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南常德 415921)
魯道夫·拉班被稱為“現代舞理論之父”,其一生發表了拉班舞譜、拉班動作分析等重要理論。將舞蹈與科學巧妙地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對舞蹈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諸多與拉班理論相關的舞蹈論文及其報告,而大部分都以舞蹈教育為主,以編導角度出發的相對甚少。且大多都是在介紹拉班的理論,缺少深入的分析與實質的研究。受此啟發,我決定以舞蹈編創為出發前提,深度分析理論的科學性,進一步研究并論證拉班理論在舞蹈編創過程中的作用和可行性。
舞蹈作為一種以肢體運動出發為前提的藝術類別,擁有著許多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藝術探索成果。而人體動作研究作為舞蹈藝術探索的其中一個部分,是舞蹈發展史上最基本的研究領域之一。從西方現代舞時期開始,便出現了各種關于人體動作的研究理論。例如,德爾薩特的“表情體系”、達爾克羅茲的“節奏訓練體系”等。而人體動作研究真正成熟與科學化的建立時期是在20世紀初的德國。由“現代舞理論之父”魯道夫·拉班所提出的“人體動律學”。之所以稱之為科學化的研究,是因為它有一套完整的研究字符和記錄體系。不僅如此,同時它還涉及舞蹈與物理學、數學等科目之間的聯系。例如: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與拉班所提出的“人體動律學”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愛因斯坦所針對的是宇宙的運動規律,而拉班所針對的是人體的運動規律。
如何去理解“人體動律學”,拉班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了一個富有概括性和邏輯性的人體動作研究公式:人體動作=動作內容+動作形式。
在人體動作的研究過程中,拉班認為動作內容是指動作內部力量變化效應的象征。為了更系統的解說動作內容,繼而提出了“力效”學說。也就是由“時間”“空間”“重力”“流暢度”等四個基本要素構成。
1.時間與空間的關系
在“力效”學說中,舞蹈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與之對應的計算表達方式。例如,“動作八大元素”之中的“滑動”它的計算公式為:慢+直接=延綿的明確的線性運動。接下來通過這個計算公式,去分析時間與空間兩者之間的關系。
已知條件:時間具有一個特性,即“一維性”,也就是一去不復返的意思。
論證觀點:空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
公式一:“沖擊”=快+直接=激動的明確的直線運動
公式二:“閃爍”=快+間接=激動的多焦的曲線運動
結論:只要肢體動作開始運動,那么時間便開始向前流動,它無法倒流,因此空間就會被無限地放大。只要時間不停止,空間就會一直發生變化。同理可得,空間的持續移動也影響著時間的增長。所以,時間與空間兩者并非獨立的個體,兩者是并行的關系。
2.空間與流暢度的關系
拉班根據人體運動的四大基本要素,引申出了八種基本的力效動作,分別是“沖擊”“壓動”“輕敲”“滑動”“砍動”“扭動”“彈動”和“浮動”。(圖1)

圖1
通過分析“動作八大元素的”具體“四大要素”,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當空間處于“直接”狀態時“流暢度”必定處于“限制”的狀態。反之,當空間處于“間接”狀態時“流暢度”必定處于“自由”狀態。總結說明,在人體運動過程中空間與流暢度的關系是相互對立的。
1.動作形式的基本內容
動作形式,通俗地講就是已知條件,在已知的范圍內進行運動。通過對各個因素的科學分析,拉班提出了“球體空間”的概念。也就是人體所能運動的方向。它由6條一維直線、12個二維平面和8個三維對角所構成。在拉班看來,空間是已知的,人體的運動方式是未知的,可無論是選擇移動的方式還是靜止的方式,人都被空間所圍繞。由此而形成動作球體。
2.用維數思維理解空間
維數一詞源自數學,又稱維度。舞蹈在維數的概念中屬于“四維”運動。如何去理解維數的概念。我們先從0維說起,0維空間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空間,數學家們常用一個點來形容它。1維空間也就是兩個0維空間相連接而構成的線,以此類推2維、3維空間,分別是平面和立體空間。立體空間是由長度,高度和寬度組成的,所以人屬于三維空間的生物。而舞蹈之所以屬于四維的運動,是因為在空間中加入了時間的概念。用一句話來概括維數概念在舞蹈運動中的體現,即在“二維”的畫面中,看“三維”的生物,在“四維”的空間中運動。
從思維方式上講,科學主要運用抽象思維,強調理性因素;藝術主要運用形象思維,強調情感因素。拉班人體動作的科學研究,可謂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體。他將科學的客觀性和理性思維融入了藝術研究當中。而舞蹈作為藝術的一種形式,如何才能將文字理論運用到舞蹈實踐當中?并證明它的可用性和藝術研究價值?無論是拉班本人還是后起舞蹈藝術家們都為舞蹈科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瑪麗·魏格曼,德國著名的現代舞蹈家,歐洲表現主義舞蹈創始人。她曾經師從拉班,并與拉班一起研究探索人體動作的表達形式。她注重動作本身;提倡“純粹舞蹈”。在那個認為舞蹈創作離不開音樂的時代,她提出舞蹈是一個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無須依附任何其他因素。就像她說的“如果用其他語言可以表現,就沒必要用舞蹈表現”。她的觀念,讓大眾重新認識舞蹈藝術,讓舞蹈家們再次關注舞蹈本身,回歸人體動作。
