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中杰
邱諍:東華能源的主導產品為液化石油氣、聚丙烯和丙烯,其中液化石油氣產品雖然收入較高,但毛利率僅有1%-2%左右,因此并非是公司的盈利品種,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是聚丙烯和丙烯產品。聚丙烯為丙烯的下游產品,我國丙烯生產工藝主要分為傳統生產工藝路線和新興丙烯生產工藝路線兩類,傳統工藝路線主要是以蒸汽裂解工藝和催化裂化工藝為主的油制丙烯路線,新興工藝路線主要是煤(甲醇)制烯烴和丙烷脫氫為主,東華能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丙烷脫氫制造商。實際上雖然東華能源的液化石油氣產品看似毛利率較低,但實際上液化石油氣富含丙烷,因此如何獲取穩定的LPG來源,是關乎到丙烷脫氫企業是否能夠穩定生產的重中之重。
目前東華能源下屬的張家港新材料、寧波新材料及茂名基地的丙烯產能分別為60萬噸、120萬噸和60萬噸,合計產能240萬噸,其中除茂名基地的60萬噸產能尚未投產(預計2022年投產),其余180萬噸產能已陸續投產,其中寧波新材料是東華能源目前的主要生產基地,占東華能源已投產產能的67%左右。此次寧波新材料增資完成后,東華能源對寧波新材料的持股比例由直接與間接持股100%變為69.1404%。
丙烷脫氫制丙烯工藝在國內發展歷史雖然比較短,但由于成本優勢明顯,因此發展勢頭迅猛。除東華能源外,上市公司之中涉足丙烷脫氫的公司還有維遠股份、齊翔騰達、渤海化學等,其中維遠股份擬利用募集資金建設6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齊翔騰達70萬噸/年丙烷脫氫項目預計在2021年底投產,而渤海化學(原天津磁卡)在今年1月通過定增收購渤海石化100%股權后,擁有60萬噸/年丙烯產品的產能。相比之下,雖然因對寧波新材料的持股比例下降,東華能源擁有的丙烷脫氫權益產能有所減少,但目前仍為行業龍頭企業,相對于煤化工和油化工制丙烯路線,丙烷脫氫工藝具有流程短、占地少、投資省、能耗低、清潔環保的特點,在節能減排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東華能源的全產業鏈優勢更加明顯。
邱諍:文科園林所屬行業為景觀及生態環保行業,應收款項高居不下是公司所處行業的特點之一,2021年前三季度文科園林的營業收入約16.87億元,凈利潤僅1796.83萬元,而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凈額合計高達17.97億元。今年1-9月公司計提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壞賬準備超過7700萬元,計提金額已經較上年大幅提升,巨額的應收款項一旦大規模出現壞賬,可能會瞬間吞噬公司數年的利潤。此次公司雖然實際控制人即將變更,但公司主業并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公司的壞賬風險并不會降低。
邱諍:興民智通的主業是鋼制車輪業務,該項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80%以上,
不過該項業務的毛利率近兩年不斷下滑,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11.09%和6.78%,2021年上半年已經下滑至5.10%。不僅是鋼制車輪業務毛利率不斷下滑,公司的智駕設計及服務業務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7.88%、15.00%和1.18%,下滑速度更加明顯。
除上述兩項業務外,興民智通的車載無線及集成產品毛利率達到了32.17%,為公司毛利率最高的產品,但2021年上半年該項業務收入僅有2759.76萬元,由于各項業務均不景氣,因此公司從2018年至今扣非凈利潤一直虧損,且扣非后虧損額高達7.44億元。憑借公司現有主業興民智通已經很難走出頹勢,而本周公司公告顯示,豐啟控股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作出重大調整的計劃,同時數據顯示,豐啟控股成立于2018年6月7日,其營業收入一直為零,截至2020年年末,其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僅為0.73億元和0.43億元,目前來看其并沒有幫助上市公司走出困境的能力。(本文所涉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