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維 袁康來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數據逐漸成為促進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信息化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來說是一次新的改革與創新。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如果不跟隨時代的發展趨勢,那么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也將會越來越艱難。所以企業不僅僅要考慮市場份額以及資金是否充足,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加速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通過不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革新和完善,推動企業不斷進步和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生豬養殖企業,在大數據背景下建設內部控制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優化建議。
數據是企業的重要資源,它和企業中的流動資金、設備、原材料等一樣的重要。隨著企業對大數據的逐步引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數據系統,將所有經營管理資料上傳并保存到自己所建立的數據庫中,真正意義上的將傳統紙質材料轉化為了電子信息數據。
與傳統的內部控制相比,信息化內部控制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建立的系統平臺,它將人工和數據信息兩者相結合,從而可以有效的在線實時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高效率的監督。同時內部控制的技術化,數據由系統計算生成,盡可能的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降低財務信息的誤差以及信息被人為篡改等問題。
在沒有引入大數據前,企業的內部控制雖然也在不斷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風險。在大數據普及的背景下,有效的內部控制信息化可以讓企業通過數據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幫助企業增加了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促進了企業的良好發展。
隨著大數據在企業中的不斷應用,企業也將會慢慢轉變到下一個發展目標:人工智能化。人工智能化對于企業的內部控制來說將會是新的突破,它可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實時的全方位監控,同時還能通過企業財務報表以及相關信息,幫助管理層做出智能化分析和決策建議,大大提高了管理層的效率。
我國作為生豬養殖生產和消費的大國,現如今生豬飼養量已占全球的二分之一。在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生豬養殖的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尤其在非洲豬瘟過后,豬價不斷提高,吸引了多家互聯網以及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來開始圈地養豬。而原有的生豬養殖企業,為了在市場上不斷提高占有率,加快企業發展不被行業所淘汰,必須要進行優化和創新。而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就是優化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目前國內大部分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都在內部控制方面進行了信息化建設。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也幫助了企業的收入不斷增加。要想在信息化這場競爭中不被淘汰,企業應做好內部控制的管理工作。目前,各種有效數據已經成了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一個企業的核心資料。因此生豬養殖企業要根據自身養殖模式的特點,不斷提高企業的風險防控能力,做好數據的收集以及保護,將信息化融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中去。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種豬的數據資料可謂企業的核心資產。通過對種豬的PSY 數值等數據不斷進行監控和測量,可以使得企業在市場中保持一定的競爭力。因此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它可以使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2020 年全國8 大養豬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狀況 單位:億元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普及,大部分生豬養殖企業也逐漸向數字化方向發展,構建業財一體化。由此帶來的就是傳統的紙質憑證記錄轉變成電子數據信息。雖然這種新型的電子數據信息形式可以儲存大量信息,并且易于保存。但同樣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以前的財務信息是通過紙張作為載體記錄相關信息,并且經過多層人員的審核以及簽字,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安全性也有保障。而現如今的電子記賬、網絡傳遞大大降低了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大部分數據信息的記錄、儲存都可以在網上刪除或者更改,這會導致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同時業財一體化的建立,將會使企業越來越依賴大數據。如果企業缺乏這方面的防范意識,那么將會面臨黑客攻擊入侵或者網絡病毒襲擊,這些可能會使企業的財務數據遭到盜竊以及惡意篡改,損害了企業的經濟利益,嚴重的還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生物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特別是近幾年席卷國內外的非洲豬瘟,到目前為止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案,所以國內的企業大都是在進行防控升級,希望切斷種豬與外界的接觸。但豬瘟一旦入侵,企業將面臨的是滅頂之災。因此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有效的疫情防控風險預警,可以讓企業盡可能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并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損失。同時企業在針對財務信息方面,也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當財務報表上某些財務指標發生嚴重偏差時,相關人員不能及時發現,錯過良好的補救時機,將會影響決策者對企業發展方向的判斷,更會讓企業遭受嚴重的損失。
企業通過逐步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了內部控制的效果。但隨著大數據的引入內部控制的流程也越來越復雜。尤其是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在消耗性存貨成本控制方面很難得到有效控制。即便是采取實地抽樣調查,也難以有效測量可靠的存貨成本。同時,由于互聯網的電子數據安全性過低,如果面對黑客等攻擊,企業的財務信息也將會嚴重泄漏。因此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流程,也將會越來越復雜。企業不光要進行傳統的內部監督管理,同時也要對網絡信息化加以監管,以此來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的安全性。
