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俊
摘 ?要:以文化自信視域為視角和導向,梳理國內外學者對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外語教師構建文化自信的意義和重要性,提供促進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切實解決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瓶頸。為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拓寬思路,提供新的視角,從而實現真正促進外語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的和作用。
關鍵詞:文化 ?自信 ?外語教師 ?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H319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a)-0217-03
A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nfidence
SUI Jun
(Dali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116023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build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nd provides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bottleneck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broaden our thinking and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and role of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ey Words:Culture; Confidence;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影響力的充分肯定和堅定信心。習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傳遞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觀。習近平多次論述:“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薄爸袊袌远ǖ牡缆纷孕?、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016年5月和6月,習近平又連續兩次對“文化自信”加以強調,指出“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1]。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提高文化素養,培養奮斗精神,強化合作能力,打造專業化和高素質的有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構建并完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體系,鼓勵教師進行專業自主發展學習和終身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文化和教育密不可分,作為教育活動的教師承擔了文化傳承的教育使命。同時,文化傳播要求外語教師具備相應的基本素質。該課題以文化自信為路徑,一方面,通過文化自信理念提升和促進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為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開辟新的路徑。另一方面,外語教師通過專業發展也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
1 ?文獻綜述
在20世紀70~80年代歐美國家,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興起并展開。教師通過不斷的經驗積累和系統反復地關注和反思教學情境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教師發展研究觀鼓勵教師理論結合實踐,在平日的教研教學活動中采取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學習模式,并不斷地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實踐反思和完善,從而達到不斷獲得專業提升的效果。此研究觀強調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情境性和經過系統訓練、定期提供機會和經驗的終身學習過程[2]。國外主要采用自然觀察法對教學活動進行研究。研究內容上包括教師職業心理、教師專長心理、教師持續發展模式等。近年來,西方一些國家從國際競爭的層面去看待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制定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標準、看重教師進行教育研究和創新的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活動中出現問題的判斷和解決能力,強調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的研究心得和成果轉換成具體可操作的知識的能力以及成功的育人能力等。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主要關注的問題以教師為核心,包括專業化發展的定義、內涵、標準、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校本計劃、反思教學、行動研究等以及對現有研究的梳理和反思等。
2019年4月學者王冠、杜鋼[3]在《教育導刊》撰文《教師發展中的師道自覺與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對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具有根本性,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在教師專業發展中2019年11月,學者曹東波[4]在《現代職業教育》發表文章《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外語教師學術閱讀與學術、語言能力生態化發展研究》提出通過有效的學術閱讀策略,提升教師學術閱讀水平,從而提高外語教師的文化自信;2020年1月學者于忠海[5]在《教師發展研究》撰文《教師作為學習者的專業化發展理念及路徑》指出教師本身就是學習者,這正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特色所在。教師踐行學習者專業化發展應進行自我教育。2019年2月武書敬在《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發表論文《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研究》梳理了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研究現狀,指出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為外語教師發展共同體的深入研究。2019年12月學者李懿在《廣東蠶業》發表論文《淺談知識結構視野下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以成都兩所高校為例》指出對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
綜上所述,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對教師發展進行大量研究,通過中國知網進行文獻檢索和分析,從文化自信的視角探討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卻鮮為人知。搜索數據顯示:主題為“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的相關期刊檢索記錄為零??梢娙绾卧谖幕孕乓曈蛳聦ν庹Z教師專業發展進行的研具有實際意義而且任重道遠。
2 ?研究意義
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師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教師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優秀的教師需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系統的學科專業知識、堅實的教育專業知識”。教師發展需要通過教師持續不斷地自己主動學習去實現。
真正優秀的教師具有以下特點:具有強烈的自主發展的意識,有持續工作和學習的熱情和干勁,有職業和專業精神,有完善的教育教學以及育人哲學和理念,有服務于學生、服務于學校、服務于社會的精神和能力,而這些都是一次性的師范教育所不能成就的,它需要一個終身持續的進修、學習、提高過程。
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當今的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肩負教書育人重擔的英語教師,時時需要更新知識、更新觀念,促進自身的成長。沒有英語教師的成長,難有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高職英語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下時間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與教師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包括年齡、性別、學科上的差異,還包括個性上的差異,例如興趣、特長、愛好、教學能力等。所以每個教師從自身實際出發,利用一切資源和可以利用的時間與空間,發揮自身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不斷進行有效學習的方式。外語教師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職業幸福感[6]。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方方面面和潛移默化的,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個人魅力的提升對學生也是一種幸運。
當前,疫情背景下,構建文化自信,傳承優秀文化傳統是高校教師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要求。同時,構建文化自信為職業院校外語教師發展提供視角和路徑,促進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離不開文化自信的構建,構建文化自信促進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堅持文化自信,提高教師服務學生、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的能力。
3 ?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途徑
圍繞習近平主席關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論述,結合十九大以來習近平主席關于文化建設和教育的重要論述,圍繞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高師資水平、文化傳承的要求,以及《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關于推動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自主發展的導向,積極探索文化自信視域下的職業院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途徑及意義。職業院校教師在專業發展中要善于學習、智慧學習,提升教育文化素養,構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促進專業發展,提升職業競爭力,實現智慧教育、文化育人。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包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外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包括善于發掘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發現中國文化的美,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養成閱讀的習慣,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人人都是發展的個體,只有終身學習才能保持自己的知識不過時,才能讓自己的專業知識保鮮??傊K身學習是外語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
自主學習是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自主學習更有助于外語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從自身需要出發,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工作空間,發揮自身學習方式的優勢。所以,外語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專業文化素養。文化自信視域下的自主學習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包涵的豐富的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主學習。教師要主動研究國家、學校關于高職英語教學的方針政策及文件,自覺主動地尋找學習機會,自主創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軟環境和硬環境。
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合作學習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包括的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合作學習。作為外語教師,同事之間隨時交流與溝通,一起研究專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互相探討、督促、幫助,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共同進步。
做一個文化自信的教師,應樹立文化的平等觀。中西方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各具特色。教師在學習過程要對中西方文化深入、系統、全面地進行比較研究與反思。
4 ?結語
在綜合比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文化自信為視角,結合習近平主席十八大、十九大以來關于文化建設、文化自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思想的論述,為職業院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開辟新的路徑,從而促進外語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而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學校、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 胡太平.基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4):36-37.
[3] 王冠,杜鋼.教師發展中的師道自覺與文化自信[J].教育導刊,2019(4):11-14.
[4] 曹東波.文化自信視域下高校外語教師學術閱讀與學術、語言能力生態化發展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2):98-99.
[5] 于忠海.教師作為學習者的專業化發展理念及路徑[J].教師發展研究,2020,4(1):20-26.
[6] 張燁.近五年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研究評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