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蒙
【摘? ? 要】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信息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既涉及學習又涉及教學。這種理論的發展和應用始于教師和教育研究者的共識:教學以促進學習為目的。它主要關注與學習者的學習效果有關的問題,為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選擇承擔主要責任,并有機會對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進度等加以控制。
【關鍵詞】信息技術? 以學習者為中心? 信息課堂? 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60
鶴鄉小學重資打造先進的教學設備,至2015年初已完成教室電子白板的配備工作,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白板設備,可以隨時利用網絡信息進行課堂教學的管理,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緊跟國家政策步伐,針對每周的書法課程,引進了書法教學軟件,打破了傳統的教學弊端,更清晰、更直觀、更便于學生接受。
一、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及本課題研究的突破性進展(理論上的新觀點、實踐中的新舉措)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融合結構性的改變。對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設計、探究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利用信息技術讓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更深入。改變學生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在探索中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并在研究實施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問題意識和合作精神。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取得教師創新教育觀念的確立和智慧生成的實效。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推進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有效整合,不是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通過信息化的推進,實現學校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我們的研究成果總結如下:
(一)總結出要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功能必須遵行的兩條原則
如何有效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最大功能呢?我們在實踐探索中總結出遵循“產出必須大于投入”的價值規律的如下兩條原則:1.“三要”原則:簡單電腦課件要高效使用;一個電腦課件要多次使用;電腦課件要與常規媒體結合使用。2.“三不”原則:即不要用作電腦課件代替學生動手操作;不要用文本性電腦課件代替學生書本;不要在一節課連續用上多個電腦課件。本課題的研究意義在于正視技術革命給課堂高效走向帶來的利好因素,即從數字化教學資源及平臺的視角構建并研究高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二)課題研究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三年來,全校教師養成了積累教學素材的好習慣,資源積累豐富,各教研組均有自己的網站,已經初步制作了教學課件庫,并將部分優秀素材刻錄成光盤,在體現了資源共享理念的過程中,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大大提高。
教師通過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都有了新的變化,學生的主體特征凸顯,動手欲望加大,創新意識增強,達到較之以往更高的學習水平。
二、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及本課題研究中存在問題與今后的研究設想
(一)本課題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
1.構建了系統的“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學校模型。數字化學校建設是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概念為基礎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通過校園網的設施建設和教育應用功能開發,構建一個集教學、科研、管理、德育為一體的數字化學校模型,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
2.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兩年來,我校加大課改力度,走科研興校之路,很多教師無論是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上,還是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上,探索出了語文學科的互動拓展閱讀教學模式、英語學科的互動閱讀教學模式和數學學科的問題驅動教學模式。同時,還拓展了師生交流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指導,激發教師教的興趣,讓教師體驗成功。
3.提高了教師科研素質。通過課題研究,課題組教師的素質顯著提高。他們結合自己實際工作,積極開展行動研究,既提高了教育效果,又豐富了理論素養。
4.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我們以兩個網絡教學實驗班為點,其他班為面,以點帶面,適度超前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一個亮點。現在,計算機和網絡已經不僅僅是一門學科知識,更是一件深受學生喜愛的學習工具。在我校語文節、英語節、信息節、科技節、藝術節等活動,學生的作品豐富多彩。如美術作品創作、賀卡制作、個人網頁等。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電子作品在國家、省、市、區的競賽中頻頻獲獎。
5.提升了學生的競爭力。提升了學生的競爭力,我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學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6.社會效益較高。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家長紛紛表示這樣的辦學方式讓他們更加便于與學校溝通,更好地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
(二)本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今后的研究設想
1.花大力氣抓好軟件和硬件建設。要開好“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信息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課,除了“人”——教師與學生這個因素外,還有“機”的問題。
2.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信息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實驗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時代的教師必須有更高的素質。
3.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信息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實驗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建構主義理論內容很豐富,其核心卻可用一句話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搬到學生筆記本上。
4.實現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信息課堂教學案例的研究,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我們應著眼于將先進技術轉化為教育生產力,做到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提高。為了推動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我們結合學校開展的“師徒觀摩課”“年段、校級公開課展示”“教育教學年會”等活動,要求教師每學期必須結合所教學科制作課件并應用于課堂教學,并將此納入教師業務考核。隨著我校教學研究活動的廣泛開展,在公開課、研究課中凡適合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師會自覺地使用課件,從而使教學變得更直觀、更生動、更具有情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