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超
摘要:舞蹈鑒賞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項課程,鑒于舞蹈技能和基訓需要一定的基礎,不僅舞蹈專業要通過舞蹈鑒賞觀摩學習,音樂中非舞蹈專業如音樂教育、音樂表演也需要通過舞蹈鑒賞課學習一些舞蹈的基礎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尤其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舞蹈鑒賞課雖然看似不屬于應用型教學的范疇,但卻是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蹈的學習并不能單純依靠技能,更需要的是手腦并用,只有理論與實踐共同進行才能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舞蹈鑒賞課? “互聯網+”? 高校?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J7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1)07-0122-03
在經歷過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疫情逐漸散去的大環境下,線上教學的模式也因此得以成熟。經過大量的實踐后,舞蹈鑒賞課作為以欣賞為主的課程,與線上教學模式的契合度很高。即使恢復線下教學后,原有線上教學的模式依然可以保留借鑒,從而建立起嶄新的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為輔的“互聯網+教學”的教學模式。眾所周知,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專業技巧為主要教學方向的院校,除了需要在外實習,在校期間往往沒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理論知識。而“互聯網+教學”的模式正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可以為學生建立起更全面的知識體系。本文將以舞蹈鑒賞課為研究方向,從現狀出發,分析舞蹈鑒賞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的必要性,結合實踐探索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的模式構建。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舞蹈鑒賞課開展現狀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向社會直接輸送人才的基地,學生所學的專業也基本上與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直接對口。對于專業性較強的音樂專業來說,學生往往需要掌握多種技能才能夠適應社會中競爭激烈的崗位,如舞蹈教學能夠讓學生適應從早教到高中的音樂教育,但問題在于,舞蹈專業對身體的要求極為苛刻,教學也需要花費大量的課時。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最初并沒有開設舞蹈方面的教學。近年來,隨著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壯大,學科與課程也漸漸齊全,很多院校已經意識到舞蹈對于音樂專業學生的重要性,加設了舞蹈方面的教學,舞蹈鑒賞課也因此脫穎而出。作為舞蹈教學的輔助,舞蹈鑒賞課有著諸多優點,既不占用課時,同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直觀欣賞也能夠做到通俗易懂。所以,即使不設立舞蹈課程,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也愿意開設舞蹈鑒賞,以期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從現有開設舞蹈鑒賞課的應用型高校中進行相關調查可以發現,雖然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均開設了舞蹈鑒賞課,但該課程的授課方式、方法以及內容并沒有統一的教材與嚴格的課程標準。換句話說,教師在進行授課方面有著高度的自主性,教師決定鑒賞怎樣的內容,學生就只能被動吸收怎樣的內容。尤其在線上教學期間,很多內容并沒有進行合理的分配與規劃,而這樣的授課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很多學生無法鑒賞到符合自身知識體系的內容,缺乏引導也會使得舞蹈鑒賞課的意義大打折扣。所以,當務之急應該建立完善的舞蹈鑒賞教學體系,合理利用線上教學優勢與線下教學形成配合。
二、舞蹈鑒賞課開展的必要性
(一)輔助技能教學,提高藝術素養
從上文現狀的闡述可以看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音樂專業開設舞蹈鑒賞課有著刻不容緩的必要性。首先,雖然應用型本科院校是以技能、實踐為主的教學方向,但要想將所學的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怎樣運用或何時運用什么樣的知識,這就需要擁有一定的藝術素養。藝術素養的提升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而高強度的訓練并不能帶來較好的效果。所以,只有加入多元化的輔助教學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舞蹈鑒賞課是以欣賞為主要教學內容和鑒別賞析為主要方向的一門課程,其中鑒賞環節可以有效地帶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使之充分吸收,從而獲得更多藝術方面的知識。與此同時,舞蹈鑒賞課開設的條件并不苛刻,只需制定方案之后準備欣賞素材即可,欣賞的形式又與線上教學模式契合度較高,所以,開設舞蹈鑒賞課并不需要大量的課時,舞蹈鑒賞課也是應用型高校音樂專業輔助技能教學相輔相成的得力助手。
(二)借鑒專業知識,促進思考能力
