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鋒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組織學習可以培養團隊精神,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合作學習被現在的教師廣泛用到授課當中。合作學習需要講究方法,需要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合作學習,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發揮作用。因此,文章對教學模式進行分析,如何能夠有效提高數學教學,就合作學習進行探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應用
小學數學可以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可以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卻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有著很多問題。在現在這種重視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小學數學尤為重要,所以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學模式,比如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傳統課堂的一些問題,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因此,文章針對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展開一系列的探究。
一、 小學數學概述
數學主要是對數量,結構,空間等變化的內容進行研究的學科。數學與人們的生活一直息息相關,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通過數學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為以后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一套有效的小學數學教授方式對學生非常重要,小學數學可以很好地激發大腦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也能鍛煉學生對學習的思考能力。小學作為初級階段,需要教師進行引導作用,營造出較好的學習氛圍。有關證明顯示,小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和綜合能力,學習課堂也更加有趣,營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二、 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性格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針對課堂問題自主展開討論,以便可以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性記憶,在進行算數時,可以大家一起對照看自己哪有問題,之后老師再進行講解,可以加深記憶,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在思考中進行學習。合作學習還可以讓同學間在交流的同時,加深相互之間的了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解題和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能力,增加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綜合性有了提升。
三、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內容
(一)先組建學習小組
分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在分組時要對學生進行較為全面的了解,比如學習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分工能力等多方面合理安排,無論好壞學生都有較為合理的安排,要保證分成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分工明確,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防止出現搭便車等這種事件發生,可以最后進行小組比拼的環節,讓學生享受競爭帶來的樂趣。教師在分工的時候之后,不能完全依賴小組討論,要對每個小組討論時在旁邊進行指導,引領學生進行正向討論,教師要合理地安排討論時間,防止因為時間過長導致學生逐漸削弱積極性。教師在給學生分為小組之后,可以讓學生輪流擔任小組中不同的負責人,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可以得到不同方位的提升和展現。
(二)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
良好的氛圍可以使教學更加有效,可以讓學生享受自由的思維帶來的靈感沖擊,可以使學生充滿積極性,對小學數學課堂充滿向往,讓學生在合作中可以完全地展示自己,進行更加充分地表達,提高自己的認知,并在小組討論中改善自己的不足,形成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比如在進行算數的做題步驟講解時,教師的準確講解很重要,但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每組抽查一個人進行上臺展示,讓學生在競爭中探索,讓學生學會集思廣益,在小組進行討論之后得出答案,這樣會對學生有著更加積極的影響。
(三)培養學生能力
小學是學生對各方面進行探索,開始熟知的階段,這時候的思維模式是逐步培養成的,會對孩子的未來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是非常關鍵的,因為現在每家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可能沒有那么強的合作能力,在遇到難題時也不敢于提出問題,甚至對知識理解的也不透徹,一遇到困難就想著退縮,但這樣對數學學習卻非常不利,數學是一門非常精細的學科,一個小數點就可以影響整道題的結果。所以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小組學習是一個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的有利方式,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學生可以自由地提問,并進行更深的探索,恰恰合作學習提供了這個平臺,讓學生不僅可以提升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應變能力,口語能力,人際交往表達能力等。比如在教師教授《平移和旋轉》這節課的時候,一般教師直接復述概念之后,直接再帶學生直接進行做題鞏固,這樣會使學生在課后并不能真正理解這節課所教授的內容,向這種教學即使非常方便快捷,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學生產生被動式學習。但如果教師先帶學生看個視頻或者有趣的圖片,這樣可以最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拋出問題讓學生解答,以小組的形式回答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結合自己身,進行積極討論,用身邊的平移和旋轉進行解答。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充分進行自我表達,更加加深對這節課的印象。
(四)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小組合作中其實最大忌諱就是應付,學生隨便糊弄得出了一個結果,最后卻與討論最熱烈,最努力的小組,所獲得的結果是一樣的,這樣難免會讓學生之后產生怠慢心理,會產生無論結果怎么樣,都是一樣結果的消極心理,所以需要教師對每個小組的最后結果進行點評,讓每個小組真正地落實到每一處,讓每個學生真正弄懂這個問題。小組合作是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一種方法,也是可以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在表達見解的方式,所以教師在進行小組評價時,可以設計答題卡,也可以用面試或者小組會議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實地化的考評,對學生進行綜合評估。教師也可以采用激勵式的方式進行點評,讓每個小組都充滿斗志,教師也可以在日常就著重強化學生具有小組意識,具有集體的榮譽感,平時一個人可能就會影響到整個小組,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也可以讓每個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互相點評,激發組與組之間的斗志,也可以設置那種小組墻,對每次小組勝利后可以在后面貼上粘貼,
然后每學期最后進行小組評比,看最后哪個組獲得的粘貼最多,并對獲得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也可以對小組評“最認真小組”“最團結小組”等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