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著。在我國的高校教育中,體育教育一直是一個難點,眾多高校一直在尋求解決的方法。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各個學科的教學效果都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發展。因此,高校紛紛在探索“互聯網+”下的體育教學方式。基于此,該文從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現狀出發,對我國高校在“互聯網+”下的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希望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體育 ?現狀 ?優勢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a)-0139-03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LIU Jia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China's educational model is also developing. In our country's college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point,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looking for solutions. At pres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various disciplines has been improv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been developed.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exploring the "Internet plus" unde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sports; Status; Advantages; Reform measures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成了當前各個行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國太多的行業經濟都依托于互聯網得到了發展。如今的人們早已習慣在線上獲得知識和報酬等,“互聯網+”的概念也就隨之出現了。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目前線上的教育模式層出不窮,給我國的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教育一直以來就是非常困難,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如何改變高校的體育教育教學方式,成了高校正在研究的一個問題,也是當前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點。
1 ?“互聯網+”概述
“互聯網+”的概念是2012年被提出的,它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1]。“互聯網+”指的是將互聯網與傳統的產業結合起來,以此促進產業和互聯網的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的產業必然會造成沖擊,要想在沖擊下得到發展,就必須與互聯網相結合,因此“互聯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教育行業中,“互聯網+”改變了教育的模式,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也必須開始改革,與互聯網結合起來,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2 ?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2.1 不重視體育教學的改革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中,對于體育的教學其實是不夠重視的。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更加重視在學業、科研方面的教學,體育教學甚至被忽視。
2.2 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
我國對于體育教學的認識,普遍都是認為體育課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而這種目標必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獲得。目前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一是教師規定學生做什么;二是在基礎鍛煉做完之后,教師就不再管學生做什么。這兩種方式都無法使得學生得到個性化的發展,體育的教學沒有實質的起到作用。即使是當前大部分課程都在逐步地進行改變,體育課的教學模式仍然沒有太多的改變,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限制了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2]。
2.3 體育教師對體育的認識不到位
在我國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認為教師就需要“手把手”帶著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體育教師也采取這種方式,削弱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性。并且,部分教師認為體育無法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固執地不肯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這些都使得當前高校的體育教學發展受到阻礙。
2.4 學校在體育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投入不足
要想實現“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模式,在硬件方面就必須得到相應的支持。但是目前除開體育類高校,大部分綜合性質的高校在體育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投入不足[3]。沒有相應的設備和設施,高校的體育教學也就無法得到較大的改善。
2.5 教學方式不夠創新
對于我國高校的體育教育,大部分的師生都不夠重視,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創新的教學模式了。但是,體育教學在整個教學系統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保證學生有健康的體魄去進行學習和研究。對于大學生來講,更多是在宿舍或者圖書館休息和學習,對體育不上心。要想讓他們主動參與進體育活動中,體育教學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創新性。但是,大部分的體育教學仍然是語言+示范的結合,并沒有太多的新意,自然也就吸引不了學生[4]。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刻板地根據標準來,忽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導致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不強。
3 ?“互聯網+體育”的教學優勢
3.1 可多次進行學習
在體育的教學中,很多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需要學生反復地進行實踐才能掌握。但是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中,在體育課下課后,學生就不能再繼續接受相應的知識講解和動作糾正了。而“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模式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它會將相應的知識和動作的講解錄成視頻,即使下課后,學生仍然可以在網絡上繼續進行學習。
3.2 時間和空間的方便性
