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軒 姚晗 晏裕生 江洋


摘要:[目的/意義]信息資源是國防科技智庫高水平建設與高效能運行的強力支撐,是高品質成果產出及高影響力作用發揮的重要前提,貫穿智庫建設發展的全過程。[方法/過程]本文從國外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實踐入手,總結其信息資源建設先進經驗,梳理新形勢下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變化。[結果/結論]結合我國國防科技智庫的發展需求和實踐,提出了新形勢下兩種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服務模式。
關鍵詞:國防科技智庫 信息資源 建設模式
分類號:G25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1.02.06
1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加快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方針部署。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提出,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詢支撐行政決策的科技決策機制,加強科技決策咨詢系統,建設高水平科技智庫[1]。國防科技智庫以服務國家和軍隊科學民主決策為宗旨,是科技智庫的有機組成部分。信息資源是智庫最重要的原材料,是保障智庫高質量產出的基礎。當今形勢下,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信息資源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大國競爭格局下的信息資源建設環境日趨復雜,需要認真審視新形勢下信息資源建設面臨的新變化和應對的解決方案,為更好地支撐國防科技智庫建設發展提供思路。
2 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概述
2.1 國防科技智庫的內涵和定位
科技智庫是提供科學證據和專門知識的專業智庫,科技智庫具備智庫一般特點和科技特質:研究內容具有知識和技術密集性;研究分析具有跨學科性,體現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交叉[2]。而國防科技智庫作為科技智庫的一部分,主導著國防領域專業知識和技術的研究,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乃至人民幸福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統觀國內外國防科技智庫的發展建設現狀,當前國防科技智庫還缺乏統一的定位,對其發展建設尚缺乏深入研究。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在頂層文件的指導下,對我國國防科技智庫建設現狀進行了相關調研后,提出了國防科技智庫的主要內涵,即長期關注國防科技領域決策咨詢研究,以國防科技戰略問題和重大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服務國防和軍隊科技管理部門科學決策為宗旨的研究咨詢機構 [3]。綜上,本文認為,國防科技智庫是聚焦國防科技領域重大戰略問題和相關政策研究,以支撐服務國防科技發展建設的研究咨詢機構。與一般智庫不同,它是謀劃國防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是國防科技決策咨詢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科技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從主要任務看,國防科技智庫圍繞特色鮮明、兼具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領域,提供專業、客觀、獨立的觀點主張、咨詢建議和解決方案。從服務要求來看,國防科技智庫服務對時效性和準確性的要求更高,其成果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及時上報給國防和軍隊科技管理部門,其決策研究務必“慎之又慎”,切不可出現“軍中戲言”,同時還要保持高度的領域前瞻性。
2.2 國外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實踐
國外眾多知名國防科技智庫都設有圖書情報部門,部門下設獨立的圖書館。胡佛研究所、貝爾弗爾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等不少知名智庫本身就是從原來的圖書情報部門發展而來的。這些智庫通過成熟的、多樣化的信息資源服務手段,為科技智庫決策分析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從而推動整個智庫在國內事務乃至國際事務中發揮著巨大作用,這些智庫也因此被譽為“第五種權力”[4]。其多元化的信息資源建設經驗為我國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了重要借鑒。綜觀國外典型國防科技智庫開展信息資源建設的實踐經驗,大體可歸納為如下3點。
2.2.1 多渠道持續開展信息資源的獲取 保障信息資源全面、準確、可持續的獲取渠道是科技智庫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國外眾多科技智庫的研究分析工作大多是基于建模分析和數據分析等手段的,但無論采用人工分析還是機器自動化分析,都離不開科學、準確、可靠的信息數據來源,以持續開展信息資源獲取工作。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專門設立的圖書館,收藏了眾多有關國際安全問題的相關文獻,其通過自建軍事數據庫,實現對世界范圍內軍事沖突的動態監視,并可以自動生成各類統計報告,建立相關文獻索引,提供遠程數據訪問和定題服務。為了及時可靠地獲取信息,不少智庫還建立了國際性的溝通網絡。