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發
【摘? ? 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在目前已經十分普遍,在信息技術課堂中使用微課有其獨特的環境優勢。如何讓微課和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融為一體,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本文借助《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微課教學模式研究》課題對此進行了探究,初步總結出比較有效的“六變”教學策略。
【關鍵詞】微課? 小學信息技術?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89
2010年以來,關于微課的定義和內涵在不斷更新。高校在強大的開發制作團隊背景下,將微課做成了體系化的慕課,在線學習形成了一道靚麗的學習風景線。在各級各類微課競賽活動的推動下,中小學各學科的知識點微課也星羅棋布,甚是可觀。但由于中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相對不夠,開發的微課資源并沒有挖掘出更大的教學作用,導致微課資源開發的浪費現象越發嚴重。本文就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使用微課教學研究的一些思考做出如下淺析。
一、信息技術學科課堂使用微課教學的優勢
微課資源的核心是教師教學講解的視頻學習資源,最大的特點是促進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信息技術學科課堂教學有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和學生獨立學習的計算機設備,只要配備耳麥,就能充分地挖掘微課資源的作用。
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更多的是將學科思維素養的培養融入到計算機的操作學習中,學生需要從更多的動手操作技能學習中掌握運用信息技術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教師的操作演示視頻是學生學習計算機操作的必要資源,所以微課資源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操作的需要。
不僅如此,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能夠降低教師課堂現場演示講解的難度,提升教師課前精準備課的要求,轉變教師課堂教學從關注講清楚到學明白,提升教師課堂關注學生學習狀態的調控能力。實施課堂微課教學模式有諸多優勢,如節約教師重復講解的時間,促進教師對教材鉆研制作微課,提升教師學習任務的設置能力,指引教師從關注信息技術學科技能傳授,到關注學生學科思維素養培養和學習狀態、情緒等全面發展。
二、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六變”教學策略
(一)做好課堂引入,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多是將一個項目式的學習活動切劃成一個個相對獨立又層層遞進的小任務,形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每節課的學習任務情境化和問題化,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比如,以制作狗狗的電子相冊為一個大的學習項目,然后分成創建電子相冊、插入藝術字介紹、添加動畫效果展示、應用主題美化等四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可以將題材更改為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如收集本班學生班隊活動的圖片開展班級活動電子相冊制作學習活動,同樣采取四個課時的教學任務,層層遞進,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并體驗學習與生活融合的樂趣。
(二)做好微課學習訓練,變“集體學”為“獨立學”
在傳統的講授課堂中,教師多是通過教師廣播的方式進行演示講解,學生進行集體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有時偶爾走神就會錯過教師講授的內容。學生借助微課資源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需要進行必要的學習訓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最開始使用微課資源自主學習時需要對耳麥的使用,視頻的播放、暫停、拖放,播放窗口的調整,學習任務的閱讀理解等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多樣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生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播放微課視頻,一邊聽一邊學,或者聽完再進行操作任務的學習,沒看明白的地方多次重復拖放視頻等多樣學習方式。學生學會了借助微課獨立試聽學習方法,采用微課資源獨立學習,減少了外界的干擾,學習會更投入,沉浸式學習的效果會更好。長期采用這種方式學習,學生學習的專注度會得到提升。
(三)做好幫助機制,變“獨立學”為“指導學”
學生雖然進行了獨立學習,但微課資源的講解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如同教師集體講解一樣,不同的學生仍然會產生不同的學習困難。但與以前有所不同的是,教師可以從現場演示講解的任務中脫離出來,更好地關注并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困難,逐步建立起幫助機制。教師可以直接指導有困難的學生,比如理解學習任務、找到學習資源、指導學習操作、思考出現的問題等,也可以讓學習困難的學生通過求助鄰座同學實現學習,還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去指導后進的同學。這樣可以實現學習互動,也可以盡量促進同一任務的學習進度統一,便于課堂教學的調控。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學習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同時也能夠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學習互動交流。
(四)做好展示交流,變“學操作”為“學能力”
信息技術的學科核心素養是要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不管是傳統教學還是借助微課教學,都需要關注將學生從簡單學習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中提升到運用技術去解決生活問題的思考上。學生通過微課資源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惑,也會有不同的思考需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確認,還有學習成果展示的自我認可需求。因此,當微課自主獨立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成果的展示、疑惑討論、新發現的交流等活動。這個過程是升華學習的過程,一是要解決學生在獨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集中性操作問題;二是要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學習活動計算思維;三是要給予學生作品展示的肯定評價和指導,四是要促進學生交流質疑精神的培養。
(五)做好多任務架構,變“齊步學”為“異步學”
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均衡,如何協調學生學習進度的相對統一和個性需求是傳統教學很難突破的難題?;谖⒄n教學的課堂就可以設計多個學習任務,并提供微課和其他學習資源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個性學習。這樣既能照顧到班級授課教學的進度,又能實現學生個性自主獨立學習的需要。
(六)做好檢測和評價,變“學會”到“會學”
學生進行獨立自我評價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反思提升,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法的不足,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在學習微課前對學習任務的明晰訓練,指導學生找關鍵詞,讀懂學習任務單中的操作任務和問題思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