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潔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根據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文件以及各省市對高職教學名師評比條件進行了學習,高職教學名師應該具備以下幾類條件:一是為人師表,師德高尚,敬業愛生,教書育人,嚴道治學,創新務實,堪稱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二是在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中教學效果極好,學生與同行評價很高。三是教改教研成果顯著,教學效果好,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在學科建設實現課程創新。四是科研能力顯著,服務社會能力強。五是引領教學團隊成效明顯,團隊中能主動指導幫助團隊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通過“教學名師檔案”這個關鍵字進行搜索,發現相關的文獻并不是很多,而學者對教學名師檔案這個概念雖然表述略有不同,但對其理解基本是一致的。表1 具體闡述不同學者對教學名師檔案的概念的總結。
綜上所述,可以將教學名師檔案總結為在高校教學、科研、管理、社會活動中具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形成的對國家、社會、單位及個人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教學名師檔案其實是在教學名師的干部人事檔案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教師個人相關的教學教改、科研等材料。2018年國家出臺的《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中對干部人事檔案的界定是各級黨委(黨組)和組織人事等有關部門在黨的組織建設、干部人事管理、人才服務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干部個人政治品質、道德品行、思想認識、學習工作經歷、專業素養、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廉潔自律、遵紀守法以及家庭狀況、社會關系等情況的歷史記錄材料。而教學名師檔案在此基礎上對教學教研社會活動中有價值保存的材料進行了進一步地補充,以文字、圖像、錄像等多種形式載體記載了下來。名師檔案的內容較豐富,不僅涵蓋了人事檔案中十大類,更需要補充學歷提升材料、職稱評審材料、名師回憶錄、各級各類榮譽、出席重大學術活動中的演講稿、參加重大比賽中的講稿、教案、自編教材、指導學生獲獎論文、指導學生論文、每年度的教學質量評價、活動談話記錄、公開課記錄、歷年考試試題及考后試卷分析等和教學相關的材料,以及發表的論文、出版的著作、申報結項課題等科研相關的材料。并且需要補充教學名師的培訓及學習檔案,培訓心得、培訓小結、具有代表性的工作筆記、工作日記、工作隨筆等。教學名師檔案是對名師個人教學生涯的總結,對人生脈絡的追溯,不僅是教師教書育人、提升科研的微觀鏡像,也代表了社會、學校、行業的宏觀發展,是值得記錄且編研的歷史依據。
教學名師檔案是學校對教學名師的基礎信息、教學狀況、科研情況的匯總,對教學名師在專業技術領域重要成果的總結和剖析,是學校青年教師學習的范本,一定程度上能夠給予學校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一方面,能夠提升教學名師的個人價值,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另一方面,對專業以及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完善的依據,輔助學校師資成長更加高效,因此合理科學管理高職教學名師檔案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

表1 關于教學名師檔案的研究
伴隨教學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完善,且近年來高職院校越發關注名師的教學質量的考核,完善教學名師檔案也逐步提上日程,名師檔案無形之中動態呈現了專業的發展。雖然用名師檔案代表了教學名師發展的一生這種說法不夠完善,但是教學名師檔案對名師所擅長專業的發展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從教學比賽以及教學考核中收集、整理、編研的名師材料也是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的信息基礎,名師檔案作為信息材料的載體,充分表現出編研教學名師檔案在提升教學質量方面的重要性[6]。
雙高建設給高職院校帶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高職院校一直承擔著給國家培育應用型人才的重擔,每所高職院校都有其特色專業,每位特色專業名師可以堪稱是業界翹楚,所以名師檔案在各自專業成長脈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名師檔案會跟隨專業的發展而不斷進行更新,代表著名師檔案中存儲著專業發展各個階段清晰的歷史信息。在學校經歷各項重大考核時,編研的名師檔案也會成為專業歷史材料的重要承載,完整地重現專業發展的脈絡,成為提升名師對專業的總結和展望的重要依據。
中國老百姓對高職院校的普遍認知定位較低,很多教師從思想上抗拒高職院校,覺得只有在本科類院校工作才能出人頭地,一旦積累了資本就會選擇跳槽,并且高職院校的生源素質普遍不如本科類院校,學生也存在難管難帶的現象,高職院校教師一直存在流失率高的現象,所以培養一名高職教學名師更是難上加難。高職院校教學名師不僅需要不怕苦、不怕累、深入一線的高尚品德,還需要扎根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以及研究透徹且具有創新力的教育教學成果,能夠獲得行業類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只有學歷高、職稱高的學科帶頭人、團隊帶頭人,才能夠用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專業的教學方式、超前的科研學術引導影響年輕的教師,從而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質量。一定程度上,編研高職院校名師檔案也起著文化傳承與文化育人作用。
