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數(shù)學概念教學是“雙基”教學的核心,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足夠重視。那么如何上好一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呢,本文以“圖形的相似”的概念教學為例,采用問題串的形式并且合理的借助信息手段(人教數(shù)字教材,微課,大小屏互動),從而打造一堂高效概念課。
關鍵詞:概念教學;微課;問題串;大小屏互動
一、教學設計簡述
(一)導入新課
觀察兩面國旗,是我們學過的全等形。全等形這一章我們是怎樣研究的呢?
教師展示研究全等形一章的知識框圖,先學習全等形——接著學習特殊的全等形,全等三角形——進而研究全等三角形的定義、性質、判定。本章我們也將類比全等形的學習方法來研究。
繼續(xù)觀察國旗,我們發(fā)現(xiàn)國旗中有大五星和小五星,我們把這樣的兩個圖形叫做相似圖形。——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fā)。相似圖形這一章的學習思路都將類比全等形這一章,也是由一般到特殊來研究。通過形國旗中大小五角星引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圖形的相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更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
(二)探究新知
問題1:觀察下列四組圖片,你能試著歸納什么是相似圖形嗎?
學生回答:形狀相同,大小不同的兩個圖形叫做相似圖形。
教師追問:兩個圖形相似,大小一定不相同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演示。
教師演示人教數(shù)字教材中4幅圖的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教師進而歸納總結:大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我們只把形狀相同的兩個圖形叫做相似圖形。教師板書相似圖形定義。
教師追問:相似圖形和全等圖形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相似圖形只有形狀相同,全等圖形是形狀、大小都相同,所以相似圖形包含全等圖形。
教師總結:全等圖形是一種特殊的相似圖形。
設計意圖:幾組生動的圖片,讓學生自己歸納出相似圖形的定義,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相似圖形的特征,進而說明全等圖形和相似圖形的關系。
問題2:兩個圖形相似,怎樣由其中一個圖形得到另一個圖形呢?
學生回答:讓幾名同學嘗試回答,學生不難得出正確結論——放大或縮小。教師演示人教數(shù)字教材動畫,讓學生直觀感受這種操作。并總結:兩個圖形相似,其中一個圖形可以看作由另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得到。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相似圖形之間可以通過放大或者縮小得到,發(fā)展學生從多種角度看問題的意識.
生活中也有很多相似圖形的例子,讓我們了解一下——觀看“膠片電影”的視頻。
教師總結,膠片電影的膠片和看到的電影畫面就是一組相似圖形。同學們可以舉一些例子嗎?
學生回答:同一張底片洗出來的不同尺寸的照片,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例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加深理解兩個相似圖形之間的關系.
學習了什么是相似圖形,下面我們來研究特殊的相似圖形——相似多邊形
問題3:什么是相似多邊形呢?
學生回答:形狀相同的多邊形叫做相似多邊形。
教師追問:那我們怎樣刻畫多邊形的形狀相同呢?我們知道在研究多邊形時,我們研究他的角和邊這兩個要素。那么,同學們思考,多邊形的角和邊滿足什么條件,就能刻畫出兩個多邊形形狀相同,進而說明他們相似呢?
學生回答:角分別相等,邊的比值相等。
教師加以點評:滿足這兩個條件就可以得到兩個多邊形相似。邊的比值相等是怎樣一種數(shù)量關系呢,我們通過看視頻了解一下。
觀看“成比例線段”微課。
通過微課,我們發(fā)現(xiàn)線段成比例,指的是線段的比值相等。那么對于兩個形狀相同的多邊形,如果它們的角分別相等,邊的比值相等,就可以說成邊成比例,那么這樣的兩個多邊形叫做相似多邊形。
定義中的邊成比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shù)量關系,我們把它就叫做相似多邊形的相似比。教師板書相似比定義。
二、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數(shù)學概念是構建數(shù)學理論大廈的基石,是導出數(shù)學定理和數(shù)學法則的邏輯基礎,是提高解題能力的前提,是數(shù)學學科的靈魂和精髓。因此,數(shù)學概念教學是“雙基”教學的核心,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足夠重視。
那么如何上好新課標下的數(shù)學概念課呢?現(xiàn)結合本案例,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三、結合案例談看法
1.采用問題串的形式
由于數(shù)學概念具有抽象性,因此,很多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覺得數(shù)學概念生硬,不好理解,甚至造成混淆。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一旦處理不好,便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問題串是現(xiàn)階段較為新穎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對激發(fā)學生興趣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對圖形的相似這一節(jié)概念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問題串的形式,避免了以前的老式概念教學模式——教師直接給出概念。而是本節(jié)課從始至終設計了四個問題。每個問題層層遞進,從揭示什么是相似圖形,相似圖形是怎樣產(chǎn)生的,進而揭示什么是相似多邊形以及相似多邊形的性質。學習時逐層深入,符合學生的思想認知發(fā)展水平。并且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題地位,充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實現(xiàn)對問題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以及思維的創(chuàng)新,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一堂課下來,感覺比每次都要輕松。這可能就是源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單單只是生硬的背下來,而更多是因為通過對課上問題的獨立思考,內(nèi)化于心的一個狀態(tài)。
2.合理的借助信息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下的一種趨勢,作為教師,我們要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手段,不能為了使用而使用,一定要讓多媒體的最佳效果完全深入課堂,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益、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營造高效課堂,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本節(jié)課屬于相似圖形這一章的開篇課,又是一堂讓人感覺枯燥的概念課,結合種種特點,我精心的將信息化手段融合到我的課堂中。
(1)人教數(shù)字教材中的動畫演示;(2)觀看“相似圖形”的視頻實例;(3)制作了“成比例線段”的微課;(4)合理使用大小屏互動.
以上,任何一種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只要是使用合理,恰當,都可以輔助我們的課堂教學,對我們的教學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于以上兩點,我認為這就是本節(jié)概念課取得初步成效的原因。在以后的概念教學中,我會繼續(xù)探索,巧妙設計問題串,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合理使用信息化手段,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