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軍
(廣州市增城區香江學校 廣東廣州 510000)
科研能力是人們探索未知事物和精神過程中進行分析和研究的綜合能力。科學研究的素養主要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預測和設計的能力、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實施和操作的能力、書面表達能力。
小學的科研不同于高校等專職研究機構的教育科研,小學的科研是以學校發展為導向,多元化和綜合性的學校科研價值取向,一是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促進學校教育實踐的創新。二是提高教師的研究意識和教育研究能力,通過指導教師參與科研進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三是通過學校的教育和研究促進學校的自我發展和創新,并促進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小學教師面臨的不僅僅課堂教學、研討等專業性的事務,包括家校溝通、德育工作、培優輔差、以及日常瑣事占據了教師大量的精力,導致小學科研流于形式,缺乏過程性。在小學具備科研能力的教師普遍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的青年教師,而這個年齡層次的老師面臨著評職稱,同時也進入了事業的倦怠期,諸多原因導致小學教師科研功利化,部分老師只關注課題帶來的相關利益: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部分老師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迫于上級壓力,忽視課題研究對教育教學的促進,出現倦怠情緒。為了進一步了解小學教師對待科研的認知,筆者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面向所在區域的兩所不同的學校進行調查,學校A為一所剛開辦7年,教學質量突出的規模較大的學校,教師平均年齡為33歲,參與問卷人數為135人。學校B為開辦近二十年的中等規模學校,教師平均年齡為43歲,參與問卷人數為86人。
筆者設計了6個問卷項目對該區域兩所學校教師對教育科研發展能力的認識進行了解。在關于“您是否有寫教育隨筆或教學反思的習慣”的調查中,教育教學隨筆或反思形成一種習慣,兩所學校老師的比例都在20%以下,絕大部分老師只能做到偶爾寫,還有少數老師從來沒有寫過。其中兩所學校中A校的整體情況較B校好,分析其原因青年教師在發展過程中學習意識更強,所以比有經驗的老教師更注重點滴的積累。在關于“您發表論文的數量”的調查中,兩所學校都有相當一部分老師從未公開發表過論文,值得關注的是A校有一半以上的教師從未發表過論文,究其原因A校教師普遍年輕,缺乏學術積累。在關于“您認為小學老師是否有必要參與科研”的調查中,數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A校教師普遍認同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而B校則有一半以上的老師不認為科研是有必要參與的一項工作。在關于“您參與科研的動因是什么”的調查中,兩所學校均認為“上級安排的任務”和“評職稱評獎的需求”是參與科研的重要因素,但A校的教師則普遍認為參與科研的關鍵因素是“解決教育的問題,促進自身發展”。在關于“您是否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的調查中,兩所學校能清晰地了解課題研究過程的老師只占少數,A校75%的教師能“模糊了解”,B校63%的教師“完全不了解”,出現差異的原因是,A校的教師絕大多數本科剛畢業或近幾年剛畢業,以及部分研究生,在高校本科或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壓力下,老師們在出校門之前便較為熟練地使用數據庫,了解文獻查找的途徑,也有部分老師在畢業前跟隨導師做課題,對科研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而B校絕大多數老師已經參加工作二十年,而十幾二十年前中專、中師、高師的培養方向與現在有著較大差異:更重綜合技能,而輕專項專業培養和學術能力培養。基于以上原因,在關于“教育教學遇到困難您會怎么做”的調查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A校教師更能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去研究、解決困難,B校教師以傳統的經驗復制和經驗摸索來解決教育教學的問題。

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發展的教師因素表
上述數據表明,影響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發展的因素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科研意識薄弱。相對而言,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普遍要明確一些,而中年教師缺乏研究意識。
②缺乏系統規范的指導和跟蹤。部分老師具備一定的科研意識和素養,也有著充分的研究熱情,也曾嘗試摸索、嘗試科研,但沒有科學的引領,往往在碰壁中喪失信心。
③缺乏日常積累,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小學科研是需要善于發現日常教學中的教的問題和學生學的問題,老師們缺乏研究意識大多都是缺乏對一線教學的點滴的積累,更缺乏發掘問題,設計解決方案的能力。
基于小學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現狀的分析發現,學校缺乏科研氛圍和教師缺乏科研意識是影響小學教師科研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學校層面可通過對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劃的培訓,讓青年教師有專業化發展的意識,引進校外專家來校宣講,同時培養校內“科研種子”,打造一支科研隊伍,發揮骨干輻射作用。
在學校沒有科研項目的情況下,一線教師想要參與科研項目只能申報官方課題,而往往官方課題的名額非常有限,且對申報材料的要求規范和專業,是有著一定申報技術。而一線教師在沒有參與過課題的情況下,想要達到這樣的標準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學校設立校級的科研項目,可通過校級課題先激發教師的研究意識,培養教師的研究能力,培育一批科研骨干和優質課題。
立足校本培訓:進行小課題研究,邊學、邊教、邊研究、邊實施。專題講座:走出去,請進來。立足學校發展需要、教育科研需要,制訂目標和專題。觀摩培訓:觀摩示范課、優秀課、錄像課的時候,適時進行教學探究。
完善小學青年教師科研考核制度。學校以科研評價手段引導青年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把青年教師的研究水平、研究成果納入教師業績考核的項目中,調整青年教師評價的相應權重,將科研成果與教學成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