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瑤源
【摘? ? 要】高中階段的學習涉及學生高考,因此這時候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果也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意味著教師要更加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其中涉及的方法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探索,不斷思考。本文就目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策略,希望能切實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大家取得優異的教學成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 現狀分析? 改進舉措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7.153
高中生物兼具文科與理科的雙重性質,既需要學生背誦大量的理論知識,又需要學生具備嚴謹的邏輯能力,而且大體量的知識更讓學習增加了難度。如何克服這些困難進行教學,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學習與進步,成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1.學生基礎薄弱。在以前的學習和生活中,高中學生已經從多個方面接觸過生物知識,但是對于很多學生而言,卻沒能有效地將這部分知識與學習結合起來。再加上教師一般更注重新知識的傳遞,對過往知識幾乎沒有涉及,這使得學生的基礎變得十分薄弱,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生物教學也并不堅實。
2.教學模式單一。高中生物知識豐富多樣,并且此階段的課業壓力也越來越重,為此,教師更多時候處在趕進度的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教學中,而沒有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長期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會讓學生產生枯燥感,對學習失去興趣,而且教師也會對備課產生懈怠,這既影響教學效率,又不利于更好地利用知識亮點進行教學。知識是不變的,課本是固定的,但是教師不能被這些局限化,而要學會在不變中發現亮點,再加以多樣的教學模式進行輔助教學。
3.課后訓練不足。課堂知識的學習更多是新知識的學習,而學生要將這些知識內化并發揮其作用,需要課下多加練習,多與實際結合進行訓練才可以。但是在生物教學中,課后訓練并沒有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在布置生物作業時,常與其他科目一樣,簡單粗暴地讓學生進行刷題訓練,死記硬背各種概念現象。而在學生的復習方面,教師給予的實質性幫助通常局限于難題的答疑,對學生總結能力的提升并不重視,這常常使學生在這方面浪費大量時間卻沒有取得有效成果,對學生的學習影響頗大。
二、高中生物教學改進策略
1.重視學生的基礎培養。一方面,教師要利用好之前教學的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鞏固,尋找其與高中階段知識的聯系。知識是遞進的,高中階段的知識相對更難,因此,教師先引用之前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得到基礎知識的鞏固加深,還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相關的生活知識。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生物處理,生活中的生產生活或多或少地都應用了生物知識,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將這些知識作為課堂導入,作為實例與專業知識結合進行教學講解。相比枯燥的學習,這樣通俗易懂的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也更容易取得有效的學習成果。
2.改進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不是單一的,它有多種表現方式,教師如果能豐富教學模式并將其引入生物課堂,對學生的學習將大有幫助。第一,教師可以采取室外教學。既然長期的課堂環境讓學生產生了疲憊感,教師不妨帶領學生進入不同的學習環境。戶外學習既滿足了學生好玩的天性,又能充分結合生物的學科特點,發揮學科優勢。例如,學習“孟德爾遺傳定律”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深入田地學習,讓學生親眼觀測豌豆和其他品種植物間有什么明顯區別,讓學生思考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差別的產生,以及這其中涉及的數學概率問題如何定義、如何計算等。通過實地學習,加上問題引導,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求知欲,帶著更多主觀能動性去學習,這能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要利用好生物實驗板塊。生物實驗也是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卻常常被忽略,盡管有的實驗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耗時長以及不好操作等缺點,但實驗帶來的教學效果卻是文字永遠無法企及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克服實驗教學的困難,盡力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教學條件。例如顯微鏡觀察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學會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對這一儀器了解更深,而且學生自己觀察細胞結構、形態等,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以后的學習更有幫助。
第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多媒體設備目前已經基本全面覆蓋高中課堂,這給教學帶來了許多方便。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視頻等進行課程講解,這樣生動的形式能更吸引學生的目光,方便學生理解知識。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此平臺給學生講授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如環境中的生物污染問題,具體的生物解決舉措等。教師將這些材料收集并整理,及時在課程結束之后加入這些拓展知識的講解,能讓學生的生物素養得到實際的提高。
教學模式在各種探索以及革新的進程中,已經衍生出了許多有用的模式,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這些模式的采納與應用,將其與生物知識緊密結合起來,能實現生物教學的更大進步。
3.規范課后訓練學習。教師不能認為只要完成了課堂教學工作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課下的訓練學習也是應該關注的重點之一。首先是學生的作業方面,教師布置課下任務時,要多注重題目的多樣性、實際應用性以及復合性等。通過多樣的題型,能讓學生得到有效的練習,而且便于學生將知識聯系起來,避免孤立地看待問題的情況。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總結方法的傳授。大部分教師并沒有將其作為教學中的一部分內容展開,使得學生在總結方面大多時候都是靠自己摸索,這無疑浪費了許多時間。對此,教師不妨給學生教授一些有用的總結方法幫助學生學習。例如思維導圖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識這種總結方法的內涵、方式等,讓學生嘗試用此法進行學習總結,能有效地將書本知識簡化,這對學習效益最大化非常有幫助。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準備錯題本,及時將錯題總結起來,并分析出考點以及自己錯誤的原因,對多次重復的陷阱進行總結,在以后的做題中盡量規避。
課后學習是對課堂知識的重新回顧,在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要做到思想上的重視、行為上的高效教學,才能切實幫助學生,使之學習成績得到不斷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因此,重視并解決它們成為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相信在教師的積極探索與改進下,高中生物教學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李繼武.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21(13):127-128.
[2]黃曉燕.高中生物教學中構建有效互動課堂的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20(10):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