雖然近年來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提出編研教學名師檔案的重要性,但由于高校對教學名師檔案并沒有硬性規定,也沒有專門的主管部門進行督查,所以領導重視程度不夠[7]。高職院校的工作千頭萬緒,領導對工作的部署常常會著眼于督促比較急的工作,而對于檔案這種需要細水長流的工作顯得略微懈怠。由于教學名師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研涉及人事、組織、教務、科產、督導等多個部門,一旦領導不重視,就無法保證檔案工作按時保質高效完成,甚至出現部門之前的扯皮[8]。只有領導足夠的重視,開展細致的工作部署,才能實現編研教學名師工作的制度保障、人員保障、經費保障項項到位。因此,做好編研高職教學名師工作,需要提升領導的檔案意識,增強領導對檔案重視度,編研教學名師工作部署才將更加合理科學。
高職院校教學名師檔案不僅是寶貴的文化資源,也是專業建設中珍貴的信息資源。而我們現有的教學名師檔案往往停留在手工操作的管理水平層面,沒有配套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統。在如今身處信息化數據時代,面對大量電子版材料去從事紙質材料的收集整理編研,不僅增加編研教學名師檔案人員的工作量,也使得大量的信息資源無法實現有效的共享利用。并且在實際操作中,不僅查找起來不便利,而且也會因為重復的使用毀壞紙質檔案的原始性。所以編研教學名師檔案工作要結合網絡建設,利用網絡技術整合信息,實現向全體教師隨時隨地開放檔案信息,提高教學名師檔案的利用率[9]。編研教學名師檔案的數字化進程將帶領高職院校的教師與專業的共同成長。
眾所周知在高職院校中特色專業比較容易獲得教學成果,而檔案專業比較邊緣,職稱晉升難,工作繁雜枯燥,且檔案工作是一項短時間內很難看出成績的工作,所以很少有教師愿意留下來靜心做檔案。教學名師檔案涉及材料范圍廣,在收集材料時常常會出現不完整不齊全。在材料的認定上,由于工作人員的認知差異性,也會出現界定不清的現象,如何界定有效材料的收集也是教學名師檔案的一個工作難點。所以應在現有檔案基礎上,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引起足夠重視,同時對教師進行檔案宣傳,獲得大家的支持配合。編研教學名師檔案這項工作,需要鼓勵教學名師自發重視,主動提供材料,也需要各部門檔案人員進行高效征集、整理、編研,從編研工作的根本需求立足獲得有價值的資料,保證編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對重點專業的重視程度較高,重點專業的教師有很多外出培訓的機會,而檔案培訓學習較少,長久以來缺少足夠的學習,使得教學名師檔案工作人員無法實現與時俱進,更別提對工作開拓創新。教學名師檔案人員不僅缺乏專業的檔案知識,也不具備充足的信息化技術,對信息化系統的工作思考不足,更無法實現編研現代化的研究。綜上所述,實現教學名師檔案隊伍建設是提升高職院校檔案建設重要的基礎工作。
在學校的工作中,領導的決策無疑是基層教師工作的風向標,如果領導對編研教學名師檔案不夠重視,那么在實際操作中困難就會加倍。首先,需要將編研教學名師檔案這項工作列入進全年學校的工作計劃中,制定相配套的制度方案;其次,將編研工作進行分層分級分類的細化分工,制定出材料收集清單,對各個部門的分工制定相應的細則標準,年底依照標準進行考核;再次,對教學名師檔案工作進行宣傳,調動教師的檔案積極性,讓其形成主動積極提交檔案材料的意識;最后,將編研教學名師檔案的工作納入年底部門考核中,激發工作人員的管檔熱情。
由于紙質檔案容易隨著年代的長久發黃變脆,在重復的利用過程中也容易遭到損壞,所以需要實現教學名師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化的普及,現有教學的講義、備課筆記、個人隨筆基本都是電子化文檔,而現實檔案工作中我們仍采用傳統紙質材料收集教學名師檔案的手段明顯落后于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在實際應用中,為了在檔案收集時保證完整性和系統性,應該依托網絡信息化平臺的構建。由各二級院系及單位的教研秘書日常教科研活動中定期進行名師檔案材料的收集,從平臺上進行收集整理工作,再由相關的行政部門進行檔案的編研,以方便及時向教師們開放利用,實現教學名師檔案編研工作日常化、系統化。所以構建網絡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教學名師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研、利用,逐步實現教學名師檔案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10]。
教學名師檔案的人才隊伍建設是做好教學名師檔案編研工作的重要基礎,現有的人才結構普遍存在職稱低、學歷低的現象,所以優化教學名師檔案編研的人才隊伍結構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學校需要關注現有管檔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不僅對他們的學歷提升、專業知識學習提出要求,還應該鼓勵他們多走出去,去教學名師檔案做得好的學校培訓取經,豐富管檔知識,鍛煉實踐能力,提升管檔能力,拓展工作思路;另一方面,隨著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對檔案人員的信息化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引進專業的檔案人才,也需要配備一定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對教學名師檔案信息化建設投入更多精力,深入了解研究,開發與時俱進的系統實現智能管理,掌握必要的現代化管檔手段,進一步提升檔案隊伍的信息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