庫特·尤斯和漢婭·霍爾姆,拉班舞蹈思想的重要傳播者。他們將拉班的動作研究運用于舞蹈教育,讓科學化的舞蹈動作訓練體系得到認可與發展。特別是漢婭·霍爾姆她為美國現代舞的發展做出來重大的貢獻。她將拉班動作理論傳入美國,以科學化的動作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以“我”為出發點,去了解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其中默斯·坎寧漢便是教學的受益者之一。
茵格·芭特妮芙,拉班的學生之一,不同于瑪麗·魏格曼也不同于庫特·尤斯與漢婭·霍爾姆,她注重的是發展科學理論本身。她的研究讓人體動作分析邁向了更多的領域如人類學、醫學、和科學等領域,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舞蹈動作心理治療和人機互動。現如今拉班動作分析(LMA)已有一個新的術語名稱LIMS即拉班—芭特妮芙動作研究院,這是為了紀念芭特妮芙的偉大貢獻。
《空間點》是由美國后現代舞蹈家默斯·坎寧漢所創作的。這是一部體現動作內容與動作形式相結合的經典之作。與瑪麗·魏格曼的思想一致,默斯·坎寧漢也主張“舞蹈獨立性”。在作品的編創過程中坎寧漢全程沒有使用音樂。因為他覺得音樂會給舞蹈創作帶來局限性,不便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動作創作和空間探索中?!犊臻g點》的原名是《Points in Space》,也就是點在空間里的意思。這個“點”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在動作內容上,指的是舞蹈重心。在動作形式中,指的是人體本身。而空間在這個作品里是沒有范圍的。
魏格曼曾經說過,“拉班將舞蹈動作的規律用清晰的概念總結出來,并創作出了一種相對于音樂和聲理論的舞蹈理論,這不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一種可以作為所有舞蹈家創造藝術的出發點,普遍有效的理解方式。拉班的動作空間理論可被看作是每個舞蹈動作的基礎”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理解到人體動作研究在舞蹈編創中的價值和意義。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科學的理論更是促進我們創作發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舞蹈作品創作的過程中,動作編排是最基本的步驟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不僅決定著一個作品的質感同時還決定著一個作品的風格特色。因此學習了解人體動作是一個非常有必要的過程。而拉班人體動作研究作為動作研究中最科學的一個代表體系,我們可以通過它的基礎理論來了解身體運動的規律;以“我”為前提,去了解“生命”的運動規律。從而更加全面的思辨身體運動的可能性,以及運動方式的多樣性。這不僅有利于我們全面的了解舞蹈本身,更利于我們在創作中尋找自己的動作質感和自己獨特的動作風格。
在創作思維上,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思維的開拓,去了解更多的客觀因素,從而加強主觀想象力。例如,通過對時間的探索去改變創作的結構;通過對空間的探索去改變創作的形式;通過對重力的探索改變創作的形態;通過對流暢度的探索改變創作的方法等等。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無論是一維、二維還是三維;總而言之,只有不斷地了解客觀事物的發展,才能夠更好地開發我們主觀創作的思維。本文主要針對拉班“人體動作的科學研究”進行分析和歸納,通過對書本理論的研究分析,對其定義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和邏輯探索。通過分析舞蹈作品來論證“拉班人體動作研究”在舞蹈作品中的可行性和價值意義。并總結了拉班人體運動研究在舞蹈編創中的作用及影響。
注釋:
①劉青戈.《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39.
②劉青戈.《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39.
③劉青戈.《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39.
④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第四版,2006:84.
⑤劉青戈.《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29.
⑥劉青戈.《西方現代舞史綱》.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