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英
【摘? ? 要】知識遷移指的是學生在積極學習和解答問題的過程當中可以實現某一些知識的串聯和互用。當今信息時代,要掌握好所有的知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只有掌握了學習知識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語文教學? 學習能力? 遷移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35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并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特別注意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他形象地描述了學習遷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研究者認為遷移是學習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有效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遷移所必需的經驗,而真正有效的教學又必須以遷移規律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為主要目標。學習過程中的遷移現象是指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后,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應用所獲得的知識、技能來解決新問題,或改變原有知識結構,或將原有知識、技能重新組合,形成新的知識、技能結構。在實際教學中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都屬于學習遷移。那么,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該怎樣來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呢?
一、正確處理在學習過程中影響遷移的因素,抓住學習遷移的把手
中國心理學家馮忠良教授認為,遷移是學習過程中新舊知識、技能通過概括,而相互作用,從而在知識結構上系統化,能穩定調節活動的心理系統。在學習遷移能力的形成過程中,學習內容的性質、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學生的認知能力等影響著遷移。
新舊學習內容所包含的共同成分的多少直接影響遷移的產生,在教學中,兩種學習內容共同成分越多,遷移越容易產生,反之,遷移則不易產生;學習目標和學習過程是否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遷移的產生;同樣,學生原有的認知、心理結構即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概括水平對遷移的產生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選準并協調好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及學習過程的相似性和共同成分,充分利用教學的陣地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促進知識遷移的形成。
二、在教學活動中,正確為學生遷移定向,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一)充分把握學生的認知能力,了解學生的心態
在學習活動中,學生是重要的個體對象,是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接受者,要對學生進行遷移能力的培養,并達到最大限度的效果。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心態,認識學生的心理結構,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采用適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學生的認知結構對于新的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其中,對經驗的概括分析能力更是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概括是遷移的基礎,是揭示分析的結果,要使遷移得以實現,必須把概括和分析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遷移能力的培養,應首先培養學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通過對舊知識的分析、概括,才能過渡到對新知識的遷移。在教學新課文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進行分析、概括,尋找規律,不斷提高學生對已有知識經驗的概括能力。
(三)為遷移創設條件
要想進行遷移能力的培養就要為教學活動創設適當的條件。讓學生既要對學習有滿腔熱情和信心,又要集中注意維持適度的焦慮和思維活動緊張。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內容發揮功效的最直接環節,即使是微觀到每一節課甚至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體現遷移規律。處理好教學中先教什么、學什么;后教什么、學什么的先后順序是非常重要的。創設好學習的條件,注重學習目標與學習過程的遷移性,或有意識地溝通具有相似性及相聯系的學習,教師要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廣泛應用,形成遷移。首先,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機會;其次,布置適量與適度的課外作業。帶領學生進入廣泛的應用空間,才能很好地對學生進行遷移能力的培養。
三、授之以漁,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意味著只教給學生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使學生了解在什么條件下、如何遷移所學內容,遷移的有效性如何等。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知識的對比尋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探求共同特點、共同規律,然后運用這些規律指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策略,增強遷移意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在教學或輔導的過程中,注意學習方法的滲透。2.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將已經掌握的學習方法具體地應用到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去。3.增加學生的思維空間。
四、處理好主導、主體的關系,積極訓練遷移,促進遷移能力的形成
促進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需要在語文教學中從點滴抓起,嚴格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關系,持之以恒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遷移習慣。如培養學生邊讀邊做標記的學習習慣,教師可在教學某一篇例文時提出要求,并有意識地訓練,逐步變成學生自覺的行動,使其真正形成遷移能力,做到自覺遷移。
五、結束語
遷移能力的培養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核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遷移學習的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發展情況,加強對學生知識遷移的訓練,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