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芳
【摘? ? 要】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當遵循素質教育理念,改變原有以知識傳輸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可以實現讀寫教學的結合,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深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素養。本文簡單闡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性教學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寫作訓練? 意義?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017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項重要內容,兩者存在緊密相連的關系[1]。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而寫作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閱讀時候的思考深度。一直以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學工作者習慣將閱讀與寫作分裂開來,并沒有真正意識到二者之間存在的關系。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工作者應當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積極改革與創新。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重要意義
首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通過邊讀邊寫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梳理閱讀內容、結構等等;其次,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學生可以在閱讀文本中借鑒優美的寫作詞匯、句子、段落,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語言風格,進而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第三,有利于提升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感悟,通過寫作訓練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加深學生的思考深度,實現對閱讀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有效策略
(一)旁白注釋,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閱讀不能僅僅靠“動嘴”,教師還應當教會學生“動筆”,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進而加深對閱讀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這對于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2]。
例如,在閱讀教學《珍珠鳥》的時候,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寫作手法、段落結構以及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并直接備注在課本上,這樣可以加深學生閱讀時候的思考深度,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對文章整體化的理解。當學生閱讀到開頭“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的時候,可以在一旁備注“開門見山”;當學生閱讀完前5自然段的時候可以備注“作者為珍珠鳥布置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巢”;當學生閱讀完6-16自然段的時候可以在一旁備注“雛鳥與作者由疏遠到親近的感情交流過程”;當學生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的時候可以備注“點明主旨”……這種旁白備注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梳理的過程,閱讀完之后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產生一個更為全面系統化的理解。
(二)摘抄仿寫,提升學生的素材儲備
《珍珠鳥》文章的語言風格可以用“細處落筆,小中見大,輕柔婉約,波瀾跌宕”16個字來概括,其中有很多優美的句子和段落,學生可以將其摘抄下來進行仿寫,從而不斷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3]。
例如,文中關于吊蘭的描寫:“吊蘭那些無數指甲狀的小葉,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駁駁,生意蔥蘢”。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摘抄、背誦之外,還可以要求學生對其進行“仿寫”訓練,按照同樣的語言表述方式對校園中的樹木進行描寫,不斷提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再比如“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是對珍珠雛鳥的描寫,不僅形象生動,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對家中的寵物進行仿寫,都可以達到良好的寫作訓練目標。
(三)擴寫縮寫,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從我國小學生的寫作狀況來看,其中存在“內容拖沓,情節冗長”以及“內容空洞,語言匱乏”等現象。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擴寫、縮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4]。
例如,當學生學習完《珍珠鳥》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將其中第5自然段拿出來讓學生對作者與珍珠雛鳥之間的熟悉過程進行豐富。還可以要求學生將整篇文章縮寫到200字以內,并且能夠完整地表達文章中心思想……這種寫作訓練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以及表達能力有著良好的提升作用。
(四)隨文練筆,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
《珍珠鳥》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比較注重學生對文中生字、生詞的積累以及對文章結構的梳理等等。而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獲得精神層面的提升[5]。對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隨文練筆,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感悟。
例如,文章寫到珍珠鳥伏在作者肩上熟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就文章結尾進行“續寫”,實現作者與珍珠鳥之間關系的“更進一步”,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主旨理解得更加透徹。再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就文章最后的中心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寫出一篇讀后感悟,提倡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闡釋出“信賴”在與人交往中的重要意義,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與體驗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閱讀中滲透寫作訓練是一種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非常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適合當今學生的學習特點,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以及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從旁白注釋、摘抄仿寫、擴寫縮寫、隨文練筆等方面入手,必定可以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藺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研究[J].孩子天地,2020,000(008):25,27.
[2]張毅.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探究[J].文淵(小學版),2019,000(007):112.
[3]王金波.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探究[J].才智,2019,000(028):46.
[4]李承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策略研究[J].明日,2019(36):0231.
[5]陳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訓練的實效性[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000(0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