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 陳彥彥 陳圓圓


[摘 要]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面向學習者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學習服務,通過智慧端對整個教學過程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使得教學設計更加精細化,師生互動更加立體化,個性輔導更加精準化。文章在對智慧課堂內涵剖析的基礎上,結合成人英語學習的特點,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以期為遠程教育的英語教師開展智慧課堂教學實踐提供借鑒,達到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大數據;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1)01-0021-05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崛起,帶動了教育的快速發展。智慧教育是“互聯網+教育”的新形態,是智慧時代所呼喚的與時代相匹配并以引領時代為己任的新教育[1]。新時代的教育背景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課堂便應運而生。近幾年來,國內一些學者從不同的維度對智慧課堂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學模式的設計[2]、教學策略的設計[3-4]、智慧課堂的構建與應用[5-8]。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創新與運用,數據在智慧課堂的核心作用也日益凸顯,受到不少學者的關注。經梳理與分析發現,目前基于數據的智慧課堂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型的建構[9]、課堂數據的采集與分析[10-11]、數據挖掘分析與應用[7] [12]、生態系統的構建[13]等方面。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以中小學生、中職院校及普通高校的在校生為研究對象,而圍繞成人學習者在大數據環境下所開展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則比較少。基于此,本研究在對智慧課堂內涵剖析的基礎上,結合成人英語學習的特點,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以期為遠程教育的英語教師開展智慧課堂教學實踐提供借鑒,達到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智慧課堂的內涵
智慧課堂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把傳統的課堂信息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了立體化交互與個性化教學的全新課堂生態。關于智慧課堂的內涵解讀,通過對文獻梳理與歸納,研究發現:一是基于教育教學的視角,聚焦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智慧的有效生成;二是基于信息化的視角,強調新媒體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目的在于創設高效、智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智慧成長。劉邦奇[6]提出,從教育教學和信息化兩種視角對智慧課堂進行理解,兩種視角的認識其實是緊密關聯的,而不是孤立的。其根本目的均為了促進“知識課堂”向“智慧課堂”轉變,提升學生的智慧能力。文章對于智慧課堂的研究是基于后者的視角,認為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支撐, 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和“云+端”的運用,實現成人英語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教學效果可視化,構建大數據環境下的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成人學習者英語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終達到課堂教學智慧生成的目的。
二、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構建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人文英語(3)是國家開放大學人文類專業(專科起點本科)的一門公共英語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一定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讀、聽、說、寫、譯能力;應能熟練使用其中的2000個左右詞匯及其常見短語或固定搭配,以及一定量的職場相關詞匯和短語,了解相關職業活動中最基本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能在涉及法學、社會工作、漢語言、教育等專業的職場活動中進行基本交流;使學生接觸并了解與職業相關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在人文活動中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實際能力。
在實際教學組織過程中,公共英語作為主要基礎課程,具有人數多、范圍廣、影響大的特點,網絡學習與面授輔導又各自為政,教學設計相互割裂,教學過程難以落實,學生的學習沒有真正發生等問題相繼出現。將智慧課堂引入人文英語(3)課程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課前精心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中立體互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課后精益輔導,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從而促進學生智慧學習的有效發生。因此,開展成人英語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很有必要。
智慧學習平臺為智慧課堂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國開學習網和開放云書院APP承載了豐富的全媒體教學資源,討論區欄目便于師生線上互動,學生在平臺的學習所產生的數據有助于教師及時診斷學情并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實現個性化教學的精準服務。同時,還可以依托QQ群、微信等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推送和師生互動等,因此,人文英語(3)課程實施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具備可行性。