“互聯網+體育”的教學模式是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它不需要特定的空間,即使只是在教室或者寢室內比較空的地方,學生也能進行學習。這就解決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場地受限的問題。其次,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要選擇時間的,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且課程較少,下課后就很少再能接受體育教學了。但是“互聯網+體育”的模式改變了這種情況,學生可以隨時進行視頻學習,不再受時間的限制。整體來說,這種教學方式不受時空的限制,有利于體育教學的發展。
3.3 資源共享
既然是依托于互聯網來實現教學,那么其大部分的教學內容必然留在了互聯網上,這就促進了各大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5]。對于學生來講,有更多的體育資源可以供自己使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的發展。并且,各大高校之間還能通過學習別人的教學方式,來促進自身體育教學的發展。
3.4 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只是對于基礎的體育活動進行鍛煉,然后學生就開始自由地活動,再加上學校內的體育器械不足,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但是在互聯網的結合下,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想要學習的體育活動,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深入的學習[6]。這種方式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對于體育教學有著良性的促進作用。
4 ?“互聯網+”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措施
4.1 教學目標要合理
我國一直一來提倡因材施教,在體育的教學中也應該推行這種理念。對于高校學生來講,不同年級的學生上體育課的需求是不同的,其教學目標也應該隨之進行改變。比如大一的學生,其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就是鍛煉身體。因為他們剛剛度過高中,很多學生可能有一年沒有進行過體育活動了。因此,大一的體育活動需要比較得平緩。等到年級逐漸地增加,體育教學目標也要相應地增加。對于大四學生來講,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以優異的體育檢測成績畢業。這種不同年級的體育要求,需要學校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體育教學起到作用,而不是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
4.2 教學方式要多樣化
體育教學是從小學開始就有的,但是我們發現,無論是什么年級的體育教學,其教學模式都是大致相同的,對于學生來講,相當于一種重復的課程,沒有參與的興趣。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必須要進行改變,尤其是體育教學的模式,不能完全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這會使學生降低積極性。高校體育教師可以使用一些情景化的教學方式,讓體育教學更有趣味,學生也能更加地投入進去。同時,還可以應該應用互聯網技術,讓體育教學形式多變,爭取讓每一堂課都受到學生的期待,而不是讓學生逃避。此外,一些小型的體育競賽也可也多開展,它對體育教學的促進是有很大作用的。
4.3 教學內容要合理
這是和教學目標相對應的。有些學校始終不曾改變,其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還非常古老,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而有些學校改革的步子一下邁得太大,一些教學內容太不合理。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要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需要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這種合理性是根據高校自身的發展來判定的,并不是以全國的體育水平來判定。高校的體育教學應該要隨著體育得到發展,不斷地改進其內容,保證體育教學是能夠滿足學生發展的。其次,需要做好相應的實踐。體育教學中,實踐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要想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就必須加入適當的實踐,讓學生得到真正提升。此外,溝通也是不能忽視的。只要是課堂教學,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表達,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動態地調整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4 開發更多的教學資源
不可否認,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一些好的教學資源都是在比較好的高校中,學生要想獲得好的教學資源,只能考上好的學校。但是,學校的名額是固定的,大部分的學生仍然在普通的高校中,接受普通的資源教育。對于體育教育來講,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學生的體育需求可能得不到滿足。因此,高校需要開發更多的教學資源。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學校需要利用好互聯網技術,通過網絡將各種資源進行整合,促進各大高校資源的共享。讓普通學校的學生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當然,如果條件滿足的話,我國優秀的體育院校可以共同搭建一個體育教學平臺,將其精品課程發布到平臺上,供其他院校的學生學習參考,以此來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
4.5 完善的評價方式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來講,評價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科學的、完善的評價方式,才能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也是這樣。我國傳統的評價模式大都是教師之間的評價,學生很少參與。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可以采取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匿名進行回答,了解學生對于當前體育教學方式的看法。這種評價方式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教學效果。如果有條件的話,高校可以搭建一個專門的評價建議平臺,能夠更好地收集各種評價信息,對于體育教學的改革非常有利。
5 ?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體育教學是學生健康體魄的來源,只有做好了體育教學,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和研究。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要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才能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棟.“互聯網+”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2):3-4.
[2] 潘秀剛,程春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2): ? ? ?113-114.
[3] 龔欣雨,劉麗婷.“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模式改革探討[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9(9):86-90.
[4] 秦文光.“互聯網+”背景下貴州高校體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14):46-47.
[5] 趙津磊.“互聯網+”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共享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6] 王珊珊.“互聯網+”背景下長春市普通高校體育網絡教學平臺持續發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