斯坦福研究所除了在華盛頓、佛羅里達、馬里蘭、密歇根州等設立本土分支機構之外,還在歐洲、中東以及日本、中國香港等眾多亞洲地區設置其辦事處,這些分支機構數量龐大、分布廣泛,一同構成了斯坦福研究所主要的信息資源采集網,為智庫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2.2.2 秉持數據驅動的信息資源建設理念 目前,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日益普及和數據資源的爆發增長,國外眾多科技智庫的研究技術和分析手段正在向數據驅動的研究分析模式過渡,以數據為導向越來越成為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的主要建設模式。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SIPRI)是以國防科技、領土安全和反恐等重要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外國防科技智庫,其內部構建了龐大的數據中心。該中心除了擁有500萬冊的典藏數據外,還有專門針對反恐問題研究的“灰色材料”,這其中囊括了大量的會議摘要、新聞報告等事實數據和SIPRI用于自身研究分析的特殊官方出版物,依靠雄厚的數據基礎開展個性化、有針對性的咨詢服務。除此之外,SIPRI還與全球400多個研究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簽訂了長期合作交流協議,保證其收藏的數據資料為其獨有,這在一定程度上申明確定了數據所有權,可保證在以后開展各項研究分析工作中,都有源源不斷的、海量的數據作為分析基礎[5]。長久以來,以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簡稱RAND,也稱RAND智庫)為代表的頂級國防科技智庫一直提倡將數據驅動和客戶需求導向相結合的服務模式,以此保證智庫成果的科學、準確、可靠。和SIPRI相類似,RAND智庫設有獨立的情報研究中心,其一方面通過不斷收集所開展過的項目歷史數據,另一方面持續自建和豐富國防科技領域專題數據庫,并融入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多樣化手段挖掘潛在的客戶需求,發掘數據的實際隱藏價值,以此更精準地、更高效地提供服務。由此可見,美歐等眾多西方國家的國防科技智庫均非常重視數據資源建設,積極提倡以數據為導向的服務方法和模式,保證了自身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值得我們學習借鑒[6]。
2.2.3 高度重視專題信息資源建設 國外大多數國防科技智庫不但設有自己的數據中心,還建有特色的領域專題數據庫。以RAND智庫為例,其在項目開展、研究分析、咨詢服務等過程中研發了大量的專題特色數據庫,包括統計數據庫、調查數據庫、案例庫等[7]。RAND智庫將其擁有的信息資源分為國際事務、科學技術、恐怖主義與國土安全等不同類別,每個類別下都有專題信息資源做支撐。多年以來,RAND智庫堅持注重基礎數據和研究成果的積累,在自建和豐富領域專題數據庫之外,還構建了可供內部研究人員查閱使用的咨詢研究數據庫,內含大量的項目歷史數據、政策法規文件、咨詢報告等,旨在幫助研究人員順利完成項目,保障高質量咨詢服務。新美國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簡稱CNAS)專門設有面向恐怖組織研究的專題數據庫,其中包含大量的恐怖分子行蹤數據、恐怖襲擊案件記錄等,基于這些行為數據和事實數據對恐怖分子即將開展行動的時間和地點等信息進行跟蹤、甄別、分析和預測,及時調整反恐實施方案,保障國家安全,并對事件的預測結果進行評判,反過來補充和完善恐怖組織研究專題數據庫,形成科學有效的工作閉環。除此之外,致力于研究歐盟及其成員國各國關系、地區沖突、國際安全等領域的德國國際政治與安全事務研究所(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簡稱SWP)將研究領域按照國家和地區進行劃分,其專題數據庫也相應劃分為歐盟及其成員國領域、美洲領域、俄羅斯聯邦領域、中東和非洲領域、亞洲領域等,每一個地區領域下的專題數據資源還細分為安全政策分析、對外關系研究、前沿技術識別、國際沖突分析等多個方面,確保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突出性。另外,SWP還增設了歐洲最大的國際關系研究資源庫“世界事務在線”(World Affairs Online,簡稱WAO),內含眾多有關國際安全事務的公共文獻工具、參考書目、新聞報道、學術報告等,并建立事實資料庫管理系統,長期保持技術革新、基礎設施維護和運營組織形態的維護。
3 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變化
3.1 國防科技智庫研究對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要求
3.1.1 專業性和知識化并重 結合上述國外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實踐可以看出,國防科技智庫是專門研究國防科技領域重大戰略問題和相關政策的,針對國防和軍隊科技管理部門進行服務的咨詢機構,因而無論是在基礎數據方面,還是在資源建設和配置上,都具有突出的專業性。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當前眾多智庫的科學決策工作越來越依賴于領域專業數據和工具,科學、理性的數據分析模型逐漸成為科技智庫決策服務科學性、民主性和準確性的新框架。針對需要人為參與決策的重要性決策,其人工組織會議的評審都是在數據分析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的,依據已有的事實性數據,加上科學分析方法獲取的結論,最終再由智庫領域專家遴選形成最終決策方案。
