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開學初的一個下午,我辦公室的門被兩位主任悄悄推開,只見他們一臉愁容、左右為難的樣子。其中一位主任先開了口:“李校,原本年輕教師每周要練習寫一次粉筆字,但因為上學期有教師出現忘記寫或寫字不認真的情況,現在學校要求年輕教師要天天練字,還要和教師常規考核獎掛鉤。我天天去檢查,他們對我也會有怨言呀!”我還沒說話,另一位主任接上了話:“李校,我這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原本數學組聘請了一位退休教研員作為指導教師來校聽課,我們是按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三個年級段分別開展,每月安排三次左右的聽課評課活動。可是,這學期學校要求每周三指導教師都要來校,全體數學教師均要參加,并且每次安排兩位教師上課,我們根本沒時間再開展其他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老師們私底下都有想法和怨言。這樣的校本研修對教師的幫助能有多大?”聽完兩位主任的述說,我大致讀懂了他們的難言之隱和背后的苦衷。
做學以致用的事
學校要求青年教師練習寫粉筆字或邀請資深教師來校指導聽課,這樣的做法很普遍,目的是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發展與學校發展緊密相連,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體,學校發展又是教師發展的動力和保證。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教師,教師的發展也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為什么教師容易產生負面或消極的情緒?我們需要追本溯源地思考問題。教師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工整、優美的板書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一,寫好粉筆字是每個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或缺的專業素養。其二,美觀的板書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欣賞能力,還能從中培養學生嚴肅認真、耐心細致的品質。
為此,教師練好字,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學生。教師每日練習寫粉筆字,不是為了把練字的黑板掛在墻上給人評論、欣賞,而是要寫好字、寫好板書,影響身邊的學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
以目標導向做研修
學校為了邀請資深的退休教研員到校指導也是頗費心思。然而,學科組內教師工作年限不一,每個人專業發展的需求不同。有的年輕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理解不深刻,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處理粗糙,缺少方法;有的教師需要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和學習方式的變革;還有的教師需要提升解題能力等。一刀切、捆綁式的校本研修不能滿足所有教師的內在需求,還會使教師產生消極應付情緒,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起不到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教育即喚醒”,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把學生生命的內在動力誘導出來,將人的生命感、幸福感、價值感喚醒。那么,校本研修也應該是學校對教師的一種“喚醒”、一種“激勵”、一種“對話的文化”,進行卷入式學習,以有針對性的主題引領教師開展不同方式的研修,激發教師內驅力,讓教師找到成長的力量,在研修中成就事業,成就學生,成就自己,成就學校。
事后,我與兩位主任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對于學校管理,只要抱著良好初衷,不斷磨合與修正,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作者系南京市立賢小學副校長,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