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飛
摘要:在現代發展過程中,相應轉變了地質工作理念,開始朝著優質服務方向發展,不斷創新地質勘查工作。水工環地質勘查屬于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會直接影響社會生產與生活。注重轉變該項工作的研究方向,堅持水工環地質勘查目標,實現勘查工作與社會體制改革的統一發展。此次研究重點闡述水工環地質勘查問題,希望能夠全面提升勘察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工環地質勘察;問題及建議
1、基于環境保護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內容
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呈現快速增長的狀態,其中不免會通過犧牲生態環境來提高社會生產力,這種方式嚴重影響了人們生活的質量,并且不利于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范圍涉及比較廣泛,無論是生態科學發展方面,還是城市化建設方面,都離不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在新時期,地質勘察工作的研究重點變為地質與生態,加強了對環境地質,工程地質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以此充分了解當前資源的使用情況,變化趨勢和發展前景。尤其是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加以重視,要針對性的采取可行性的解決措施,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地質勘察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對周邊的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同時還可能會對當地的地下水資源,土地資源等方面造成不良影響,最終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此外,由于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工程量較大,在施工期間采用的設備與技術方法一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則會增大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的幾率。
2、水工環地質勘查的常用技術
2.1電法勘探技術
該項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勘查工作中,屬于水工環地質勘察的重要技術。電法勘探技術,將礦物質與巖體的電磁學性質作為基礎依據,涉及到礦石介電性、電導性和磁導性。電法勘探技術包含高密度電法和激發極化法,可以深入分析地區地質情況,處理地質應用問題。
2.2載波相位差分技術
該項技術主要是向接收機發送基準站的載波相位,之后進行求差解算坐標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可以滿足地形測圖與工程放樣需求,相應提升地質勘查效率,所以該項技術對于水工環地質勘查的作用比較大。
2.3全球定位技術
全球定位技術屬于動態化定位技術,屬于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可以有效作用于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中。全球定位技術通過測量載波相位法,全面收集數據信息,聯合導航定位系統可以提升勘測結果的準確性,所以應用范圍比較廣。
2.4水質測試技術
現階段,國內外所應用的試驗測試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分析法和化學分析法,不同分析方法不屬于相互孤立狀態,而是按照實際情況與需求,聯合儀器分析與化學分析特點,選擇適宜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員應當掌握不同方法的操作技術,將物理與化學性質作為基礎,采用特殊儀器進行分析測試。當前所常應用的水工環地質測試技術包括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電化學分析法、原子熒光光譜法[1]。
3、水工地質勘查產生的影響分析
3.1自然環境影響
從本質上看,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與自然環境的關聯性比較強,在開展挖掘與勘探工作時,必須分析可能產生的影響問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在開展勘查工作時,可能會破壞地表植被,損害土地資源,無法確保地質勘查工作的生態性和綠色性。正是由于存在開挖與勘察操作行為,會嚴重污染地下水,極易引發水文地質問題與地下水失衡問題,干擾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完成水工環地質勘探工作后,不注重處理收尾工作,也會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對區域居民的安全影響比較大,還會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2]。
3.2社會環境影響
在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應用到土地資源,可能還會建設勘察所。在完成地質勘查工作后,不再應用勘察所,相應加大土地占用率,造成嚴重浪費,產生社會環境影響。勘探人員沒有合理利用地表資源,極易引發水土流失災害,從而導致區域內河道堵塞。部分人員在開展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時,不注重保護歷史遺跡,極易產生破壞影響,造成嚴重損失。所以必須注重水工環地質勘查工作所造成的社會環境影響,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護[3]。
3、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災害及勘察問題
3.1 地下水位下降和潛水位上升
目前,地下水位下降是水文地質災害中常見的問題,這一問題對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使其內部材料斷裂,不僅會導致經濟的損失,甚至可能會出現人員傷亡的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為的因素而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3.2 潛水位上升危害巖土工程
潛水位上升可以引起很多巖土工程問題,主要表現在(1)潛水位上升后,導致土壤出現沼澤化,鹽漬化,從而改變巖土的物理性質,增強巖土和地下水對建筑材料的腐蝕。(2)潛水位上升后,原來干燥的巖土被水飽和,軟化,降低巖土抗剪強度,可能誘發斜坡,岸邊巖土體產生變形,滑移,崩塌失穩等不良地質現象。(3)潛水位上升,可能使洞室淹沒,還可能使建筑物基礎上浮,危及安全。
3.3 缺乏水文分析
在地質勘察工作中,只有做好水文分析工作,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巖土工程危害的出現。但是,在實際的地質勘察工作中缺乏水文分析,就工程角度而言,沒有根據自身的特點針對性的選擇水文地質材料,也沒有對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測,使得地下水位在運行過程中對巖土體以及建筑物造成不利的影響。
4、基于環境保護下優化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建議
4.1 完善相關的水工環地質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規
針對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相關部門應當加以重視,并且完善相關的水工環地質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規,同時,應當建立完善的評估與審核機制,對地質勘察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與審核,規范有關地質勘察部門的工作行為,要求其始終把環境保護放在地質勘察工作的首位[4]。
4.2 科學處理地質工作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
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經常會產生廢氣,廢水等各類廢棄物,并且在勘察過程中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還可能會造成噪聲污染。因此,要求在進行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時,必須科學處理地質工作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在進行地質勘察工作時,堅持節約用水的原則,以此減少廢水的排放,在處理廢水時,必須進行處理之后再排放,嚴禁直接排放廢水,污染其他干凈的水源。同時,不能隨便放置廢棄物,減少土地資源的占用,在廢氣處理時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避免有害物質對空氣造成污染。此外,應當設置綠化帶對噪聲與粉塵進行隔離,將居民生活區與工作區隔離,以此降低噪聲污染和粉塵污染。
4.3 保證地下水位和潛水位正常
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程中,需要格外重視地下水位以及潛水位是否正常,如果地下水位以及潛水位不正常,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工環地質勘察工程的質量。因此,為了保證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有效進行,針對于潛水位問題,要加大引水管道以及給水管道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管道出現滲漏,要及時修復。而對于地下水位問題,為了避免地下水位下降的問題發生,有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地下水抽取以及采礦的管理力度,如若發現違規操作,要立即糾正并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也要加強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從而有效避免工程施工存在各種隱患。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巖土水理性質的分析和研究,因為巖土水理性質也與地質勘察工有著密切的關系。水理性質的分析工作主要包括透水性,持水性等分析,相關研究表明,水理性質除了能夠改變巖土強度外,還影響著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對此,要加大水理性質的研究力度,通過對其的分析,測試,得出準確性的數據,保證地下水分析的真實性,從而提高地質勘察工作質量[5]。
4.4 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
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難免會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能夠有效降低地質勘察工作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應當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將工作責任具體細分至每個人,制定相應的補償對策與方法。同時,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結束之后,有關部門與負責人應當第一時間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工作,保障當地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5、結語
綜上所述,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必須建立在環境保護下進行,減少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污染,這就要求了必須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科學處理各類廢棄物以及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鄒芳勇,龔瑤.水工環地質勘察及遙感技術在地質工作中的應用探究[J].科學與財富,2019,24(26):366.
[2]萬鵬.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3(29):3444.
[3]梁亞蕊,賈蕊蕊,王利紅.基于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9,31(10):249-250.
[4]施偉和.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0(5):3709.
[5]伍愛平.環境保護大背景下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要點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16-117.
內蒙古科泰勘測有限公司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