國防科技智庫對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要求不僅僅體現在專業性上,還體現在知識化方面。國外很多知名國防科技智庫都正在或已經開始將數據分析和知識挖掘等方法技術運用到智庫信息資源的采集、加工和利用中。智庫工作的高效開展離不開科學的方法論,其成果質量好壞取決于科學研究方式與當今時代發展的貼合度。致力于關系型數據庫研究的圖靈獎得主鼻祖吉姆·格雷(Jim Gray)留給世人的最后一次演講《科學方法的革命》中提出,將科學研究分為4類范式(Paradigm,指科學研究必須遵循的某種規范),依次為實驗歸納范式、模型推演范式、仿真模擬范式和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范式。這里提到的“數據密集型”,也就是現在被大多數人稱作的“大數據”。如今,隨著知識圖譜等新興技術的發展,知識資源共享程度不斷提高,知識密集型產業層出不窮。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以知識智力資本為主要生產要素,通過聚集大量的知識智力型員工和運用高精尖的知識技能,產生高質量知識智力成果的服務產業。國防科技智庫作為一種知識密集型服務產業,匯集了國防領域大量高水平人才智慧、專業知識、數據資源和實踐技能,其能否產出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在決策咨詢過程中能夠發揮多大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知識水平的高低。可以說,深層次的知識處理和關聯、充分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共用才是一個智庫高水平產出的生命力所在。另外,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型專家和學術型專家,智庫專家大多數是集專業知識、項目經驗和知識技能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對信息資源的整合、處理和分析能力都要有所改進。這樣才能保證在需求泛化的同時,對信息資源的處理、加工和利用更加趨向于專深化[8]。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專業化和知識化將成為彰顯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能力的關鍵。
3.1.2 時效性和準確性兼顧 國防科技智庫成果的時效性體現在解決國防和軍隊科技管理部門之所急。智庫成果的時效性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9]。短期時效性成果,表現為在規定時限內及時解決國防和軍隊科技管理部門所關注問題或滿足所提需求。一般來說,具有短時效性的成果往往只有短時效益,超過規定時限,成果將無法為需求方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撐。長期時效性工作,表現為持續性地跟進、分析和預判國防軍隊建設和國防科技安全等重大問題的戰略走向,體現了國防科技智庫“隨機應變、未雨綢繆”的先進性。國防科技智庫在進行信息資源建設的早期階段,對成果資料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工作往往容易“急功近利”,導致智庫產出的成果雖快,但“不達其意”。除此之外,在信息資源整合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過于“精細”,而遲遲無法為需求方“交工”的問題,時效性和準確性這兩駕“馬車”難以做到并駕齊驅。而隨著國際競爭愈演愈烈,再加上網絡傳播途徑拓寬,各種信息和數據魚龍混雜,如何及時、準確地提供成果服務越來越成為衡量國防科技智庫咨詢服務能力的重要標尺,所建設信息資源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便是影響其高效服務的關鍵因素。只有依靠及時、精準獲取到的國防科技戰略問題和重大政策最精準的發展苗頭和傾向性信息,才能提供“含金量”最高的咨詢服務。
如今,眾多國防科技智庫都拓寬了信息資源的獲取渠道,開始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問題,這在一定程度減少了以往信息來源單一導致的觀點片面化影響。另外,伴隨專題數據庫、知識庫的建設,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得到有效、有序地組織分類,使得小到信息檢索,大到精準推送都有了靈活、準確的數據保障,為高質量智庫成果的輸出打下了堅實基礎。
3.2 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對信息資源建設的新挑戰
3.2.1 商業數據獲取加工成本不斷增加 多年以來,國外眾多數據出版商長期壟斷科技信息出版市場,逐年提高訂閱費用,導致資源訂閱成本不斷增加。目前,以Elsevier、Springer-Nature、Taylor & Francis、Wiley-Blackwell、Sage等為代表的5大出版商,掌握全世界一半以上學術期刊的出版、發行權。據統計,近年來出版商全文數據庫價格以每年10%~30%幅度上漲,造成外文科技期刊訂購費用迅速膨脹。此外,世界各國在不同層面積極推進研究成果和學術出版的開放獲取(Open Access,簡稱OA)運動,雖然美國(《開放政府數據法案(2018)》)、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和S計劃)等相繼規定了國家開放數據相關政策和計劃[10],但信息資源復雜多樣、來源不一,其獲取渠道日趨分散,信息整合成本和難度不斷提高,給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
3.2.2 開源數據獲取受到封鎖限制 中美貿易戰以來,美國頻繁修改“實體名單”,在科技信息資源獲取渠道對我國進行全面封鎖,具體體現在,一是開源網站訪問對我國設限。據不完全統計,與國防科技相關機構已有40個以上網站不允許國內IP直接訪問,如美國國防部數據服務平臺(The Defense Technical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DTIC)、美國能源部數據服務平臺(Off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簡稱OSTI)、歐洲防務局(European Defence Agency,簡稱EDA)數據平臺等。二是學術交流及研究成果信息資源獲取對我國設限。已有多個國外學術會議禁止國內學者參加,相關出版物不對我國出售,如國際質量與競爭力中心(International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Center,簡稱IQPC)會議、水下防御技術(Underwater Defense Technology,簡稱UDT)會議、美國材料研究學會(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簡稱MRS)。三是政府科技報告對我國停售。自2017年1月開始,美國國家技術信息服務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s,簡稱NTIS)宣布不再對我國銷售4大美國科技報告(AD、NASA、DE、PB)。其中,AD全稱為Armed Services Technical Information Agency Documents,開始簡稱ASTIA Documents,后更名為AD;NASA全稱為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DE全稱為Department of Energy;PB全稱為Publication Board Reports。
