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日耶·馬木提 夏米西努·艾散




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征。方法:從我院擇選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20例,時間線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分為患者癥狀表現不明顯延期確診,患者前期只接受疾病治療,后期才確診為肺結核,然后進行抗結核治療(對照組);與早期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實施綜合治療方案(觀察組),兩組均為n=60。比較兩組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各項臨床治療指標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臨床癥狀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行早期確診疾病并實施有效治療方案,可推廣。
關鍵詞: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臨床特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的表現特點為肺氣腫或慢性支氣管炎等,隨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還會逐漸演變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對于這樣的情況,產生的病因確切的機制還不太清楚,通常,大多數臨床認為,該病的產生主要與阻塞性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息息相關,跟個人體質也有關。外界環境因素包括:吸煙、粉塵、化學物質的吸入、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也有可能會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癥狀表現上主要就是以慢性咳嗽最為常見,隨著病程的發展有可能終身不愈。另外,有可能會咳痰,一般都是白色的黏液或者漿液性泡沫痰,偶爾會帶有血絲。另外,會有氣短、呼吸困難這樣的表現,一般會有氣流明顯受限[1]。臨床目前對于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通常結合患者的各項癥狀來實施,例如咳嗽、喘息、咳痰等癥狀,只要發生肺結核感染,很難及時被診斷出,因此導致大量患者的肺結核被忽視,最終導致患者的病情延誤[2]。因此,為了有效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提供治療保證,本文對我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探析,分析應用早期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并實施綜合治療方案的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擇選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20例,時間線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分為患者癥狀表現不明顯延期確診,患者前期只接受疾病治療,后期才確診為肺結核,然后進行抗結核治療(對照組);與早期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實施綜合治療方案(觀察組),兩組均為n=60。患者的病例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癥狀表現不明顯延期確診,患者前期只接受疾病治療,后期才確診為肺結核,然后進行抗結核治療;首先對患者實施常規的慢性肺阻塞疾病治療,患者接受X線胸片檢查后,給予患者常規治療,如改善水電解質、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營養支持、解痙、排痰、喘息、抗感染等,同時給予患者噻托溴銨干粉吸入劑吸入治療,18 μg/次,1次/d,也可以給予患者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療,50/500 μg,2次/d。如果患者在接受2~4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后療效不佳,那么需要為患者實施進一步的支氣管鏡檢查和痰培養檢查,等到患者的病情進一步確診后,合并肺結核表現明顯,則可以在前期實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抗結核治療。觀察組:早期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結核,實施綜合治療方案;在常規營養支持、抗感染、喘息、解痙等治療的基礎上為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對于早期沒有抗結核病治療史的患者,給予患者2RHZE/HER治療方案治療,對于早期有抗結核治療史的患者,給予3DLVE/6DLE治療方案。在實施抗結核方案過程中,按照“早期、全程、適量、規律”為原則,如果患者對大量藥物有耐藥性,那么需要在以上治療方案中選擇最優的藥物治療,確保藥物在2種以上;如果患者自身有低氧血癥,那么需要為患者進行持續低流量吸氧治療;如果患者長期接受糖皮質激素,需要將其逐漸轉變為二丙酸倍氯米松,使患者激素不良反應得到降低。
1.3 觀察指標
①分析臨床治療的效果。患者的各項癥狀完全消失,心率降低,肺功能等級改善高于2級(顯效);患者的各項癥狀基本改善,心率有所降低,肺功能等級改善不足2級(有效);患者各項癥狀無變化,癥狀加重甚至死亡(無效)。
②分析患者各項臨床治療指標。包括痰菌轉陰、雙肺陰影消失、胸片空洞。
③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胸悶、氣短、咳嗽、咯痰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分析臨床治療的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分析患者各項臨床治療指標
觀察組各項臨床治療指標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
觀察組的臨床癥狀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目前,在診斷肺部疾病的過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受到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一種肺部疾病,氣流受限造成疾病進行性發展,不完全可逆。目前臨床還尚和肺部對有害物質所產生的異常炎癥反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都具有緊密聯系的關系,但是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都有明顯的氣流受限,不能有效診斷出慢性肺病 [3]。慢性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病變所導致的功能異常、肺組織結構,例如胸廓、肺血管、肺組織、支氣管,從而導致肺血管阻力提升,引發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室增厚或擴張,可能還會引發右心衰竭心臟病,并且將左心病變、先天性心臟病引發患者排除 [4-5]。由于老年存在急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旦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不明顯,且X線表現不典型,還有些患者肺結核發病比較隱匿,患者沒有自覺的表現,進而增加肺結核疾病診斷難度,因此極大提高了誤診與漏診的風險。針對以上情況,臨床必須要加強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的重視程度,對于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給予加強原發病治療后臨床效果不佳,那么需要及時考慮患者是否有合并肺結核的可能,進一步實施實驗室檢查,便于更好的診斷肺結核,及時給予有效的抗結核治療方案[6-7]。診斷了慢阻肺,首先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不抽煙,不喝酒,加強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多進食一些優質高蛋白的食物。治療方面主要就是要戒煙、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另外,要注意康復治療,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時飲食方面注意多吃些蔬菜水果,優質蛋白飲食,加強長期的家庭氧療來改善低氧血癥,急性炎癥感染期需要積極抗感染治療[8-9]。
本研究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各項臨床治療指標好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臨床癥狀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行早期確診疾病并實施有效治療方案,不僅能提高治療的效果,改善各項臨床治療指標,還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可推廣。
參考文獻
[1]潘泠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方法、臨床效果及患者滿意度評價[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4):405-406.
[2]丁巍,希仁娜依·木哈塔爾,鄔超,等.探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征[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9):97-98.
[3]方偉明,湯春梅,肖海浩,等.肺結核治愈但致肺結構性損壞后咳嗽咳痰患者的綜合特征[J].實用醫學雜志,2020,36(9):1203-1208.
[4]李黎.5種全氟化合物暴露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例對照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21,44(2):210-214.
[5]張小艷,李清.無創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療效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3):94-95.
[6]黎攀,周輝,蔡梅生,等.白茶對煙霧誘導的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改善研究[J].茶葉科學,2020,40(5):641-655.
[7]馬文軍,董杰,李雯.臨床藥師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使用吸入制劑的藥學干預作用[J].河北醫藥,2021,43(14):2220-2223.
[8]張彥軍.鹽酸氨溴索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療效[J].名醫,2021(09):163-164.
[9]王芳,陳芳.保肺定喘湯聯合肺康復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穩定期患者的療效觀察[J].浙江臨床醫學,2021,23(9):1280-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