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 患者護理中使用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的應用效果。方法:86例ICU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0月) ,隨機分成對照(常規護理) 和觀察(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 兩組,各43例。結果:并發癥發生率、APACHE Ⅱ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 0.05) 。結論:在ICU患者護理中應用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中,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生理狀態改善效果好,促進了患者生活質量的大大提升。
關鍵詞:重癥加強治療病房;思維導圖模式;并發癥;APACHE Ⅱ評分;生活質量
重癥加強治療病房(ICU)是醫院用來收治重癥患者的病房,通過對患者的特點進行了解可知,具有病情重、病情變化快等特點,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會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癥狀,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有生命危險[1]。ICU重點在于搶救患者的生命,為了能夠促進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復,給予患者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確保能夠從生理及心理兩方面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為生存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2]。當前倡導在ICU患者護理中應用個體化護理方案,通過在護理工作中融入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完成了對單純護理理念的拓展,使護理工作能夠擴展到精神、心理及生理層面,有助于確保護理工作更具針對性,護患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3]。思維導圖作為護理工作中的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在醫學上又被稱為心智圖,該種理念本身屬于思維工具中的一種,在對單純的文字信息進行表述時主要是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實現,轉化為一種彩色的圖文,在護理工作中應用,對增強患者的記憶和理解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還激發患者進行聯想,以確保能夠更好的解決各種問題[4]。解決了傳統護理工作中口頭宣教模式,更加重視護理操作,能夠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因此,當前倡導給予ICU患者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以此來提升疾病干預效果及質量。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6例ICU患者(2019年1月~2021年10月) ,隨機分成對照和觀察兩組。對照組43例,男、女(21、22) 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50.4±2.3) 歲;觀察組43例,男、女(20、23) 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51.6±2.2) 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 > 0.05) 。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法,加強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依據醫囑準確用藥,做好健康宣教,結合患者病情做好維持性治療。
觀察組給予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1) 設計思維導圖:通過閱讀思維導圖相關文獻,以患者的臨床特點為依據,選出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對不同知識點進行擴展,由不同的內容構成不同的分支并設置不同的知識點,建立樹狀圖,用不同的顏色及圖形做好標記,使患者的記憶力得以增強。(2) 中心主題詞:在本次研究活動中設置的主題為“ICU患者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設置的一級分支包括基礎護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在一級分支的基礎上設置二級分支,包括病情分析、資料收集、評估狀態、護理支持等,在二級分支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以確保護理操作更為細化。基于以上內容,設置樹狀圖,以增強患者的理解度。(3) 二級分支擴展護理內容:①基礎護理。做好患者基礎資料收集,包括患者資料、家屬資料、疾病情況。以患者的病情為依據,明確判斷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并合理制定手術治療方案。以患者的病情結果為依據,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有效的評估。給予患者護理支持,科學設置層流病房中的溫濕度,以此來完成對優質病房環境的設置,使用消毒液每日對病房消毒2次。在住院期間要求患者不要輕易起身,應保持臥床休息狀態,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對排泄物、分泌物的顏色進行觀察,當發現異常情況時,需要及時向醫師告知,指導患者科學的飲食方法,對于一些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可將進食方式改為鼻飼。②健康宣教。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對患者的意識情況進行觀察,以此來增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以患者的認知為依據,有針對性的開展進行健康宣教。在卡片上寫清健康宣教內容,文字描述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為了能夠進一步增強患者的理解度,可配備上與文字相關的圖片。紙片一般使用淺綠色的圖片,卡片的大小為10 cm×8 cm,在紙片上打印健康宣教內容,宣教方式包括入住期、檢查前期、治療期3方面內容。患者在入院之前,護理人員應簡單為患者介紹醫院中的環境、醫護人員及入院安全知識等。同時,告知患者服藥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飲食方法、活動計劃等。詳細告知患者動態血壓監測儀、心電監護、輸液泵等儀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在疾病治療期間應將溫馨卡發放給患者,包括用藥指導,適量飲食,輸液期間的相關注意事項,患者家屬需協助患者完成各項護理工作。③心理護理。為了能夠直觀的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狀態,主要是采用SAS、SDS量表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情緒進行評估,對于一些出現輕微心理問題的患者,需要選取一天當中的固定時間段,引導患者參與到輕松鍛煉活動中去,以確保患者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正常生活中去。為了確保患者能夠始終保持一種放松心理情緒,可采用觀看搞笑視頻、聽音樂、看笑話的方式來實現。對于一些出現中度心理問題的患者,在放松訓練的基礎之上,需引導患者進行自我激勵,以確保患者的疾病治療自信心得以提升。對于一些出現重度心理問題的患者,需對患者實施加強式的心理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采用一對一溝通方式,開導和引導患者,對患者的行為變化進行觀察,并結合患者心理情緒的恢復情況,對護理方案進行調整,以使患者的消極心理情緒能夠消除掉。