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
從初中起,我便不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好學生——我性格灑脫,愛打游戲,喜歡參與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而言之,與學習不相關的事,我都愛干。初三那年,班主任開始按照成績來安排座位,每次換座位,我總在倒數兩排盤旋,百天來從未離開過這片屬于我的地方。漸漸地,在這種強壓打擊下,我變得安靜,踏踏實實地坐在了倒數第二排的窗邊。但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我找到了堅持至今的愛好——追星。
體考前夕的高強度訓練,讓我很吃不消。每一次我踏上起跑線,看著前方的跑道,總覺得自己無法堅持下去。槍響起跑,一圈過后已經有些體力不支的我心中默念著偶像的名字,想到他也曾吃過比我艱辛百倍的苦,我就一次次咬緊牙關,摒棄雜念,向著終點奔去。
最終我的體考成績拿了滿分,得到了許多同學羨慕的眼神和爸媽的贊許。但只有我知道,是信念和追光的決心才讓我拿到了滿分。
高二那年,我第一次去見自己的偶像。到了現場后,我的心情十分忐忑:天天在電視屏幕和相片里出現的人,現在居然要站在我眼前了。想到這里,我的心臟劇烈地跳起來,突然,隨著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他走到了舞臺中央最耀眼的地方,全場燈光聚焦,而我站在黑暗的臺下。
這次“圓夢”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瘋狂,回到學校后,我有些魂不守舍,又莫名生出些煩躁的情緒。一種想要變得更優秀的心思油然而生——就算見到了偶像又怎樣呢,他不會記住我,我只不過是他的無數粉絲中普普通通的一個;他如此優秀,我不甘心如此平庸,我也有夢想,我想有一天,拉近和他的差距,起碼在普通人中變得耀眼一些。于是我開始努力學習,用這種信念不斷鞭策自己。
也正是在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同時,我遇到了阻礙。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歷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去接機,為了見偶像一面,我約了姐妹直奔機場,苦苦等候了兩個小時才見到偶像的身影。而后來與不追星的朋友談及這件事,我看到他們的臉上滿是不解和疑惑。甚至有人問我:“你們追星女孩是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錢花在追星這件事上?”我否認了,但我還是能感覺到她的眼神和話語中有一種瞧不起的意味。因此我對自己產生了懷疑:難道追星這件事真的在浪費時間嗎?
我的父母也不支持我追星,對于老一輩的人來說,追星和學習似乎是水火不能相容的兩件事,花費時間去追星在他們眼里無疑是沉迷娛樂,影響學習。為此我們甚至大吵過一架,那是我為數不多的情緒失控,滿腹委屈和不被理解的心酸涌上心頭,眼淚瞬間決堤而出:憑什么我的愛好在你們眼里會是不務正業呢?
直到后來,我的學習成績在我的努力下逐漸提高,母親見到我因偶像確實改變了很多,才漸漸轉變了看法。我也不再和不追星的同學朋友談論追星的事情,而是用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我沒有強求無法理解我的人必須要和我的想法一致,既然不能求同存異,那便漸行漸遠,我不打擾他們,他們也不嘲笑我,就這樣朝著自己的目標各自前進吧。
追星確實給了我動力,也讓我變得自信,可以大方談及所有追星的經歷,毫不掩飾我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追星女孩。同時,在追星的路上我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我和她們一起在寒冷的冬夜里抱著暖寶寶喝熱奶茶,失意時在網絡上互相傾訴煩惱。這些小事無時無刻都讓我感受到溫暖,這些幸福都是在我堅持和努力后才得到的,我很幸運,能從愛好中得到收獲,并在一次次收獲里成長。
我學生時代的轉折點莫過于此,追星讓我從一名人人口中的“壞學生”變成名列前茅的“好學生”。我在追星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有為了買偶像的專輯自己舍不得吃飯的,也有集資時不管自己的經濟條件使勁打錢的。這些人的經歷都讓我警醒,我認為能夠在自己的經濟條件下盡力而為就好,追星的本質是相互進步,而不是一味地自我感動與投入。因為喜歡他,欣賞他的能力,自己也想做到最好,在追光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一束光照亮自己和身邊的人,讓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這才是追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