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何茜冬 葉云 唐妍 王晶晶
了解自然周期卵泡發育中甾體激素的合成和不同性激素的相互轉化是掌握生殖內分泌的基礎。性激素的合成途徑遵循兩細胞-兩促性腺激素學說[1]。為進一步了解自然周期卵泡發育的激素特點。本文回顧性分析了自然周期人工授精助孕的患者,以期了解自然狀態下卵泡發育激素變化。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70例自然周期人工授精助孕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IUI日E2水平分為1組(110例,106≤E2<312 pg/ml)、2組(52例,312≤E2<518 pg/ml)、3組(8例,518≤E2<722 pg/ml);根據IUI日P水平分為A組(98例,P≤1 ng/ml)、B組(56例,1
1.5 ng/ml)。納入標準:年齡20~38歲;既往體健,近3個月無激素類藥物服用史;子宮輸卵管造影顯示至少側輸卵管通暢;性激素及甲狀腺功能正常范圍;監測卵泡發育正常。排除標準:排卵障礙;已明確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男方重度少弱畸精癥或無精子癥等。該研究設計及所選病例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自然周期監測方法 于月經第10天開始B超監測卵泡發育及內膜厚度,當優勢卵泡直徑>14 mm開始監測LH試紙,等待自然LH峰。IUI或扳機后48 h確認排卵后予地屈孕酮(商品名:達芙通,Abbott Biologicals B.V.,注冊證號H20170221)10 mg,2次/d,共14 d。
1.2.2 男方精液 實驗室處理后前向運動精子總數≥10×106/ml可行IUI助孕。
1.2.3 妊娠隨訪 IUI后14 d測定血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判斷妊娠,血β-HCG≥10 U/L 判斷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陽性。2周后陰道超聲檢查,提示子宮內有孕囊者判定為臨床妊娠。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各組IUI日LH、E2、P水平、卵泡直徑、內膜厚度及臨床妊娠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1組、2組、3組相關指標比較 2組和3組IUI日E2水平高于1組,3組IUI日E2水平高于2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組IUI日P水平高于2組和3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1組、2組、3組IUI日LH水平、卵泡直徑、內膜厚度及臨床妊娠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A組、B組、C組相關指標比較 B組和C組IUI日P水平高于A組,C組IUI日P水平高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IUI日E2水平高于B組和C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B組和C組IUI日LH水平、卵泡直徑、內膜厚度及臨床妊娠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1組、2組、3組相關指標比較[,n(%)]

表1 1組、2組、3組相關指標比較[,n(%)]
注:與1組比較,aP<0.05;與2組比較,bP<0.05
表2 A組、B組、C組相關指標比較[,n(%)]

表2 A組、B組、C組相關指標比較[,n(%)]
注:與A組比較,aP<0.05;與B組比較,bP<0.05
3.1 IUI日血清E2水平與妊娠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E2最高組并非如作者預計具有最佳妊娠率,適當水平的雌激素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此結論與Ramezanali等[2]報道一致,其認為自然周期成熟卵泡排卵前E2截點值為347 pg/ml時解凍移植的妊娠率最佳。徐慧穎等[3]認為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排卵前充足的雌激素刺激和排卵后P高峰對子宮內膜的持續作用是建立良好容受性的必要條件,過高水平的E2可能嚴重影響子宮內膜胞飲突的形成。作者推測自然周期子宮內膜也可能受到不恰當雌激素水平的影響,雖E2中間水平組妊娠率最高,但與其他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分析。
3.2 IUI日血清P水平與妊娠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A組妊娠率高于B組、C組。在IVF-ET 周期,多認為IUI 日 P水平高可降低新鮮移植周期的種植率及臨床妊娠率,但P截斷值尚無統一標準[4]。Vanni等[5]認為取卵前P≥3 ng/ml可降低子宮內膜容受性,推測排卵前高P同樣可影響子宮內膜的容受性,但難找到相關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數據,仍需更多研究支持。
3.3 血清E2與P的關系 本研究發現,無論通過E2值還是P值分組,總存在著伴隨E2水平升高P水平逐漸下降的趨勢。排卵前,孕烯醇酮在卵泡膜細胞通過△4和△5途徑將P及17α羥孕酮轉化為雄激素,△4途徑受細胞色素P450-17α羥化酶作用,是代謝P及合成E2的主要途徑[6]。IUI日血清高E2伴隨低P現象符合兩細胞兩性腺激素學說,盡可能降低對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行IUI的自然周期中,成熟卵泡排卵前血清中適當的E2水平(312~518 pg/ml)及較低的P水平(≤1 ng/dl)有利于獲得較好的妊娠結局,可能與過高雌激素影響卵母細胞成熟、孕酮升高及高雌激素干擾子宮內膜容受性有關,但上述結論仍需更多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