3.3 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信息資源建設的新變革
新時代下,大數據、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落地,正在加速影響信息資源采集、加工、組織、服務等方面工作。開放存取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不僅拓寬了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的獲取渠道,打破了傳統商業出版商對信息資源的壟斷,還促進了數據和知識的大范圍傳播和共享,有效提高了國防科技智庫科研人員的研究效率,為國防科技智庫開展公共咨詢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此外,雖然國防科技智庫工作的開展越來越離不開開源數據的獲取,但信息獲取渠道拓寬的同時,也使得各種虛假新聞和謠言評論等違背客觀事實的信息層出不窮。這就要求國防科技智庫不僅僅能夠多方面、多渠道獲取信息資源,還需提升鑒別真假信息、甄選有效信息和挖掘隱藏信息的能力。目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智能化數據分析和挖掘工具涌現,使得單純依靠人工分析評判的傳統智庫工作方法逐漸“落伍”,難以及時、準確地提供咨詢服務。為此,國防科技智庫亟需改進信息資源采集、加工、組織和服務等工作方法,依靠先進技術在提升開源數據的發現與獲取能力以外,還能夠有效實現數據和知識的組織與加工,推動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的高效處理和隱藏信息的深入挖掘,提升信息資源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促進科技智庫服務由“業務驅動”向“數據驅動”和“技術驅動”轉型[11]。
4 新形勢下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模式
當前國際新形勢下,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國防科技智庫信息服務模式由純人工的單一化的傳統信息服務模式開始向以機器輔助的專業化、知識化和個性化的新模式轉變。本文通過總結國外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經驗,并結合當前信息資源建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和挑戰,得出如下2種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模式。
4.1 基于智庫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
新形勢對國防科技智庫成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依靠單純人工查找數據、統計處理等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方式不僅無法適應高標準的要求,而且造成了項目各階段數據資源的割裂,使得項目數據無法在各階段共享共用,極大地降低了研究效率。基于智庫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就是要打破項目各階段的“數據孤島”,將智庫項目來源、專家、機構、領域和項目成果等信息資源,有機融入到智庫項目選題、立項研究、成果推廣及評價的全生命周期流程中,從而保障智庫各階段進展過程中“有理可循”“有據可依”,也為項目研究人員構建一個適應其高效、便捷、可再用的信息資源保障環境。其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如圖1所示。

基于智庫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以數據為重,在項目選題階段,首先結合需求方所提需求,確定其研究領域;接下來通過了解其領域細分方向,確定數據源。在此過程中,利用包含項目歷史數據和項目專題數據的信息資源數據庫進行查新,分析確定該領域方向的發展脈絡、趨勢、重要的研究機構、核心的研究人員、核心研究成果的分布等,幫助研究人員確定課題的切入點和創新點。在項目研究階段,通過選題階段遴選出的信息源進行有關項目開展的信息資源的檢索、提煉與匯總等,保證所采集的信息能夠涵蓋項目的各個切入點和創新點;接下來,通過跟蹤領域方向權威專家、機構、成果等,持續獲取項目研究領域最新動態,保證研究工作的時效性。對于在研究過程中產生的二次數據,進行再生數據與信息的有效保存和持續積累。結合數據分析方法和技術,對獲取的信息資源進行清洗、分類、抽取和關聯,獲取項目有效信息。在成果推廣與評價階段,對智庫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分類、存儲,最終通過構建成果庫和知識庫實現智庫成果的保存與復用,這樣一方面能夠促進智庫成果傳播、提升智庫影響力,另一方面能夠為智庫評價提供有利的數據支撐,也為后續的智庫研究分析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
4.2 基于智能化技術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
當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術受國防科技智庫的青睞程度日益增加,傳統依靠翻查館藏數據、制作報表、會議交流等純人工科研方法已難以緊隨時代發展潮流,越來越多的國防科技智庫將智能化技術融入到傳統人工科研方法中,旨在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服務效率。基于智能化技術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就是借助數據分析、數據挖掘、語義分析等先進技術,對開源數據、商業數據、內部數據等資源進行有序的組織分類和深層次的知識挖掘,從簡單的數據收集、存儲轉向對知識內容的組織、整合,從被動提供存量信息轉向主動提供個性化知識增量服務,實現信息資源有效供給和內部知識經驗交流,幫助提升智庫科研工作和服務效率。其信息資源建設模式如圖2所示。