(二)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的設計與組織按照“導—學—練—評”的教學思路,有效落實“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的教學理念和目標,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以滿足學習者多元性、個性化、智慧化發展的需求(如圖1所示)。在此基礎上,本研究提出了成人英語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如下頁圖2所示),包括課前階段—大數據促進教學設計的精細化、課中階段—大數據提升師生互動的立體化、課后階段—大數據助力個性輔導的精準化三個教學環節。而貫通課前、課中與課后的教學數據流的生成,使得以數據驅動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個性化輔導等教學流程更加精準化、精細化和精益化[14]。
1.課前階段:大數據促進教學設計的精細化
智慧課堂的教學對策離不開可視化的數據及學情分析,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征及學習需求,有利于教師及時地調整教學進度與難度,使教學對策更加數據化和科學化[15]。課前階段,首先要對成人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在此基礎上,準備教學內容的設計并細化知識體系。然后,根據將要授課的內容,利用國開學習網或者微信小程序等學習平臺與通訊工具提前推送微視頻和PPT(包括三個語言技能專題:閱讀技能、言語交際與寫作技能),預習測試等多元化英語助學資源,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習平臺實時采集的學習者瀏覽學習資源次數、觀看視頻時長、完成預習測試等在線學習行為數據,有助于教師分析學習者學習行為特征,梳理學習者知識盲區和評估學習者學習效果。學習者也可以在學習平臺互動答疑區、微信群或QQ群提出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展開討論與交流。最后,教師在綜合學情的數據分析基礎上,優化教學設計,制定出精細的教學方案,實現以學定教的目的。
2.課中階段:大數據提升師生互動的立體化
智慧課堂的面授階段,以大數據呈現的學習者學習行為特征為支撐,教師可以準確地組織教學活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智慧課堂的高效化。首先,以學情分析結果為基礎,以提高學習者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為抓手,采取豐富的語言情景創設形式,選擇學習者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教學知識點。如在言語交際專題課上,利用國開學習網或者雨課堂(微信小程序)以富媒體形式呈現不同的語言情景,讓學生體驗真實語言交際的發生過程,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然后,教師將具體的教學活動情境化,布置新任務,通過小組競爭的形式,模擬角色進行言語交際的操練,或者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對閱讀理解或段落寫作的相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習者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通過“ 做中得學”的方式來培養學習者在人文活動中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平臺數據獲取學習者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就反饋的知識重點進行集中講解,學習者可以利用雨課堂的“彈幕”功能,進行提問和回答,以促進師生互動的立體與高效。最后,為了檢驗語言技能專題課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發布限時的隨堂測試,學習者利用手機接受測試題并完成提交。根據測試情況的數據,教師能夠快速聚焦高頻錯題,即時評價每一個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并進行錯因分析,幫助學習者答疑解惑,促進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內化。因此,智慧課堂以大數據為支撐的互動教學的有效發生,不但有利于教師隨時調整教學方式與進程,探索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且有助于成人學習者實現 “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增強英語學習的內驅力。
3.課后階段:大數據助力個性輔導的精準化
課后階段,通過國開學習網平臺、微信、QQ群等方式推送一些個性化的英語學習資源,如拓展閱讀、情景對話(學生可跟讀錄音)、寫作范例等,使學習者對面授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習者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作業或自測題,向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習者進行推送,學習者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通過平臺及時提交作業或測試題,教師根據批改情況,及時反饋,達到提供個性化精準輔導的目的。同時,學習者也可以在平臺、微信群或QQ群發表自己的學習感受,教師及時給予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從而保證學習者線上的自主學習持續、有效地進行。更重要的是,此過程動態數據的可視化也有助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與總結,進一步提高個性輔導的精準化。2020年春季學期,英語寫作模塊的智慧課堂教學實踐調查結果表明:92.1%的成人學習者比較認可此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86.4%的學習者表示通過平臺及微信推送的英語寫作的相關教學資源“非常喜歡”,能夠促進課后英語寫作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課后教師相關反饋是否及時方面,85.7%的學習者認為“非常好”,14.3%的學習者認為“一般”,說明教師在這方面存在服務不到位的情況,這是后續智慧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亟需加強的環節;結果還發現,90.5%的學習者認為這種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對于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有明顯的幫助,這表明基于大數據的成人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應用前景較好。
三、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提升對策