④并發癥護理。對患者的病情狀態進行評估,對患者有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進行預測和評估,評估患者可能會出現的風險,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并嚴格控制高風險。壓瘡護理,為了防止患者出現壓瘡,應定期活動患者的肢體,防止同一部位過度受壓,從而出現壓瘡;肺炎護理,對于一些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應加強對患者做好氣道護理,以降低肺炎疾病發生率;感染護理:應定期對患者的病房進行消毒隔離,確保能夠將病原菌有效的殺滅掉,避免感染的產生;下肢靜脈血栓,將患者的下肢抬高20°~30°,鼓勵患者盡早參與到早期功能鍛煉中去,要求患者應定時參與到下肢主動和被動運動中去,為了使患者的術后肢體血流淤滯癥狀得以顯著改善,應穿著彈力襪;尿潴留:對于一些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需要對尿管進行及時更換,以確保尿管更為通暢,避免尿路感染情況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 并發癥發生率。(2) APACHE Ⅱ評分,包括慢性健康狀態和急性生理狀態,滿分71分[5]。(3) 生活質量評分,用QOL-C30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6]。(4) 護理滿意度,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80~100分、60~79分、 < 60分分別代表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7]。
1.4 統計學處理
SPSS 22.0軟件,(x±s) 用于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百分率(%) 用于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 0.05為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
并發癥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 < 0.05) ,見表1。
2.2 APACHEⅡ評分
兩組APACHE Ⅱ評分護理前對比無差異(P > 0.05) ;觀察組護理后APACHE Ⅱ評分低于對照組(P < 0.05) ,見表2。
2.3 生活質量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 < 0.05) ,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 < 0.05) ,見表4。
3討論
ICU中聚集有較多的危重癥患者,為了能夠給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使護理方法的作用和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倡導使用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相較于傳統護理方法護理內容更為清晰[8],思維導圖本身屬于一種典型的圖形工具,在進行文字信息表達上以線條、符號和圖形作為傳達,展現出了清晰明了、層次分明等優勢[9],在對患者進行護理之后,患者能夠迅速和直觀的了解到護理方案中的內容,患者能夠深刻的認識到該種護理方法的優勢,并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對護理工作的高效實施及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10]。個體化護理屬于一種符合患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護理方法,護理工作在實施及開展期間通過對患者的具體信息進行收集,之后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并有效劃分護理計劃,以研究結果數據為依據,通過對患者基礎資料進行分析之后,對患者的狀態進行評估,為護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將護理內容納入到思維導圖中去,增強了患者對護理方法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對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具有促進作用[11]。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并發癥發生率、APACHE Ⅱ評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 0.05) 。在護理工作期間重視并發癥預防,并預測即將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對發生的風險進行分析,以風險類型為依據,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使并發癥發生率得以降低。通過給予患者健康宣教,主要是將護理內容制作成冊的方式,使護理內容更加簡潔明了,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發放,護理手冊中會穿插有較多的圖文,簡潔明了,患者更易理解,減少了患者向護理人員問詢的次數,護理工作量明顯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明顯降低,對治療及護理工作有較高的配合度。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過程,完成了對生活中各項風險因素的有效規避,病死率明顯降低,患者依從性較高,生活質量明顯提升,取得了滿意的護理效果,疾病康復效果突出[12]。
綜上所述,在ICU患者護理中應用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個體化護理方案中,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下降,生理狀態改善效果好,促進了生活質量的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穆群.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11):213-215.
[2]何丹丹.持續質量改進在ICU患者約束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對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6):109-110.
[3]徐繼瑞.持續質量改進在ICU患者約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人人健康,2020(14):340-341.
[4]麥瑞英.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20,41(6):1524-1525.
[5]吳秋霞,邸紅軍,侯亞紅等.思維導圖在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7):89-91.
[6]張曉蓉,孫婷玉.思維導圖在急診臨床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6):173.
[7]劉遠金,黃玉敏,文藝等.個性化約束干預在ICU患者身體約束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學,2019,41(23):3067-3069+3081.
[8]劉貴琴.思維導圖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3):32-34.
[9]苑娜,吳雪影,楊莎.思維導圖在急診臨床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4):561-565.
[10]王征.評價思維導圖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9):102-104.
[11]韓娟,王福娟.ICU重癥患者中綜合護理服務的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19):193-194.
[12]魏章英,戴唯.層級護理方案在預防ICU患者感染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