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琦 章宇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創客故事,主題語很有意思:嘉壹度?!?℃+1℃,夢想破冰;37℃+1℃,夢想孵化;99℃+1℃,夢想升華?!奔夹g和教育這對伙伴的關系不也是這樣嗎?技術為教育賦能,為學校的智能化加上關鍵一度,逐步實現“技術改變教育,教育融通技術”的新境界。如何讓技術為學校發展加上這關鍵的一度呢?學校從管理、家校、課程三個維度出發,做了一系列嘗試。
0℃+1℃,“釘語言”為集團管理破冰
南昌師范附屬小學(簡稱南師附小)2013年成立了南昌市第一個公辦教育集團,到今年,已經發展為七個校區兩個幼兒園的萬人集團校。從單一校區到多個校區,從老牌名校到新優質集團校,我們關注的不僅是一個校區的發展,更多的還要思考如何帶動多校區優質均衡發展,縮小教育時差。一方面,我們在管理結構變革上著力,啟動集團的公轉帶動校區的自轉,教師組織的自轉,另一方面,我們試著借力管理平臺??墒且粋€學校管理的平臺開發需要時間和物力的大力投入,于是我們又開始發現身邊的社會性平臺,這樣一來,我們找到了企業管理用的釘釘,因為它有著強大的基礎保障,應用開發環境也非常靈活簡便。我們在用釘釘的時候,主要注重了它的三個“Ding”。
1.消息通知用“?!?/p>
叮,這個DING,意味著叮囑。每天老師們都會收到釘釘的提示,有時是溫暖的祝福,有時是溫馨的提醒,有時是鼓勵的言語,有時是緊急的通知,“釘語言”正在打通南師附小管理新路徑。所有老師直接將手機號作為釘釘的賬號,自動形成了一個全體員工的通訊錄,不需要互加好友就可以完成單位內部所有的溝通。按校區和部門分組清晰,指向性群發也非常便捷。比如,今年暑假教育局緊急通知各位教師完成教師資格證注冊,直接用“電話提醒”方式發送給全校老師,不到一分鐘就通知完了。它方式靈活,有應用內提醒、短信提醒、電話提醒,可根據通知的緊急程度和重要等級來區別使用。
2.人財物用“盯”
盯,這個 DING,意味著看見。在“釘釘”提供的標準模塊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深化定制。
人:考勤打卡更便捷,加班審批、出差報備、公務請假等更符合集團化管理的校情。安心工資條,讓老師對每個月的收入明細更了解。智能人事,成為教師人事管理的貼身小秘書。
財:因為集團對于維修采購等管理是統一安排的,有了釘釘,各校區在線上報備,總務部信息部及時跟進,讓后勤服務更貼心更及時。
物:比如“資產管理”這一欄,實現了全集團硬件設施固定資產的一體化管理,通過二維碼登記電子建檔,對集團的物的保管和使用有了清晰的了解。
3.教管學用“釘”
釘,這個 DING,意味著像釘釘子一樣,切實把工作落到實處。
“公文批閱”,有效提高了文件傳閱批復速度和效率。
利用“日志”這一欄,開發出了校區校務日志、視導日志等項目,及時跟進校區的教育教學全面管理,圖文并茂式地記錄,線上線下互動跟進,既給老師一份“心為焦距、眼為膠卷”的溫暖評價,又讓集團及時掌握校區動態,做好督促引導服務的各項工作。
在“授課學堂”欄目里,裝進了“政務培訓”“教學教研”“班主任素養”等課程,把教師線上培訓裝進口袋,讓學習隨時隨地發生。
南師附小里的“DING DING”聲打通線上線下,超越地域限制,實現了管理信息集團全覆蓋,為集團化辦學進行管理破冰。
37℃+1℃,“微企號”讓家校融合孵化
如何在家校融合中增加更多互動的空間、有趣的過程、便捷的溝通與共享?我們選擇了“微企號”。
“聰明”的微企號將家校溝通的橋梁鋪到了每一位家長的手機里,它就裝在微信里,不需要家長和老師再去下載別的APP。它兼具QQ、微信、釘釘三者的功能,不用互加好友即可建群;孩子六年學校生活精彩的記憶,班級相冊為您保留;消息通知即時送達,未讀、已讀一目了然;訂奶、用餐個性化選擇;調查統計自動回收整理,清晰明了;每日推送學校頭條,了解學校大事小情新動態;學?;顒酉胍獰崆閰⑴c,卻苦于工作沒法參加,怎么辦?校園直播讓家長和學校、和孩子零距離……
從黏度來看,目前三個選項最受家長和孩子歡迎。
1.社團選課
“今天你秒了嗎?”這如同接頭暗語一般的句子,每個學期初便會在家長中廣為流傳。聽說,這就是我們遠近聞名,甚至受到過教育部領導點贊的“百團大戰”——社團選課。
南師附小教育集團從2015年開始便在市教育局的支持與指導下開辦起了城市少年宮。這所少年宮,面向全體學生,吸納豐富師資,分“社團普及班”和“精英提高班”兩大層級,為學生們提供每周至少一次的興趣班公益課程。
但如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選上自己心儀的課程?從最開始的單張報名表、人工分類整理的繁雜與辛勞,到參與線上秒課,后臺自動歸納生成的便捷與高效。微企號里秒課系統的運用,讓大學生才能體會的“選課”這樣的學習方式,在附小學生當中成了必備技能。要想選到一門心儀的社團課程,攏共分幾步?南師附小紅谷灘校區三年級的學生家長張女士告訴我們:打開微企號進入“在線選課”;找到自己心儀的課程進行勾選、確認,完成?!皨寢屧僖膊挥枚嗵钜粡堃庀騿瘟?!”看似簡單的兩個步驟,對于學校、社團老師們而言,卻是最大的改變。微企號里的“在線選課”包攬了所有過程性的活兒。