舞蹈鑒賞課是舞蹈專業必修課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舞蹈的學習除了基訓、編導這些專業技能課程之外,還需要了解大量專業領域的知識,大量的專業知識往往無法通過短暫的課時講解到位,而舞蹈鑒賞課相比于其他教學而言有著其獨特的優勢,學生可以通過看視頻的方式借鑒視頻中專業演員的技巧,將其運用到自身的學習之中。其次,很多人認為舞蹈鑒賞課沒必要開設是因為其主要教學形式為欣賞,其實不然,舞蹈鑒賞并不是單純的看視頻的欣賞教學,教師需要在視頻的進行過程中逐一講解其中的知識,講解的過程正是促進學生大腦思考的過程,只要能夠講解到位,舞蹈鑒賞課便能夠為學生建立學而思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三)擴展藝術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舞蹈鑒賞課不僅適用于舞蹈專業開設,同時也適用于非舞蹈的音樂專業,因為鑒賞舞蹈并不一定需要用于實踐。舞蹈專業學生可以在欣賞過程中借鑒專業舞蹈演員的動作、體會其中的韻律,從而用于日常的學習中;而非舞蹈專業也可以通過欣賞舞蹈擴展藝術視野。眾所周知,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方向是實踐技能,其對應的就業崗位也多為社會中的基礎崗位,如音樂師范對應的崗位為中小學的音樂教師,教師的職業要求需要學生不僅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具備“說、唱、彈、跳、畫”等各項技能。經過實踐也可以看出,非舞蹈專業的學生長期接收舞蹈的熏陶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的舞蹈技能,以此應對義務教育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向。所以,學習一些舞蹈方面的知識可謂是多多益善,同時也能夠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在日后的求職以及日常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優勢。
三、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模式構建的必要性
經過大量的實踐發現,舞蹈鑒賞課雖然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其授課的方式還有著諸多的缺憾,首先,舞蹈鑒賞課的主要環節在于鑒賞而不是欣賞,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課內時間分配不當便會使舞蹈鑒賞課變為單純的視頻欣賞課,學生看完視頻便下課了之,無法獲得引導便沒有知識的攝入,一節課也會變得沒有意義。其次,應用型本科院校因為課時所限,需要將更多的課時分配在專業技能的教學中,學生也需要有大量的練習與實習時間,而舞蹈鑒賞課不僅需要講解,同時還需要耗費大量的課內時間分配到視頻的欣賞中,所以,每周單純的一至二節的設置并不能帶來較好的效果。再次,舞蹈鑒賞課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并不會得到大量師生的認可,很多學生認為舞蹈鑒賞只是輔助性的課程,所以,在課堂之上也不會認真欣賞教師所準備的視頻素材。
綜合以上舞蹈鑒賞課的缺憾,構建“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尤為重要。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個傳統行業紛紛轉型,使之與互聯網結合的更加密切,這樣才能與時俱進,獲得更快的發展。作為傳統行業一員的教育行業,線上教學模式的成熟為舞蹈鑒賞課提供了用武之地,原本緊張的課時也變得充裕起來。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或將教學素材上傳至網盤供學生線上進行欣賞,而線下教學則專一用于講解與鑒賞。這樣線上與線下互相配合的模式不僅解決了模式不合理、教學時間緊張等原有教學模式的缺憾,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讓整堂舞蹈鑒賞課變得更有意義,可謂是一舉多得。
四、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
(一)減少案例欣賞,建立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校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的模式構建首先需要合理的分配課時,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完全將舞蹈鑒賞課放置在線上進行教學。通過線上教學的實踐可以看出,雖然線上可以進行任何形式的教學,但授課的效果以及學生對于知識吸收均不如線下教學,所以,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的模式仍然需要以線下教學為主,而線上教學則可以讓學生進行視頻欣賞,以此來節約線下教學的時間,提高教學質量。
在以往的視頻鑒賞課中,教師往往會準備大量的素材供學生鑒賞,這些素材往往是舞蹈名家的案例或大型的舞蹈演出,但問題在于,素材本身雖然具有較高的質量,但學生本身的知識體系并不完善,兩者形成了差距較大的反比關系。學生無法理解視頻內容,更無法進行模仿,鑒賞也就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在視頻的選擇方面,教師應該盡量減少一些經典案例的欣賞,多選擇符合學生知識體系或者實用的內容進行鑒賞。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重視實踐迎合了應用型本科的培養方向。在具體的教學中,筆者會選擇一些簡單的舞蹈教學視頻或符合學生專業的舞蹈視頻供學生鑒賞,教學視頻動作簡單,課堂上學生也會樂于進行模仿,而符合學生專業的視頻,如中小學的舞蹈教學課例可以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就業的方向,從而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再如一些音樂家編排舞蹈的講解可以讓學生了解怎樣更合理的使用技巧。最后,教師可以多為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較強的課后作業,或者在教學中添加一些實踐環節,使得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學以致用。
