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闖 付建梅 高娜 白潔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環法在內分泌科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內分泌科執行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將該階段100例患者納入對照組;2020年1~10月內分泌科執行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將該階段100例患者納入觀察組。比較兩個階段的護理質量評分。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高于對照組評價分數(P<0.05)。PDCA循環法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護理質量評分(P<0.05)。結論:在內分泌科護理管理中執行PDCA循環法,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關鍵詞:PDCA循環;內分泌科;護理管理
PDCA循環是一種質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最早在美國被提出,分別包括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處理)四個環節,分階段式的進行質量管理。在執行該管理模式的過程中,需根據目標制定明確的工作計劃,嚴格監督計劃的執行,并定期檢查執行成果,總結問題,最后處理問題;未能在這一流程中處理的問題進入到下一個循環中,如此循環往復[1]。如今,在醫療護理工作中,為了使患者多樣化、差異化的需要得到滿足,應不斷優化護理工作細節,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素質。PDCA循環法開始應用于護理管理工作中,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工作模式,提高全員的工作素質,為患者帶來更加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是PDCA循環的核心目標。醫院內分泌科室在護理管理工作中建立了PDCA循環管理方法。本研究分析PDCA循環法在內分泌科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12月內分泌科執行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將該階段100例患者納入對照組;2020年1~10月內分泌科執行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將該階段100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內分泌科護理工作者16名,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5名,護士8名;年齡25~49歲,平均(36.41±2.28)歲;內分泌科工作年限2~13年,平均(4.25±3.69)年。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67例;年齡32~62歲,平均(48.24±2.56)歲。觀察組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齡29~-66歲,平均(48.25±3.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護士長通過日常巡查,通過收集患者反饋建議等方式總結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制定對策。
PDCA循環護理管理模式:(1)Plan(計劃)。結合內分泌科護理工作的細則制定工作計劃和目標。進一步規范護理操作流程,提高護理安全。在為患者用藥和輸液前先進行過敏試驗;對危重癥病人加強監控;對待新轉院的病人做到密切監護;在患者人數較多的時段注意工作細則,防范疏漏,杜絕差錯事件。預防銳器傷害的風險,提高穿刺成功率,減少穿刺造成的感染、疼痛;能夠正確使用、存放醫療安全器械,正確進行自我保護。優化護理服務,能夠從用藥護理、衛生護理、心理護理等多角度滿足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優化住院體驗[2]。(2)Do(執行)。執行期間,對護士進行護理操作培訓、護理風險培訓、主動護理理念及人性化護理理念培訓,學會調節工作壓力。制定嚴格、完善的護理工作機制。護士長和主管護師輪換跟班,對新上崗護士及有工作情緒的護士重點管理,要求為患者提供去情緒化服務。合理調班,交接班時做好交接,患者人數較多的時期增加排班。如果護士因個人原因造成護理差錯,追究其個人責任。對科室內損壞、殘缺的醫療設備進行更新,引進新設備時組織護理人員統一學習操作方法,制定銳器損傷后的緊急處理流程。優化護理工作細節,要求護士長嚴抓細節性工作,做到地面、桌面、門窗、墻壁光潔。護士不穿硬底鞋,進出病房做到說話輕、開門輕、動作輕,不在病房內外大聲講話。及時更換病床上的床頭牌,認真核對患者信息,發藥前反復確認信息。堅持執行洗手、消毒工作,按要求著裝,對病人物品進行消毒。對高齡患者、危重癥患者給予更加嚴密的監視和周密的護理,增加病房巡視的頻率。盡可能滿足患者需求,在與患者溝通時堅持微笑服務,保持耐心、細心的工作態度,不斥責患者,對部分患者給予心理必要的疏導。通過定期組織座談會、模擬訓練活動等方式,在內部促進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3]。(3)Check(檢查)。護士長作為主要負責人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主管護師分管各項工作的檢查。護理人員同時也進行自查和互查,以既定的工作標準來評價自身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相互之間監督,舉報問題。每月召開一次總結性會議,對近期出現的護理工作問題進行總結,抓典型,對出現嚴重工作失誤的護士進行處罰和二次培訓。