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中學 孫志標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整個數學學習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一時期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的興趣培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學生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創造良好的條件。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體差異情況實施差異化教學,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
差異化教學是一種彰顯學生主體地位,提倡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中心的教育模式。差異化教學與如今教學實踐當中倡導的“以學生為本”高度一致,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絕佳方案。差異化教學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差異化需要設置教學內容,而學生的差異性存在又會造成其對教學內容接受度的明顯差異,因此教師就要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各不相同的目標,并保證目標具備可行性與發展性。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模塊的教學中,針對學習基礎扎實且具備較強接受力的學生,目標可以設定為拓展應用性質定理;對于學習基礎與接受力一般的學生,目標可以是把握基本性質,理解正向論證形式;對于基礎薄弱和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則可以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之下完成實踐論證。如下圖中“已知有AC=BD,再添加一個什么條件,即可判定△ABC≌△DCB?”這個題目比較發散,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程度適當點撥判定定理的特點,讓學生找好對應點和對應邊。很明顯,題目中有一個公共邊,即BC,兩個三角形中BC=CB,對號入座,讓學生思考如何去確定最后一個條件。

在差異化教學的具體推進落實環節中,既要關注學生群體存在的共性需要,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需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安排學生開展分組學習,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學習小組,以差異化教學要求為指導設置探究問題。小組合作模式在這一過程當中有著很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度,也能夠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學習“概率初步”內容的時候,在課堂開始階段,以“擲骰子”導入:準備好道具——幾顆骰子,讓學生觀察擲出1、2、3、4、5、6點數的概率各是多少。在講了“隨機現象、隨機試驗、隨機事件”等概念后,讓學生分小組思考題目:已知有-3、-2、-1、0、5、8幾個數字,點M(x,y)可從前面幾個數字中選擇,問:M點在直線y=-2x+1上的概率是多少?M點在第二象限的概率是多少?小組內同學共同思考,找出M點所有的可能位置,根據符合條件的情況計算得到結果。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對數學練習活動進行合理安排,并根據差異化教學要求設置層次不同的練習題,提高數學練習的針對性和層次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實際練習當中鍛煉自身的能力和素質,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基礎和掌握情況確定差異化的練習內容。對于學習能力強且有著較強靈活應變能力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綜合性的練習題:超市采購甲、乙兩種商品共50件,已知甲的進價是每件35元,利潤率為20%,而乙的進價是每件20元,利潤率為15%,在賣完之后總共獲利278元,那么分別進了多少件甲、乙商品?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設置提升性的練習題:平均每人每天能夠加工8個大齒輪或者是10個小齒輪,企業中一個大齒輪與三個小齒輪能夠搭配成一套,應該怎樣安排工人才能夠讓產品成套生產?對于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設置基礎性練習題:已知有100位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平均得分是64分,男生的平均分是60分,女生的平均分是70分,那么男生和女生分別有多少人?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個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特征,對數學學習也有著個性化的需求。差異化教學能夠有效迎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可以讓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得到滿足,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立足自身學習基礎儲備必要的知識,累積豐富的經驗,找到最適宜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