(二)加大講解力度,培養互動為主的教學方法
線上欣賞的教學模式為線下教學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線下教學提升學生對于欣賞內容的理解。當然,線上教學也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欣賞視頻,因為隨著視頻錄制或直播轉件的飛速發展,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分屏功能對視頻進行講解,加大講解力度是對教學的負責,更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欣賞內容,同時也可以進一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之不會在欣賞視頻的過程中走神。其次,線下教學是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重中之重,是對線上教學的一種呼應。教師可以利用節約下來的時間細致對線上所欣賞的視頻進行講解。而教學方法盡量選用與靜態欣賞相對應的動態教學方法,這是因為欣賞舞蹈視頻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的,很多學生會在欣賞的過程中走神,或直接轉移注意去做其他事情,動態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通過手腦并用使學生回憶起此前觀看的視頻,同時也是對線上欣賞過程的更高要求。
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筆者會在線上欣賞的過程中通過即時暫停的方法講解視頻中的重點,然后在課程結束后為學生布置線下教學的任務。而線下教學選用的教學方法多以互動為主,這是因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方向重點在于實踐,互動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合作和交流以及全方位的能力。如事先分好小組,讓每組學生編排類似欣賞視頻中的舞蹈或者盡量模仿視頻中的舞動,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也有一定的提升。
(三)擴充欣賞領域,選擇多元為主的教學內容
舞蹈鑒賞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中,一定要注意不能選擇相似或相近風格的教學內容。如果長期選擇同一風格的教學內容供學生欣賞,學生也會對欣賞的內容失去興趣。與此同時,舞蹈鑒賞課的本質在于通過鑒賞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而不是看過之后不了了之,為此,欣賞的內容一定要涉及更加廣泛的領域。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偏愛于讓學生欣賞較為專業的舞蹈視頻,但經過實踐可以看出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希望看到的是自身專業水平能夠理解的且非常有意思的視頻,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認真挑選視頻,這樣才能保證長期有效的教學。在教學中,筆者往往會穿插讓學生欣賞各個舞種,如街舞、流行舞等學生較為喜愛的內容,偶爾欣賞一些街舞、流行舞有助于學生提高對舞蹈鑒賞課的興趣。除此之外,筆者還會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來欣賞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內容,如一些教學課例可以讓學生為就業做好準備,同時也可以通過線下教學讓學生進行教學課例的實踐。與此同時,對于舞蹈專業的學生來說,準備一些舞蹈講解視頻也可以使舞蹈專業學生更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所以,舞蹈鑒賞并不是針對某一專業而設立的課程,任何音樂專業甚至其他學科均可以通過舞蹈鑒賞課獲得知識,而獲得知識的途徑則在于教學內容的選擇,任何情況下,適當豐富且選擇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佳方法。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應用型本科院校舞蹈鑒賞課的開展現狀出發,從全方位的角度分析舞蹈鑒賞課開展的必要性,結合教學實踐論述了舞蹈鑒賞課“互聯網+教學”的模式構建。從分析中可以看出,任何教學都應該與時俱進,適應當下環境才能夠在教學質量方面獲得提升。當然,選擇互聯網并不等于放棄傳統的線下教學,正所謂“網絡是把雙刃劍”,只有互相結合、取長補短才是互聯網帶給教學最好的禮物。筆者會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開發互聯網的功能,使之與傳統教學相配合,從而不斷完善“互聯網+教學”的模式,為教學以及學生的將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碧玨.舞蹈形態分析的鑒賞引導[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2]雷燕,張樺.運用數字技術 豐富舞蹈教學——評《藝術類高校舞蹈藝術發展趨勢與舞蹈鑒賞》[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1(03):130.
[3]饒華.高職高專《舞蹈鑒賞》教學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20(1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