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榜全
【摘 ? ?要】高中階段的學習面臨更多的科目、更難的知識,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時間緊、任務重。當下,高中物理教學中一直存在不少難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為了消除這些不良問題的影響,高中物理教師就要學會針對現狀進行改進。
【關鍵詞】高中物理 ?問題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29
高中物理學習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老大難”問題,這也造成很多學生物理成績一般,學習總體水平得不到提高的現狀。面對這一教學困境,教師不能坐以待斃,要及時做出改進才能遏制這種不良勢頭的發展。下面將從三個方面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過于被動。要想達到高效的學習效率,除了需要教師的傾囊相授,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這一點卻很難達到。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上更多占據了主導地位,課時是有限的,一方時間多就會影響另一方,這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發言機會少,學習自主性逐漸變弱。再加上高中生學習壓力大,課下都在不斷地刷題,更多時候對知識是回顧,少有人會進行預習,這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也沒有想法可以發揮。長此以往,學生的物理思維得不到培養和發展,只會變成千篇一律的學習機器。
2.學生興趣薄弱。物理在很多學生的印象里是難和枯燥的形象。這兩者通常是相關聯的,高中物理學習中有大量的公式、概念和計算,讓不少學生都很頭疼。面對這樣枯燥的科目,學生上課沒有興趣,聽課變成一種強撐;課下做題需要耗時很久,因為不懂不會,有時還會出現抄作業這種惡習。面對這種學習現狀,教師必須做出改進。
3.總結不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新知識的講解,對舊知識主要以練習為主。但是知識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一味只靠練習進行查漏補缺不但耗時久,對時間緊張的高中生來說也極為不利。因此,需要學生及時總結,及時回顧,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但是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還并不成熟,再加上教師對這方面的教學不足,導致學生又一短板的出現。
二、高中物理教學對策研究
1.明確學生角色定位。雖然教學中存在學生課堂過于被動的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舊的教學方式就完全是錯誤的。作為教師,想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多為學生講解知識,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模糊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造成這種情況。對此,教師首先要對自身做出反省,回顧自己的課堂是否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重新樹立學生才是課堂主體這一正確觀念。其次,教師需要一些教學策略進行輔助。
第一,教師要重視學生預習階段的學習。很多教師考慮到為學生減負或是覺得學生會自覺完成,通常沒有將其列入規定作業,也不會檢查完成情況。這使得有些學生壓根忽略了這一學習步驟,而沒有提前預習功課,上課時經常出現跟不上教師思路的情況,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下降。對此,教師可以適當加入一些預習的考核,例如上課之前進行課前測驗;還可以與家長多溝通,看學生是否按時完成了預習作業;除了督促,教師還要做好幫扶工作,告知學生如何對新課進行學習,有問題的地方可以嘗試進行怎樣的推斷,以及之前的學習內容中是否有可以借鑒的地方等。這樣學生才能在預習中真正有所得,之后在課堂中也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問和學習,這將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在課堂中要給學生機會。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擔任“小老師”進行教學,或是實驗時讓學生作為小助手對教師進行輔助。有了這樣的展示機會,學生要想表現良好,必然會積極尋找資料,而這樣的行動也就幫助學生達成了主動學習的目的。
第三,教師要學會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留白。以往教師把課堂安排得太滿,殊不知過猶不及,知識太多會讓學生難以全盤接收,既浪費了時間還沒有效率。對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狀態,學生差不多理解之后再繼續進行。還可以留出時間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討論解決,這樣才能達成高中物理課堂中高質量的教學。
以上措施都強調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要自己主動地思考與參與課堂,而教師則作為一個引導者,向學生傳遞經驗與方法。這樣的改進更能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2.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對物理興趣薄弱還因為教師教學實在太過單一,只依靠課本教學,時間一長,學生自然會產生無聊感,繼而就會導致走神、敷衍這些不良學習態度的產生。對此,教師可以從教學方式入手進行改進。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活潑生動的課件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興趣,而且對于一些知識的講解也很有幫助。例如學習電荷、磁場這類抽象知識,教師可以用動畫的形式為學生演示,能更方便學生理解。其次,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生活趣像。比如,當拿手機拍攝人和風景時,通常我們只能聚焦一個事物,此時另一個事物就會相對變暗,這是為什么呢?通過這樣的問題先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之后再為學生解惑,其實這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繼而對這一原理的發現和內容進行闡述,學生更能聽得進去。另外,教師還可以多在課堂中引入物理實驗。動手操作和親眼觀測帶來的沖擊力永遠強過課本,而這樣新奇的方式也更能讓學生關注。當然在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的操作安全,這樣才能實現效果的最大化。
無論什么時候,興趣都是驅動學習發展最好的動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結合學科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改善,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備課,課堂上必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重視總結方法教授。學習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條:溫故而知新。學生對總結不精通,不能很好地發揮這一作用時,就需要教師“出馬”了。教師可以為學生傳授一些總結方法,例如思維導圖法,這一方法能有效地將大量知識串聯起來,方便學生及時查找,也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利用此方法,學生能很好地對知識進行總結,除了對知識的總結,平常學生練習時,也可以采用錯題本的形式對題型進行總結。根據題型、考察范圍等對錯題進行分區,記錄好錯誤原因,定期重做檢驗,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有效幫助學生回顧總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其實物理學科要想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并不是全無辦法,重點是教師要學會利用巧思,結合內容,積極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如果能在物理課堂上做到明確學生角色定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重視總結方法的教授,相信對高中物理現存的問題將會大有改善,學生的成績也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建芳.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讀寫算,2020(22):113-114.
[2]董林偉.淺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知識文庫,2021(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