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靜 李戩 張學麗

摘 要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諸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文章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職責定位及制約高效推進就業指導工作的因素及新時代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面臨的新挑戰,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1)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專職化;(2)建立和完善鼓勵激勵機制;(3)完善就業指導工作與服務體系。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立德樹人 就業指導 系統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5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65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Employment Guidance in the New Era
LU Haijing, LI Jian, ZHANG Xueli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16)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is facing many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efficient promotion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and the new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1) promoting the team of counselors; (2),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3), improve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service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counselor;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employment guidance; systems engineering
0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青年是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保證,高等教育必須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性問題,高校輔導員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新時代青年的成長成才,是國家高素質人才源源不斷的產生的保障,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崇高的使命。[1]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更是關乎青年人才能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作用的關鍵,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六大“新”目標中,也明確提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重任在肩,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發揮好輔導員的就業指導作用,從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職責定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和面臨的挑戰等方面談以下幾點認識。
1 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職責和定位
1.1 工作職責
教育進入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角色也出現了多重性變化,逐步發展成集思想政治教育領航者、學習成長指導者、心理健康疏導者、人生發展引導者、事務工作管理者的多重角色。[2]《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43號令)中第二章第五條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第八項明確指出: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以及相關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這充分體現了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引路人”的重要性,新時代高校輔導員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貫穿大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全過程,融入日常的學生管理與服務的各個方面,統籌協調“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關系,真正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1.2 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領航員”,在新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和價值引導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輔導員要正確認識崗位職責,重視學生培養,準確把握工作方式和方法,發揮好引領作用,做好良師益友。因此,高校輔導員自身必須要強化思想,深化理論,加強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3]充分發揮好導師作用,關鍵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4]輔導員切忌將工作變成“保姆式”“家長式”和“服務員式”工作,一味的“包辦”看似方便了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實則使學生形成依賴,從而導致學生逐步缺失了最基本的自主選擇和判斷能力,反而不利于學生成長成才。
2 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 存在問題
2.1.1 輔導員專業化與專職化程度不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和專職化水平還不能滿足需要,輔導員隊伍亟待進行專業化和專職化補充。鑒于各種客觀因素,高校選拔和任用輔導員時,往往會會選擇有相關學術專業背景的教師或應屆畢業生,而忽略他們是否具備相應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管理能力,他們對于如何科學的管理高校學生更是缺乏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進而導致這些輔導員并不能夠高質量地履行輔導員的工作職責。[5]
以西部某高校2019年輔導員隊伍統計為例,全校專兼職輔導員105人,其中畢業于教育學和思想政治相關專業的輔導員人數僅占全校輔導員的4.8%,專職輔導員占比62.9%,如此導致輔導員隊伍整體的專業知識和自身能力不足,各項指導工作存在“天花板”,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由此可見,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專職化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2.1.2 就業指導工作系統性不足
在高校就業工作中,輔導員工作的本質在于“引導”或“指導”,實現途徑以“服務”為主,強化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就業“引導”需要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始終,而“指導”則更加傾向于提供就業信息、擇業和辦理相關手續。如輔導員缺乏對就業指導工作的正確認識,加之專業知識和經驗積累不足,則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引導,轉而將工作重點放在學生就業指導服務,當成了“勤務員”,造成工作重心“錯位”,當面臨學生擇業困難和引導困難等問題時,輔導員往往束手無策,工作開展舉步維艱、收效甚微。
2.1.3 “被動性就業”現象突出
“被動性就業”指的是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或就業過程中,受客觀因素影響,在缺乏對自身或者某一工作崗位的認識和了解的情況下,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的就業形式。目前,各地區、各高校均將就業率作為考核高校就業推進工作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校對就業工作的重視。但是近些年來,就業推進過程中的一些錯誤做法雖然未突破“四不準”的底線,但卻導致學生“被動性就業”現象突出。具體表現為:鼓勵學生就業時,忽略了大學畢業生對于社會生活認知的缺乏和理解的偏差,以及對于自身價值與崗位之間的匹配關系以及社會競爭壓力認識不足的現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畢業生離職率偏高的結果。
2.1.4 鼓勵和激勵機制不健全
高校輔導員工作涉及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就業指導工作是重要工作之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工作的成效。高校歷來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將其當作一個相關指標來看待,雖然提出了相關的考核標準,但是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由于缺乏科學和完善的監督、鼓勵和激勵機制,且高校輔導員對就業指導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存在不足,存在應付工作的情況,導致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就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影響了就業指導工作的具體實施效果。[6]