基于智能化技術的信息資源建設模式自頂向下可分為:服務層、技術層、資源層和基礎設施層4個層次。其中,服務層利用智能體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可視化技術等先進智能化技術,實現對國防科技智庫需求主體、環境、已知需求、潛在需求等多元化需求的智能感知,以及基于已有智庫項目和專題領域方向為智庫研究人員提供精準的知識推送服務。技術層接收來自服務層的需求提報、用戶反饋,實現海量多模異構信息資源的動態融合、多維關聯、智能化分析與決策支持,構建形成需求導向的適時知識庫服務系統,同時也可利用該系統將重新整合、組織和關聯的知識反饋給研究人員,幫助其提供更精準的知識服務,研究人員根據反饋的知識進行評估和驗證,再將評判修正結果反饋到系統中,由此形成閉環。資源層是為技術層提供資源保障和物質基礎,主要包括開源數據、商業數據、內部數據和用戶數據等。基礎設施層為知識服務模式提供處理集群、存儲陣列、分布式數據庫和操作系統等軟硬件平臺支撐。
5 結語
當前,我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改革強軍戰略的雙重引領下,交匯形成了推動國防科技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國防科技智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和發展空間。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信息資源建設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防科技智庫產出成果的質量好壞,并且已逐漸成為國防科技智庫是否能保持長期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本文結合新形勢下的信息資源建設面臨諸多挑戰和機遇,提出“基于智庫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和“基于智能化技術”兩種信息資源建設模式,為國防科技智庫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 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2] 王桂俠, 萬勁波. 科技智庫影響力基本要素模型研究[J]. 科研管理, 2016, 37(8): 146-152.
[3] 趙超陽, 盧勝軍. 新形勢下國防科技智庫建設若干思考[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6, 1(4): 57-63.
[4] 武虹, 趙立新, 高潔, 等. 國內外科技智庫數據資源對比分析[J]. 今日科苑, 2019(6): 17-24.
[5] 左武娟. 面向新型智庫的信息服務機制改革的思考[D]. 昆明: 云南大學, 2016.
[6]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EB/OL]. [2020-09-18]. https://www.sipri.org/databases.
[7] 吳育良. 國外智庫信息服務的分析及啟示[J]. 情報雜志, 2015(2): 188-193.
[8] 湯珊紅, 秦利, 王朝飛, 等. 蘭德做法對發展為一流智庫的啟示[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4(9): 30-34.
[9] 鄧仲華, 李立睿, 陸穎雋. 大數據環境下嵌入科研過程的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 圖書與情報, 2014(1): 30-34, 40.
[10] 翟中會, 石蕾. 歐盟出版物和研究數據的管理及開放獲取制度研究: 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8(1): 47-50.
[11] 牛海波, 栗琳. 智能時代情報工作展望[J].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20, 43(1): 12-17.
作者貢獻說明:
董文軒:論文選題及撰寫;
姚 晗:論文資料查找及撰寫;
晏裕生:論文選題審核;
江 洋:論文選題審核。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s in the New Situation
Dong Wenxuan Yao Han Yan Yusheng Jiang Yang China Institute of Marine Technology & Econom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th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high-level construction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high-quality results and high impact, and run through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ink tank development. [Method/ proces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s, summarizes its advanced experience, and sorts out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Result/conclusion]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s, this paper proposes two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 modes of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nk tank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