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韓妃
分層教學法是因材施教的教學體現,主張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規律來對學生進行教學,其要求教師在教學期間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采用針對性教學方法,同時還需要做好學困生轉化以及優等生強化等工作。中職學校學生本來對基礎知識掌握就不足,再加上數學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難度更高,所以中職數學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個體差異也越發明顯。而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則能改善這一現象。
一、分層教學法相關概述
(一)概念
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式,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以及潛力,將學生科學且合理地劃分為幾個水平相近的群體,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區別教學,這些不同層次的群體教師需要結合恰當的分層策略促使其發展與提升。分層教學可以稱之為分組教學、能力分組,其不僅能夠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還能發揮出自身組織、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智力測試分數以及學業成績來進行不同的小組劃分,這樣教師才能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訴求來展開針對性教學指導,從而有效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果。
(二)應用必要性
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數學課程理解難度更大,很多中職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學生個體差異較為顯著,這進一步加大了教師的教學難度。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果,自然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適當降低數學教學難度,讓不同層次學生數學學習訴求均能得到滿足,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吃不飽”與“吃不下”的問題,從而有效促進每一位學生成長及進步。分層教學法是基于學生個體差異而展開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大多是為了更好地結合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學習基礎來進行合理分層,在此期間教師需要為不同層次學生設定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及內容,同時采用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方法以及課后輔助策略來開展教學,這樣能有效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保障,進一步優化數學教學模式、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品質。
二、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明確分層模式,確定分層目標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得以有效應用,教師在分層教學實施之前,一定要先對各個階段分層教學目標進行明確,這是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明確自身學習方向的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做好相應的分層工作,對分層目標進行明確,立足于學生實際來做好相應的分層。例如,對于班級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基礎知識教學、復習鞏固為主,引導學生打好數學學習基礎;而對于班級數學成績較為優秀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強化學生知識儲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為主,這樣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夠得到發展。此外,教師在明確分層目標的時候,還需要注重兩個問題,一是要考慮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基礎、潛能,而要想實現這一點自然需要強化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數學學習情況;二是要考慮到學生的動態以及發展性,明白分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來及時進行分層調整,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分層教學效果。以“等比數列”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數學基礎來為學生錄制不同層次的微視頻,在課程實踐過程中以借助觀看視頻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出不一樣的教學任務,從而有效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效果。
(二)知識點分層,提升教學靈活性
中職學生大多自我控制力、自學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下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自然需要強化對于學生的監督與控制,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進行中職數學教學的時候,還需要注重知識點分層,借此來完善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分層教學法應用效果。例如,教師在“三角函數”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即可在預習過程中將基礎知識理解作為教學重要內容,如角的概念掌握、弧度制、三角函數定義等基礎性內容,這能強化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而學生也能在教師有效引導下探索三角函數奧秘。此外,教師在課程實踐期間可先帶領學生回顧預習的基礎知識,然后再結合學生實際分層來進行點撥、拓展以及延伸,通過深層次的內容,有效引導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數形結合思維得到發展和進步,從而有效提升分層教學內容合理性,提升數學教學靈活性與針對性。
(三)數學教學過程分層,提升教學針對性
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進行中職數學教學的時候,還可以在課程實踐期間注重教學過程分層,這也能進一步提升教學針對性,讓學生在分層教學課堂上得到發展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合理設計教學梯度,在課程實踐期間借助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立足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來開展由簡到難、由淺到深、由靜態到動態的數學教學,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重難點的感知與理解。在分層教學實踐期間,對于一些數學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強化對于學生學習盲點的講解,讓學生能夠真正在數學課堂上打下較為良好的數學基礎。而且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低層級學生知識水平,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借助穿插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學生數學學習實際,以此有效解決數學教學難題。除此之外,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數學教學重難點內容的時候,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拓展自身思維,利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來引導各個層次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這樣就能有效促使一些邏輯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思考與探究,從而有效提高分層教學效果。在分層教學實踐期間,教師還需要盡可能避免教學內容設置得差異過大,在課程實踐期間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讓高層次學生能夠做好課程內容復習及鞏固,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探索,而且還可以在分層教學實踐期間構建出和諧的教學氛圍,以此來有效提高學生課程學習興趣。
(四)課后作業分層,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應用分層教學法對中職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后作業分層,這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讓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作業及練習本就是數學教學重要環節,而課后作業分層設計則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為此,教師在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最好是結合不同層次學生訴求來設計不同難度級別的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層級學生數學學習需求,避免基礎較弱的學生因為作業難度過大而失去學習自信心;也需要避免基礎較好的學生因為作業過于簡單而失去自主探究及思考的興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分層教學實施效果。以“等比數列”為例,教師在完成課程講解之后可為學生分層布置課后作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來設計出不同層次的作業,對于低層次學生可以將作業設計出理解與掌握基礎等比數列概念,讓其能夠簡單運用通項公式即可;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讓學生就通項公式進行拓展應用,鼓勵學生借助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五)實施分層互動,相互交流學習經驗
教師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進行中職數學教學的時候,需要兼顧全體學生數學學習訴求,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完全依賴于教師一人努力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同樣也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參與,教師在教學課堂上可以實施分層互動,讓各個層次學生進行分享交流、思維碰撞,這樣既能有效提升分層教學法實施效果,同時又能讓各個層次學生在互動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與解決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分層教學實效。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將不同層次學生劃分為幾個合作學習小組,然后讓各個小組成員進行思維互動及交流,這樣就能讓學生在互動及交流過程中得到成長和進步,從而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果。
(六)注重數學考核以及教學評價分層
在應用分層教學法進行中職數學教學的時候,除了上述幾點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數學考核以及教學評價分層,這也是有效提升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手段??紤]到不同層次學生素養及數學基礎差異顯著,教師在進行數學考核及檢測的時候自然也需要分層進行,結合學生不同層次來制定出不一樣的數學考核標準,這樣才能提升考核針對性。例如,教師可以在考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基礎試題、提高型試題以及考察思維能力的綜合型試題,這樣不同層次學生均能夠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為之后針對性教學打好基礎。此外,在教學評價期間也需要結合學生層次來進行分層評價,這樣也能進一步提升分層教學實效。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而且對教師教學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在中職數學教學課堂上,準確了解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以及智力水平,然后立足于學生數學學習基礎來做好相應的分層工作,基于此來合理開展分層教學,這樣才能真正有效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果,為學生數學能力發展以及數學知識掌握提供良好環境,同時還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訴求,最大程度提升數學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