對于長期表現的優秀的護理工作者,將其組織起來,構建一支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專門負責督查工作。對每名護理人員的考核結果將與其薪資待遇、晉升、職稱評價相掛鉤,制定激勵和處罰機制,與工作要求相結合,每觸犯一條,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4)Action(處理)。在總結性會議中,將近一階段出現的患者投訴、護理差錯事件及護士受處罰問題集中討論。主要問題包括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不足,緊急事件處理能力不強,對患者的服務態度需要進一步優化。交接班時,工作交接不詳細,工作記錄混亂,不能滿足患者的差異化需求。經采取執行措施后,患者投訴減少,出現護理差錯事件的幾率降低,但在護理文書書寫的規范性以及護理服務的主動性上還存在不足,將該問題納入到下一階段的計劃中解決。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評價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整體護理、專科操作技術、護理文書書寫4項,每項總分為100分,根據護士長及主管護師的工作抽查結果進行評分,分數越高提示護理質量越高。參與問卷調查的患者填寫問卷,問卷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5分,總分100分,總評分越高提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0.0統計學軟件系統進行數據統計和計算,采用(±s)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采用%表示計數數據,行χ2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2結果
2.1 不同護理管理模式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PDCA循環法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與常規護理管理模式的護理質量評分相比明顯較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16±2.12)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9.54±1.83)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我國醫療發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醫療科技和課題研究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礎上,護理服務也開始追求更高的水準。當今患者對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與過去相比有明顯提高,因此,護理人員只有追求護理工作的嚴謹、細致,才能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內分泌科室接收的患者具有病情復雜多變,需求多,病情類型多樣的特征,護理工作的內容也更加繁雜,對護士的專業能力及素質都有更高要求。通過收集患者的反饋建議,了解患者投訴及工作監督,可以發現科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明顯問題,進一步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PDCA循環法通過周而復始的重復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四個環節,能夠不斷發現工作中的新問題,解決問題。使工作質量能夠呈階梯式的上升,這種質量管理方法如今已經開始應用于各個工作領域中。在護理管理中,計劃階段主要為制定這一階段的工作目標,確立基本方針,制定總的工作規劃。在執行階段,根據制定出的方案采取具體方法,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對采取的方法進行靈活調整,但需始終圍繞總目標和計劃。在檢查階段,必須分清對錯,總結效果,找出問題和原因。最后在處理階段,需明確最初計劃的達成情況,以及部分沒有達成的目標是受到哪些問題的影響,將暴露出的問題和沒有達成的目標放到下一個循環中去解決,這就是PDCA循環的完整流程。
在內分泌科的護理管理中,執行PDCA循環法需要全體護理工作人員的配合,護士長負責主要的監管工作,主管護師負責分管工作。具體應當采取護士培訓、組織實訓活動、制定獎懲機制、完善工作細則等措施。制定的工作細則需要參考患者的反饋和建議,盡可能挖掘出當前工作中的漏洞,補充細節。通過懲罰、獎勵等方式增強護理人員配合工作的積極性。
本研究中,內分泌科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下,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及護理質量評分均低于實施PDCA循環法后,證明PDCA循環質量管理方法對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卓有成效,建議推廣。但在執行過程中,需要結合科室內的具體工作要求,對各個階段的工作方法進行優化,尤其要創新執行、檢查的方法,才能不斷在循環執行的過程中解決新問題,一味的重復同樣方法可能會影響最終效果。
參考文獻
[1]熊真真,袁麗,葉子溦,等.PDCA循環結合項目管理法在內分泌科持續護理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15):1858-1860.
[2]周利琴.PDCA循環在內分泌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142-144.
[3]王琳琳.PDCA循環在內分泌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8(1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