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說到追星這個話題,我想我應該很有發言權。
我和我的丈夫剛認識的時候,我們倆都很年輕,他妹妹還在讀初中,我們沒事的時候總會在一起玩。那個時候她就追星追得非常狂熱,不僅喜歡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娛樂明星,她還特別喜歡外國球星。我那時候還小,還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喜歡一個素未謀面的人喜歡到這么狂熱的地步,更何況還是外國人。不過抱著不能理解至少要尊重的觀點,我也沒有以嫂子的身份加以阻攔或者勸導。
她很聰明,從小學習成績就比她哥哥好很多,即使是在邊玩邊學的情況下,成績都可以在班級里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她在學習方面開始變得吃力。她本來是家里人一致認為可以考上重點大學的好苗子,最后卻上了一所大專院校。我和我的丈夫都屬于學習不太好的類型,所以考不上很好的學校我們也能接受,但是她不一樣。后來我和我的丈夫結婚生子,她還特意和我說,一定不能讓我的孩子像她當年一樣被追星耽誤了,一定要堅定地讓孩子走向大好的前程。我說好。
我們和天下的父母一樣,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我們在學業方面留下的遺憾,不想讓她再感受一次,我們想讓她過上比我們更好的生活,想讓她讀更多的書。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文娛生活也豐富了不少,我的孩子在初中時也喜歡上了一些明星。當時我腦海中就閃過孩子的姑姑的親身經歷,我頓時感到忐忑不安,有好幾個晚上都沒睡好覺。我很怕我的孩子也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等醒悟之后又為時已晚。
一開始我像大部分的家長一樣,時不時地勸她,或者阻攔她喜歡那些明星。但可能也因為我工作比較忙,好不容易有了空閑時間和家人相聚,我又怕說她說得重了,傷害到我們之間的感情。我的丈夫一直跟我說讓我放寬心,他覺得孩子有自己的是非觀念,有自己的想法,不會過多陷入,我卻不太相信。
就在我日復一日地觀察、勸導中,我漸漸放下心中的成見,開始理解女兒。因為她有一天跟我說:“媽媽,我知道你總是不喜歡我追星,但是你知道嗎,每次考試時,我想著我要像他一樣優秀我就充滿動力。”此時我才明白,她并不是毫無意義地沉浸其中。
我也發現她在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她原來早上在車里只是睡覺,現在早上在車里會認認真真地背單詞;有一次我去學校給她送飯,看到其他同學都在走廊玩、聊天,她則一個人坐在座位上寫作業;她晚上回家后會抓緊時間吃飯,擠出時間來學習。我當時很震驚,因為以前都需要我催著、哄著學習的她,現在竟然這么主動。有天我沒忍住,問她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她說:“我喜歡的他考上了那個城市算是數一數二的高中,我也想像他一樣,哪怕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也沒有讀同一所學校,但是這樣能讓我感覺離他更近一點。”
中考結束后,她考上了市重點高中,作為獎勵,我帶她去了她喜歡的明星所在的城市,她在看到偶像就讀的學校時兩眼放光,仿佛自己這么多天以來所經受的辛苦都在這一刻有價值。
等她上了高中,我就不再擔心此事了,她也考上了重點大學。
現在我們再次談論這些事,我說我感覺很愧疚,因為我沒有給她過多的引導,很多時候都靠她自己去把握。她卻說:“沒有啊,媽媽,其實那個時候你不兇我,不強制阻攔我,已經是對我最大的支持了。因為這樣,我能感覺到媽媽非常愛我,我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我要成為更優秀的人,給這么理解我的你看,給我自己看。”
我后來反思這件事,覺得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追星問題時,最好是放下心中的成見,合理進行引導,一定不要強行阻攔孩子,孩子和父母本身就應該做朋友,而不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我們所不能實現的理想,也并不是非要讓孩子來替我們實現,畢竟這是專屬于他們的僅有一次的人生,只要他們過得快樂幸福,并且健健康康,我們作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已經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