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如城實驗小學 洪 葉
數學新課程強調教師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應努力彰顯學生的主體精神,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引發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以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性”,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的數學學習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新課伊始,教師就應努力運用多樣化的策略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讓學生迅速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之中。
比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的內容時,新課伊始,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呈現某游樂場的情境,讓學生欣賞游樂場所內的游樂設施,如旋轉木馬、摩天輪、滑輪、玩具火車等。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去學習平移與旋轉,能夠抓住“平移與旋轉”的概念的本質特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對知識的主動探究之中,從而順利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這樣的情境氛圍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平移與旋轉”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師應為學生優選數學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推動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教師可以增強數學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充分考慮如何優化數學教學內容,如何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等去創設富有新意的數學學習素材,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新穎活潑的方式增加數學教學內容的“內涵”,以努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變通性等。

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新課程的呼喚,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操作能力的訓練,以增強數學教學的直觀性。事實上,小學生通常都具有好奇好動的天性。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際操作活動,用眼睛去觀察數學,用嘴巴去表達數學,通過自主比較、分析、判斷,實現數學學習的由“動”而生“趣”,以“動”而增“趣”,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思考中激發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比如,在“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硬紙板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長方體一個面的長和寬,求出這個面的面積。接著讓學生用手去“摸一摸”長方體的六個面,再讓學生仔細觀察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長與寬。學生通過這樣的操作,自主探究出長方體的對面相等。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將長方體的六個面展開,學生會很快明白原來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其實質就是求幾個長方形面積的和,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觀察總結,牢牢掌握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式。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加深了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教師啟發誘導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探究出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方法,這樣既實現了課堂的教學目標,又有利于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增強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領悟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抓住數學教學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進行點撥誘導,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鼓勵學生變換角度去考慮問題,鼓勵學生向教材(文本)挑戰、向教師挑戰、向權威挑戰,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創造創新精神。教師應通過努力營造輕松愉悅的數學學習氛圍,優選數學教學的內容,強化學生的操作實踐等方式、方法與策略,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努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性”,讓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