫認為,腦出血是屬于“中風”的范疇,患者圍繞腦血管、腦血流導致的腦功能障礙,或者喪失腦功能,所以就會導致患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眩暈頭痛等,氣血瘀阻擋的腦絡是最主要的發病機制,所以在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對患者進行活血化瘀,從而能夠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8,9]。活血通脈膠囊在臨床上是比較常用的一類中成藥,作用主要是活血祛瘀,通脈止痛,對于活血通脈膠囊主要是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以及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效果非常的明顯,而對于活血通脈膠囊,形成主要是通過中西醫結合的理論來進行的一種分析。常規的康復治療有讓患者臥床休息、預防并發癥、保護腦細胞和控制血壓,讓患者保持一個良好的情緒[10]。本次研究從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自擬的湯藥劑來促進腦出血患者的恢復,當歸有補血活血之用、生地有清熱涼血之用、桃仁有活血祛瘀之用、紅花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用、枳殼有行滯消脹之用、赤芍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之用、柴胡有清虛熱之用、甘草有清熱解毒之用、桔梗有宣肺、排膿等作用、川芎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用、牛膝有活血通經之用。可以達到有效的活血化瘀的效果和避免神經功能受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1.23±5.17)分低于對照組的(16.57±6.9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采用自擬通瘀湯能夠有效的改善腦出血恢復期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預后恢復。
綜上所述,在常規的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上結合自擬通瘀湯治療腦出血恢復期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有效減少了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受損的情況,具有臨床推廣運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