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各個環節都需要相關的高素質人才,比如飼養投喂、疫情防控以及財務人員等。隨著信息化建設逐步進入企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大數據,因此在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方面也需要相應的人員。而目前多數專業性養豬人才以及財會專業的學生,并不會使用信息化系統,反之同樣如此。無法將專業技術和信息數據化結合起來并加以運用,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那種少量兼顧的年輕人才并不是太愿意從事生豬養殖行業。所以對于生豬養殖企業來說,人才的匱乏是企業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大型養豬企業高學歷人才占比(2020 年)
通過上表可以看到,目前大型的上市養豬企業,員工學歷本科占比率平均都在30%以下,隨著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公司對高學歷的人才將會有更大的需求,如何招納人才將會是企業面臨的問題。
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系統提供的信息一般是準確的,但也可能會出現系統錯誤或者人為操作不當而引發風險。而且隨著大數據的普及,大多數內部控制均是人為在電腦端進行操作。這就會存在員工操作失誤的風險,一旦發生失誤,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并且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如果存在漏洞,也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后果。
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安全是每個企業都應重視的一個環節。因此,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密體系,來防止數據被惡意篡改。信息化時代,企業可以做到財務信息共享,幫助企業實現互利共贏。但是相對的企業內部的機密信息也很容易遭到泄露。如果發生泄密的數據信息要進行責任追究,確保企業的內部控制不是形同虛設。同時,企業在引進信息系統對于員工要使用數據信息時,企業可以建立一個用戶登錄認證識別系統,同時在信息傳輸時,可以設置加密模式。要做到企業的機密信息錄入、傳輸的全方位保護。
企業要重視信息安全的防護,必須定期對系統進行維護檢查以及升級,確保信息系統防火墻能有效防范病毒入侵。同樣的企業也不能完全依賴信息管理系統,還需將信息技術人員納入內部控制體系中去。通過與信息技術人員的探討,深入了解企業內部控制的重點,及時做好漏洞補救。
生物防控是生豬養殖企業的根基,而財務信息是企業得以生存發展的動力,所以企業應該建立生物以及財務風險預警的安全體系。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將企業附近豬場所有的安全數據集中到一個平臺,便于觀察豬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有疫病發生時,可以根據發展的態勢來確定相應的風險預警等級,以便企業及時做出相應對策。同時企業可以設立生物安全風險部門,對豬場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及評估,如果出現預警,可以盡早的做出應急預案,避免病害大面積擴散。而對于財務風險預警,企業可以通過不同的財務指標,來建立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當某個財務指標達到了警戒線時,將會及時做出預警反應,幫助決策者更好的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并努力增加企業在應對風險時的反應時間,使企業有更充足的時間去預防或解決存在的風險,盡可能減少企業的損失。
在大數據背景下,信息的獲取越來越便利,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數據儀表盤等工具,對公司收集的云數據信息進行全方位的監督控制。企業的管理層可以實時的掌握公司內部各部門的運營狀況。當然由于技術的原因,目前數據信息的收集,還不能識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無用的信息,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信息質量。因此在這方面企業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人工識別。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非結構化數據也在增加,非結構化數據可以反應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等,這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可以有效的獲取豬場人員的有關信息,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企業在進行監督管理時,要對數據進行嚴格的把關,因為數據來源不同,它的格式也會不同。要對不同的數據信息,進行相應的管理和分析。
隨著大數據的逐步引入,生豬養殖行業不再是傳統的養殖行業,漸漸變成了信息化養豬。既然企業要以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為核心,那么必然需要復合型優秀人才。企業的員工不僅僅需要掌握內控的專業技能,還應加強學習信息化系統的操作。通過大數據來分析整合企業內控所存在的風險,以此來提前做好防范,降低企業風險。同時企業還應該大力引進優秀復合型人才,定期對內部員工進行相關培訓,不斷提升員工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企業發展高質量的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
企業內部控制要想發揮效果,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參與。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內部控制知識的普及,提高員工防范風險的意識。企業可以通過定期開展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來向員工傳遞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對于操作信息系統的員工要進行定期的專項培訓,使其可以熟練掌握操作系統,盡量避免操作失誤等類似情況的發生。而對于員工自身來說,也應該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的學習,尤其是一些老員工,習慣了傳統的內部控制模式,并不適應信息化的模式,企業要引導他們進行學習。并且員工要樹立好防范風險的意識,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以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讓企業的內部控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企業應意識到傳統的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弊端,需要信息化技術來規避。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需求,不斷提高企業的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做好風險防范,以此確保企業良好的發展。
而內部控制信息化對于生豬養殖行業來說,它讓我國養豬行業進入了全新的時代,數智化養豬成了企業競爭的新賽道,在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增加了相應的風險,企業必須重視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加強企業管理的質量,使生豬養殖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
引用
[1]李家瑩.大數據環境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探析[J].山西農經,2020(16):105-106.
[2]王紅梅,谷強,劉勝花.大數據公司內部控制構建問題初探[J].會計之友,2018(09):126-128.
[3]張磊.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策略探討[J].中國產經,2020(20):153-154.
[4]桑梅.大數據時代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探討[J].財會學習,2020(12):246+248.
[5]馬澤涵,龐鈺.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4}(13):102-103.
[6]余淑琦.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挑戰與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21(1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