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線上英語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對線下教學的有利補充,逐漸被中小學教師所采用。本文針對英語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嘗試通過項目式學習活動,整合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以實現學生思維發展和學習能力提升為最終目標,開展教學實踐研究。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英語線上教學;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李卓,杭州外國語學校。
線上教學給教師們帶來哪些思考?教師們遇到哪些困難?教師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線下教學有哪些借鑒與啟示?筆者認為,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為教師們提供了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的契機并提供了寶貴的課堂教學實踐案例,為開展線下英語教學研究和促進英語常態課堂有效教學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持。
一、 提出問題
根據迪·芬克(Dee Fink)的有意義學習理論,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學習評價環節是教師必須考慮周全的三個方面。在經歷2020年數月的英語線上教學后,筆者檢視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一些共性問題,主要包括:
1. 授課教師的無力感——教師無法有效監控學生的聽課和知識掌握情況。
2. 課堂教學的低效率——課堂節奏慢、課堂互動少。
3. 以教師為中心——線上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聽課為主。
4. 課堂反饋和評價缺乏多樣性——教師為趕進度而忽視課堂活動及時反饋,評價方式單一。
5. 學生聽課的無助感——聽課像做夢,下課才是夢醒時分。
目前英語線上課堂教學存在不少問題,根源于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設計這三方面存在問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存在的問題有一定共性特征,值得教育工作者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探究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二、文獻綜述
1. 項目式學習。項目式學習源于杜威的“體驗式學習”,體現了“在做中學”和“學用合一”的思想。在教學實踐中,項目式學習應以教材為依托,把教材中的核心教學內容融入項目式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和學習者自身能力的建構。
2020年年初,學生通過網絡進行線上學習,學習方式發生變化。線上學習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這意味著教師的教學模式要隨之發生改變。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做好課外延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筆者認為,項目式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有效解決線上教學存在的不足。因為項目式學習通過任務驅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激活思維;真實的活動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領袖精神和合作溝通能力;持續的探究活動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高階思維能力,如批判性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學生探究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 理論基礎。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必備品格,包括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其二是關鍵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文化品格是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出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
筆者認為,當前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分析與反思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突出問題,重構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借助網絡教學優勢,筆者嘗試通過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將教學設計情景化、問題化、活動化,注重綜合性、實踐性和關聯性的學習過程,從表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同時,在主題意義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教師應嘗試整合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發展,以實現學生思維發展和學習能力提升為最終目標。
三、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實踐
1. 學習目標設定。本項目學習活動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探討人們在抗疫情背景下應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疫情中的人和事,思考應承擔何種社會責任。
基于英語課程標準核心理念和我國抗擊疫情的社會背景,本項目學習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教師設計項目學習活動方案,結合教材內容,協助學生開展以“Covid-19 & Us”為主題的學習探究活動。學生將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以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新冠病毒醫學常識、甄別信息真偽、我們心中的抗疫英雄、聚焦社會問題四個子任務開展探究式自主學習活動,學生需要撰寫研究報告,并在課堂上以口頭報告的形式進行分享和討論。
2. 項目實施過程。本項目學習活動的研究主題為“Covid-19 & Us”(新冠肺炎與我們),以時間軸為項目進程單位,從四個階段分步驟開展主題式學習活動。
(1)第一階段:
任務一:What is Covid-19? How to protect us from Covid-19?
活動目標:通過觀看英文資料和視頻,普及新冠肺炎醫學常識及防疫知識。
學習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自主學習,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中已學詞匯與表達方式,整合主要信息,進行課堂口頭報告展示并撰寫英文研究報告,研究報告內容需包括:新冠肺炎基本常識、防疫建議和我的所思所想。
核心問題1:什么是Covid-19?
核心問題2:如何防疫?我的所思所想。
(2)第二階段:
任務二:What has been done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Is the news True or False?
活動目標:學會篩選信息和辨別信息真偽,了解真相,不信謠,不傳謠。
學習活動:通過了解國內外主流媒體對我國疫情的報道,開展班級討論。
核心問題1:What has been done effectively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核心問題2: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news? Is it true or false? How do you prove it? 從國外網站選取幾則報道失實的新聞或謠言。你如何看待這些新聞報道?請你尋找證據,辨別真偽,并探究真相。
(3)第三階段:
任務三:Who deserves our respect?
活動目標:了解戰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抗疫英雄,弘揚社會正能量和普世價值,樹立戰勝疫情必勝信心。
學習活動:收集抗疫期間國內主流媒體報道的抗疫先進人物事跡;采訪小組通過微信聯系和采訪參與援馳湖北醫院治療確診病人的學生家長,了解我們身邊的抗疫英雄的抗疫故事。
核心問題1:What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Hubei?
核心問題2:Tell a story about his/her experience?
(4)第四階段:
任務四:What can we do during these days? 我們能做些什么?
活動目標:聚焦疫情背景下的社會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學習活動:結合自身經歷,分析疫情對人們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
核心問題1:How has Covid-19 affected our lives?? 疫情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
核心問題2:What problems do you think people may have during the time of fighting against Covid-19? What are your solutions? 你認為抗疫期間人們可能遇到的困難是什么?如何解決?
3. 項目學習成果與評價。項目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項目成果的評價,更要關注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表現,注意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及關鍵能力的提升。本項目學習活動采用師評、自評、他評的評價方式。本項目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以小組口頭報告的形式在英語在線課堂進行展示且需要提交學習報告。小組項目學習成果得分(100分制)=30%自評+30%他評+30%師評+10%學習成果完成情況。各組員的學習成果得分將計入學生平時成績,并在學生的期末終結性評價得分中有所體現。為了更為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筆者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說和寫的能力目標要求并參考國外中小學常用的Rubrics (評估標準),并根據本班學生特點完善了適合本班學生學習水平的評價標準,通過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評價的方式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鼓勵學生開展自我評價。
四、項目成效和反思
學生對本項目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英語線上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主場,而是學生盡情展示自己英語風采的舞臺。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課堂交流過程中常有思維的碰撞,摩擦出思維的火花。例如,ECHO小組在完成任務二時精心準備了大量事實材料來駁斥美國某些媒體主持人對中國新冠疫情的不實報道。整個展示過程一氣呵成,就如同在與美方進行真實辯論一樣精彩。全班同學都由衷地為這個小組的精彩表現點贊,還通過授課群寫下自己的評價和感受。有的學生說:“我覺得這種活動形式很有趣,我們能夠從同伴身上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大家都這么強,我也要努力。”還有的學生說:“與一開始上網課的情況相比,我們現在用英語的機會多多了。活動雖然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對自己的成長很有幫助。”
雖然項目式學習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遺憾與不足。其一,由于線上教學的局限性,教師無法了解和掌握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表現。教師只能通過小組研究成果展示和書面報告了解小組的整體表現。后續教師需要主動加入小組群,及時了解組內學生的任務安排情況和完成進度,并給予個別指導。其二,學生課后需要花大量時間查閱網上資料,容易對學生的視力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后續需要教師及時跟進小組的活動進展情況,給予建設性指導,提高小組活動完成效率。
線上教學與線上學習給了教師和學生與以往不同的教與學的體驗,同時也給教育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讓學生學得有勁頭、學得有成就感是縈繞在每位教師心中的問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英語教學的初心和最終目標將始終如一。筆者相信開展這一案例研究一定會給學生和自己的教學生涯帶來難忘的體驗和收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蔣玉中.英語項目式學習的要素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20 (4):58-61.
[3]Marsha Huber. 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echniques to enhance active learning[OL]. https://www.docin.com/p-934519331.html, 2013-09-19/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