遠程開放教育的英語教師一直在探索適應現代信息技術與遠程開放教育深度融合需求下的“六網融通”教學模式改革,基于大數據的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正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大部分成人英語學習者認為目前人文英語(3)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他們形成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信息素養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對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應。但是經過反思與總結,該模式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完善與提升的對策如下。
(一)以學情分析為核心,優化教學策略
成人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相對薄弱,英語學習興趣不夠高,同時又存在工學矛盾、面授課較少等問題,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利用智慧課堂學習平臺或微信等信息技術,在課前階段,教師全面精準地掌握學情,制定合理的分層教學目標,準備個性化的預習資源分層推送。學習者提交個性化預習任務的數據有助于課中階段教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因此,對于遠程教育的英語教師而言,學情分析對于教學設計的制定和教學策略的運用至關重要。
(二)以師生互動為關鍵,加強學習過程的追蹤與監管
立體多元的師生互動是智慧課堂的核心內容,體現在線上線下持續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主題設計多樣化的互動活動,也可以利用隨堂測試、彈幕討論等互動方式,構建多維互動式教學運行體系,以此來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提高活動的參與度。在動態化數據產生的過程中,教師及時地跟蹤與分析,可以直觀地了解每一位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了教與學的質量。
(三)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提升教師的數據素養
教學數據貫穿智慧課堂的整個教學流程,是連接各個教學環節的“橋梁”[13]。隨著互聯網及移動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智慧教學環境下的教學活動會產生海量的數據,如何挖掘隱藏在數據中的教學價值,完善教學實踐,是當今教師面臨的挑戰。可視化的學習行為數據不僅全面反映了學習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習狀態,還記錄了學習者的學習軌跡,教師通過對學習平臺數據的采集、整理與分析,將數據轉換為指導教學實踐的有效信息,從而提高教學決策的準確性。因此,大數據時代遠程教育教師數據素養能力的提升勢在必行。
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面向成人學習者的智能化、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學習服務,通過智慧端對整個教學過程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數據的挖掘與分析,使得教學設計更加精細化,師生互動更加立體化,個性輔導更加精準化。本研究結合人文英語(3)課程教學,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成人英語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的創新應用能力和教學質量,從而提升成人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琳,孫夢夢,劉雪飛.智慧教育淵源論[J].電化教育研究,2017(2):13-18.
[2]卞金金,徐福蔭.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習模式設計與效果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2): 64-68.
[3]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等.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J].中國電化教育,2015(7):49-54.
[4]李袆,王偉,鐘紹春,付玉卿,馮凡,等.智慧課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1): 108-114.
[5]唐燁偉,龐敬文,鐘紹春,等.信息技術環境下智慧課堂構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23-29.
[6]劉邦奇.“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 (10):51-56.
[7]劉邦奇,李鑫.智慧課堂數據挖掘分析與應用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6):41-47.
[8]劉邦奇,李新義,袁婷婷,等.基于智慧課堂的學科教學模式創新與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4):85-91.
[9]晉欣泉,田雪松,楊現民,等.大數據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建與課例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8(6):39-45.
[10]王冬青,韓后,邱美玲,等.基于情境感知的智慧課堂動態生成性數據采集方法與模型[J].電化教育研究,2018(5):26-32.
[11]王冬青,韓后,邱美玲,等.基于智慧課堂動態生成性數據的交互可視化分析機制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9(5):90-97.
[12]孫曙輝,劉邦奇,李鑫.面向智慧課堂的數據挖掘與學習分析框架及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18(2):59-66.
[13]晉欣泉,邢蓓蓓,楊現民,等.智慧課堂的數據流動機制與生態系統構建[J].中國遠程教育,2019(4):74-93.
[14]楊現民,唐斯斯,李冀紅.發展教育大數據:內涵、價值和挑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6(1):50-61.
[15]李新義,劉邦奇.基于建構主義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 (6):44-48.
[作者簡介]宋陽,安徽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第二語言習得、現代遠程教育;陳彥彥,安徽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 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陳圓圓,安徽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 文化與翻譯、英語教學。
[責任編輯 楊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