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格紅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已經逐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利用現代技術與教育主體需求,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同時也可以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中。英語教學比較重視考試考核過程與結果,成績也成了教師評價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忽略了學生價值情感以及學習態度等問題。文章從現代教育背景出發,首先介紹了英語教師評價素養相關概念以及理論基礎,然后分析了現代初中英語教師的評價素養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現代初中英語教師的評價素養培養策略,為現代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提供更多的思路,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教學創建了參考與借鑒,促進現代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師;評價素養;教育
一、 引言
隨著現代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進和優化,學生的教育問題已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并且通過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了教學理念與思路,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目前,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逐漸增多,主要從英語教學內容角度出發,針對聽、說、讀以及寫等多個方面展開探討,為英語教師教學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從現代教育現狀來看,教師對于學生成績較為重視,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考出優異的成績,而學生同樣為了成績而努力學習,這就讓學習的本質逐漸喪失。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校與教師都忽略了評價素養培養問題,造成英語實際教學效果較差,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感與觀念的形成。因此,初中英語教師的評價素養問題需要加強重視。
二、 理論綜述
(一)概念界定
首先,所謂教育評價,是針對教學進行檢驗的方式,體現出了教育思想的全過程,教育評價被視為收集與分析教育事實或者結果的基礎,能夠為教育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通過評價,可以判斷事物存在的價值,同時采取的是定量與定性結合的方式。
其次,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也被廣泛應用。在《辭海》中認為素養主要指的是平素所供養與修習涵養;而在漢語詞典中則認為素養是通過實踐或者訓練形成的技巧以及能力,同時也包括平素的修養。但是在英語范疇中,素養一般被認為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
最后,對于評價素養,只要指的是通過日常教學和評價活動,教師逐漸形成的素質。從英語這門學科來看,其教師評價素養指的是教學階段中教師利用不同的評價方式評估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并且從評價結果中探尋教學方面的問題并進行改進的能力。教師的評價素養一般包含評價的概念、設計、實施、開發、使用、解釋。結果描述、評估改進、反饋評分以及評價倫理等幾個方面。
(二)發展性教育評價理論
發展性教育評價理論體現出了教育的發展過程,也是完善的評價體系。首先,評價的目的主要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發展水平,在評價體系中,選拔與甄別功能應該淡化,加強評價中的激勵作用,重視教師與學生實際需求,這樣才能夠將評價激勵轉變為雙方內在動力,從而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實現最大的價值。其次,評價的具體內容需要具備綜合性特征,同時分層設立標準。對于被評價對象,需要從其綜合素養角度出發,既需要重視學生對所學內容掌握情況,同時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學習態度以及情感方面的關注,這樣才能夠從心理與智力等層面展開綜合性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個體性差異,那么教師需要創造個性化服務,才能夠使學生多元化與獨特化成長與發展。最后,從評價的主體與方式角度來看,學生可以進行自評與互評,完善師生之間的評價體系,能夠促進相互合作與互動,從而實現多渠道與多元化評價。
三、 現代初中英語教師的評價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英語教師缺少評價知識的儲備
在現代初中英語教師群體中,普遍認為自己在英語這門學科上的評價素養知識已經具備,存在一定的認可度,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了解英語教學評價的概念,熟悉英語教學評價設計與實施過程,可以合理地規劃與開發英語教學評價,同時也能夠對評價結果做出解釋以及反饋,利用這些評價結果展開教學改進活動。很多初中英語教師都覺得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英語教學進一步發展,其內容需要綜合化發展,采取分層化與多樣化標準及方式,才能夠使英語教學評價更加有效。通過調查能夠了解到,現代英語教師實際的評價知識仍然十分欠缺,知識儲備不夠全面與深入。首先,從入職前來看,教師的培養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教師入職之前并沒有經過教學評價方面課程的培訓,缺少語言測試和評估學習,也就導致評價素養水平較低,這都是缺少評價知識與理論所造成的,對實際教學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從入職之后的情況來看,部分英語教師都忽略了評價知識的全面吸取,造成評價缺少針對性和實踐性,或者對英語教師的培訓內容與實際情況偏差過大,都無法滿足教師的知識需求。
(二)英語教師采取的評價方式不恰當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一般采取的都是提問或者聽寫的方式進行評價,簡單操作,直截了當,能夠有效地考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以及掌握情況。同時,教師會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測驗,通過考核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考試試卷,教師也會進行分析總結,但是一般都是以講解試卷為主。很多教師都覺得這些傳統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提升學習效率,但是教師卻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教師重視考試成績,同時也會利用成績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但是對于學生的實際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態度等問題缺乏關心,這也是非智力因素內容,也是英語教師關注較少的重要方面。如果英語教師只是任課教師,他們就自然地認定記錄學習日志以及學習檔案是每個班主任的職責,而自身的教學評價一般主要以試卷考核為主,從成績角度進行教學評估,由此可見,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采取的評價方式與途徑都較為單一,缺少對學生學習過程及情感態度的關注。
(三)英語教師缺少對教學評價的重視
英語教師實際教學活動安排比較緊密,教師和學生都承擔著繁重的教學與學習壓力,很少有教師針對教學測試和評估或者語言測試等方面書籍進行研究,即使有所研讀,但是理論性較為突出,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應用的可能性較小。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如何教學方面,重點研究備課與上課過程,同時對于教學過程中選擇的教學方式、課堂活動安排、學生積極性提升、作業布置、考試內容研究等相對重視,但是對于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卻不夠關注。在初中學習中,教師和學生都將考試作為學習的導向,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教師為考而教,學生為考而學,體現出了嚴重的功利性特征,卻對學生的發展與成長較為忽視,這也是教學評價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