2.2 對策
2.2.1 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專業化和專職化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積極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和專職化建設,并出臺了很多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和文件,在打造專職化輔導員隊伍方面成效明顯,部分高校能夠實現輔導員專職化達到80%,但是專業化水平明顯不足。因此,需繼續加強輔導員系統性專業化培訓,避免“蜻蜓點水”式培訓,高校應該建立起完善的輔導員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輔導員素質能力,進而提升輔導員業務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專業化和專職化的輔導員隊伍更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可,有助于提升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增強輔導員對工作的獲得感和認同感,進而推動輔導員工作做到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要求,避免在陷入“本領恐慌”。
從就業指導工作角度來看,還需要輔導員能夠深入用人單位實地考察調研,增強自身對于就業崗位要求、企業文化等的了解,為后續開展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也有利于更好的、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2.2.2 建立和完善鼓勵激勵機制
高校輔導員處在學生教育管理第一線,也處在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底層,需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工作壓力,除完成授課任務外,還要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在學校和學院雙層管理下,事務性工作繁多,業務性工作時間被嚴重擠壓,輔導員工作辛苦卻得不到認可。尤其是就業工作,在沒有完善的鼓勵激勵機制條件下,很難激發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
完善的鼓勵激勵機制在于明確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和分工,適當減壓肩負,同時給予清晰的職業生涯發展空間,進而達到提高輔導員對崗位的認同感和職業歸屬感。西部某高校的試驗性做法就很值得借鑒:首先,結合輔導員工作性質,單獨設置職務職稱晉升通道,針對輔導員工作出臺職稱評聘方案,單列指標;其次,校級學生管理部門統一對全校輔導員進行管理、培訓和年度績效考核,有助于進行橫向對比,激發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再次,明確輔導員工作分工和管理層次,既做到了做到術業有專攻,又避免了多重管理帶來的諸多壓力。
2.2.3 完善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
一項對西部某高校2019屆畢業生開展的輔導員滿意度調查顯示,學生期望在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得到輔導員幫助的占比分別是57.37%和46.84%(表1)。
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體系,這就要求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要強化頂層設計。大學生們并沒有足夠的社會實踐經驗,對于工作和職業生涯只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面臨就業時,不能很好的結合自身條件進行準確分析和科學判斷,因此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工作體系顯得勢在必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和完善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科學規劃和設置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配優、配強相關就業指導課程教師,開展小班授課。合理布局授課層次,注重授課效果,逐步引導學生加強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理論的認知,提升鑒別力和判斷力,消除學生面對就業時角色轉換的心理障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有助于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科學性。
第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理論教學體系完備的情況下,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學生對就業的認識和了解。一是可以結合高校學生畢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等活動,將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融入具體的實踐環節中去。二是邀請優秀校友或企業相關人員到校做相關報告,引導學生認清當下就業形勢,尋找個人興趣和志向,明確個人理想目標,變被動性就業為主動自主擇業。
第三,優化資源配置,系統推進就業指導工作。由學校就業指導管理部門協調各方面資源,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理論教學、就業招聘信息發布、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院系就業工作指導等多方面進行資源整合,充分利用好線上和線下資源,統籌安排,逐步形成一套“全員參與,全過程引導”的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將就業指導工作和職業生涯規劃與“本科生導師制”相互結合,建立“一對一”幫扶體制,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扶,推動就業幫扶長效化、系統化。
3 新時代輔導員就業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就業形勢不容樂觀,新時代輔導員工作也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大學生主體特征發生較大變化,挫折教育相對缺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這對輔導員有效溝通能力提出新的挑戰。二是大學生個體差異化明顯,個性且獨立,往往感性判斷大于理性判斷。要求輔導員能夠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并處理不同問題。三是大學生就業觀念淡薄,主動就業意識差,更缺乏面對社會的勇氣,這對輔導員在進行就業觀塑造和培養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四是就業環境復雜多變,用人單位招聘條件和要求也逐步提升,這對輔導員如何做好價值引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上述挑戰,新時代輔導員應該知難而上,砥礪奮斗,理性分析,勇于創新,探索科學解決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實際問題的方法,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結語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是一項系統而繁雜的工程,貫穿學生自入校到畢業的每一個階段,不能簡單而孤立的對待,應該采用系統的理論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建立和完善與就業指導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思維和方法。通過統籌高校各方面資源,尊重育人規律,形成完整的高校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發揮“三全育人”的優勢作用,切實提高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推動高校就業指導工作適應新時代“立德樹人”新要求,開創新時代“鑄魂育人”新局面,為全面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打下良好基礎。
*通訊作者:李戩
參考文獻
[1] 趙偉燁,宋潔,楊青青.對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認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4):121-122.
[2] 周紅梅,王云梅. 與時俱進推進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政治理論課創新[J].黑河學刊,2013(2):153-155.
[3] 李嬋.談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與策略[J].傳播力研究,2020,4(17):144-145.
[4] 張陽.論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特點及職責[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1):255-256.
[5] 李琴.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與專業化發展初探[J].科技風,2020(29):130-131.
[6] 呂晗.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0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