2.德育評價
在德育評價1.0時代,我們是用種子能量幣來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缺乏總結性評價。借助微企號,我們開啟了評價的2.0時代。
如果你是學生,那么可以得到一張專屬種子能量卡,這可是你在學校獨一無二的身份標識。上課時,你可以用這張卡片迎接老師肯定與贊揚;下課了,拿著卡片前往電子班牌“滴滴”一下,社團課程、能量增減、老師評價.....想要的,這張卡里全都有。最想要的熱門兌換,憑著這張卡,也能換回禮物!
如果你是老師,那么可以得到一支魔法棒,讓課堂變得更有“魔力”。聽講認真、點一點;發言積極、點一點;樂于助人,點一點;尊敬師長、點一點。如果在課間沒帶魔法棒,沒關系,掏出手機直接點一點就可以了。任何對孩子想說的話,不僅課堂上能說給孩子聽,還能用魔法棒或手機及時通過點加積分,放入孩子學校生活成長的大數據里,更能即刻推送到家長的手機里。學期結束,這“點點”就變成了“線線”、甚至“面面”,讓德育評價變成一張直觀雷達圖,有的放矢地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如果你是家長,不用隔三岔五地打電話問老師,孩子的表現怎么樣了,只要掏出手機,點開微信,打開學校的微企號,就能實時了解學生的課堂表現,行為習慣,老師對其的評價等,全科全面。
南師附小借助微企號落地實施的德育評價體系,也得到了來自教育界權威、前輩和同行們的認可與鼓勵。中國教育學會劉堂江副會長,帶上種子能量卡,在附小“紅領巾妙會”上得到了來自小小紅領巾講解員給予的“聽得認真”的表揚,劉會長為此笑開了花。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先生,用手中的種子能量卡兌換了屬于自己的生日蛋糕,直呼:“這真是個意外的驚喜!”“知心姐姐”盧勤,在了解了種子能量卡從1.0到2.0的進化故事后,對附小信息化的德育評價方式連連點頭。
3.空中課堂
相對于單向輸出式的線上學習,空中課堂的特點是學生也可通過文字、語音、視頻等方式與教師對話,同時還可以依托直播課堂形成錄像資源,在直播課程后可多次收看。努力實現“離校不離教”,用“佳教”抵制“家教”。
同時,與人教E網、超星電子閱讀合作,創辦學校微門戶,在網絡上興建讀寫社區,學生可分享閱讀、學習成果,教師可在線指導,家長可在線交流。一個小小的“微企號”孵化著家校合作,努力提升家校共育智慧,從觀念、結構與機制層面,轉向真正的“數智化”時代,讓家校之間如同中國傳統建筑當中的榫卯一樣結合,為孩子合力描繪一本“理想教育立體書”。
99℃+1℃,教育裝備讓課程升溫沸騰
購置裝備不等于教育的變革,我們應該看到的是“人”和“課程”,聚焦人的發展和構建能培養學生面向未來核心素養的課程體系,技術裝備應該像“空氣一樣”自然地浸潤到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凸顯人的發展和課程的構建。
1.五紅陣地
成立于1995年的紅領巾電視臺是學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一個亮點。電視臺堅持以學生為本,開設了電視課,組織學生進行節目的自采、自編、自演、自評,每周向全校學生播出40分鐘自辦節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至今,紅領巾電視臺共制作節目2600余期,10萬余分鐘,培養了21批小“電視人”共5000人次。由學生自采自編的新聞在中央、省、市電視臺播出,由學生攝制的兩個節目還被美國斯科拉有線新聞網向全球播放,在全國歷屆校園電視臺評比中均獲得金獎和銀獎。
1979年,學校開設電影課,與原南京軍區文化工作站南昌分站共同創辦了紅領巾電影院。38年來,紅領巾電影院高舉素質教育大旗,堅持每周向學生放映一部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為主題的優秀影片,同時配合影片的放映,開展寫影評、學影視優秀人物、學唱影視歌曲、演講、繪畫、書法表演等多種系列活動,強化影片的教育效果,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截至今年,已為學生放映愛國主義教育片、科教片等2000余部,共4500余場,觀眾達260萬人次。新世紀,學校將讀書、活動、看電影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實施書本課程、行動課程和電影課程交相輝映的交響課程,研發和編寫了校本教材《電影課——輕松學語文》。教材安排了愛祖國、好習慣、誠信、守法、親情、人與自然、探險、機器人等32個交響課程的主題。全書共三冊,分別供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學習。通過校本教材,一方面是要把世界優秀影片推薦給學生,使學生拓寬視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電影進課堂,將電影這種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與語文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加富有生命力,從而形成我校電影與德育緊密融合的校本特色。南師附小提出了“畫面文化,向上人生”文化名片,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集團開啟了新“五紅”課程。以“我眼中的核心價值觀”為主題,孩子們在紅領巾電視臺自己拍攝身邊故事,并制作播放。開設 “少年演說家”精品欄目,以孩子的視角宣講價值觀。核心價值觀不再僅僅是24個字,而是變成了一個畫面、一個故事、一段影像,入腦入心。學校德育案例獲教育部優秀案例獎,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
2.智慧課堂
智慧教室利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智能推送等新的技術,通過“云加端”的應用,實現了教室內多種終端設備的無縫連接和智能化運用,實現了教與學的立體溝通與交流,打破傳統意義教室的時空概念,并重新定義了黑板、講臺等一系列傳統意義上的教室應用,進而改變課堂結構,實現教與學的革命。
在教學實踐運用中,智慧課堂的教學流程為“3+10”模式,即由三個階段和十個環節組成,這些階段和環節包括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共同活動以及它們的互動關系。
它重構了課堂教學流程——先學后教。教師:課前根據授課內容制定以問題驅動的學習任務單;錄制若干個微課。學生:課前按照學習任務單預習要學內容;提交所學微課的練習;對微課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在線提問。
它實現了智能測評——數據分析。通過智能評測系統實現數字化作業或預習預設的問題自動數據分析與反饋,為教師提供及時、準確、立體的數據信息,為教師備課提供依據。
它推動了精準教學——以學定教。教師根據課前大數據處理學生提交的微課練習結果及學習過程中的在線提問,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不講、略講、精講。
它達成了立體交互——小組合作交流。課堂精講當堂發練習,分組學習,使用Pad練習、提問,師生交互、合作探究,培養合作學習、協作創新素質和能力。
3.創新實驗室
——3D打印、機器人,開啟創客之旅。集團于2015年在各校區建設了全省首家3D打印教室,開設了3D打印社團,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從建模打印再到上色,孩子們在自由的創作空間里不斷提升,在南昌市首屆3D打印大賽中,我校學生包攬了小學組所有的特等獎及一、二等獎。
付靜雯,一名普通的疊山路校區五年級學生,到現在,她又有了另一個響當當的稱號“創客達人”。從去年12月份開始,她和校區七位小伙伴組成了附小最強大腦特工隊,開啟了挑戰“第十七屆江西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技能提升活動創客競賽”之旅。他們在限定時間內,使用組委會提供的設備和器材,通過電腦編程、硬件搭建、造型設計等方式現場封閉創作創意實物作品,并提交作品(含作品、源代碼、設計方案),最后制作PPT,講解作品。經過一天半的智慧創造,最終全部突圍省賽打進國賽,七位選手在不同項目中斬獲佳績。
——VR,讓學習方式變革?!癡R是什么?”“我們要怎么做?”“跟我的學科能結合嗎?”帶著這些問題,程文蘭、蔣俊琴、余思三位老師開始了“如何將VR/AR技術滲透到日常課的教學中”的思考與摸索。VR社團的同學們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暢游在教材教學和虛擬世界之間:“你看,戴上3D眼鏡,這些蝴蝶就像是真的一樣出現在你面前!”“原來人體結構是這樣的,以往只能在書本上看到平面的圖片,現在能‘深入體內,還能將體內的結構分離、組裝,太神奇了!”……VR目前只在社團課程里開放,相應軟件的研發是否跟得上,能不能構建系列課程走進課堂,這些也是集團接下來需要研究的問題。
此外,還在校園樓道安置了電子閱讀器,讓一個個小圖書館出現在孩子們身邊;裝備水墨書閱讀教室,一本在手,閱讀無憂,考級評測隨時記錄;引進書法課程系統,輕松解決書法課專業師資不足的問題……以目中有人的裝備推動學習空間變革,重構教學場域,支撐深度學習。
智聯、嵌入、泛在的技術賦能,讓教育信息化產生新的“教育生產力”,我們期待著借助教育現代化撬動學校發展杠,觸發師生成長激活碼,久久為功,由“形態教育現代化”走向“質態教育現代化”,打造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樣本,為孩子們成長的每一步都加上關鍵一度,讓我們的生命在彼此成就中破冰、孵化、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